王新梅
原哈医大四院眼视光中心副主任医师,眼视光学博士,副教授,国家一级验光师。年博士毕业于广州中山大学,现医院眼科主任,黑龙江新梅眼科医疗集团创始人。兼任黑龙江省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眼视光与眼健康管理分会主任委员、黑龙江省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专家委员会特聘专家、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康复工程与辅助技术专业委员会视障辅助技术学组委员、黑龙江省近视防控办公室培训部部长、黑龙江省近视防控专家指导小组成员、哈尔滨市博士眼视光技术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哈尔滨市博士眼视光技术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中国视光师杂志》副主编、国际角膜塑形镜学会亚洲分会(IAOA)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儿童眼保健分会常务委员等多项职务。
吴秀英
新梅眼科医疗集团常州眼视光部主任,资深角塑验配专家,国际角膜塑形镜学会亚洲分会(IAOA)会员,国家高级验光师,从事角膜塑形镜临床验配工作10余年,针对角膜塑形镜个性化设计,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1
病例1
1.1患者情况某患,女,42岁,频繁眨眼不能控制有半年余。该患半年前开始出现双眼眼睑痉挛、频繁眨眼问题,曾多方就诊,被诊断为干眼症、结膜炎、沙眼、面神经痉挛等,长期使用各种抗生素滴眼液、人工泪液,也尝试过使用中医中药、针灸、穴位注射等方法,但症状未得到缓解反而越来越严重。曾配镜,原镜为近视性散光镜,视物略清楚,但无法持久配戴。1.2检查结果试戴后,接受不了正镜;诊断结果:眼睑痉挛OU、混合散光OU、集合过度OU、内隐斜OU、调节不足OU、调节超前OU、屈光参差OU、假性近视OU。1.3治疗方法1.3.1视功能训练a.“+”镜为主排序;b.Flipper调节灵活性训练;c.散开融像;d.灸疗。1.3.2药物点眼0.01%阿托品每日1次睡前点双眼。1.4训练3天后复验OD:+1.00DS/-0.75DC×°——1.0;OS:+1.75DS/-1.25DC×5°——1.0;BCC:+1.00;NRA/PRA:+2.50/-2.00;远用配镜可接受:OD:+1.00DS/-0.75DC×°——1.0;OS:+1.75DS/-1.25DC×5°——1.0;近距离阅读镜:Add不能接受;患者需配镜(全天配戴),继续训练并用药。1.5后期反应戴镜后视疲劳缓解,眨眼现象减轻。后可逐渐提高远视、散光度至足矫配镜。2
病例2
2.1患者情况某患,女,41岁,面部抽动、频繁眨眼、眼痛流泪1年余。该患者双眼近视,戴镜多年,1年前开始出现近距离用眼后眼痛流泪,加重伴单侧面部抽动,眼睑痉挛半年。2.2检查结果经检查诊断为:假性近视OU、调节超前OU、调节不足OU、调节不持久OU。2.3治疗方法2.3.1视功能训练a.“+”镜为主镜片阅读;b.Flipper+Add放松调节训练;c.散开融像;d.灸疗。2.3.2药物点眼0.01%阿托品每日1次睡前点双眼。2.4训练1天后复验OD:+0.50DS/-0.50DC×°——1.2;OS:+0.50DS/-0.50DC×18°——1.2;散瞳检影验光:OD:+1.00DS/-0.50DC×°——1.2;OS:+1.00DS/-0.50DC×18°——1.2;患者需配镜(全天配戴),继续训练并用药。2.5后期反应更换眼镜光度后,视疲劳、眼痛流泪缓解,眨眼症状减轻。3
病例3
3.1患者情况某患,女,45岁,眼周面部抽动频繁,眨眼不能控制多年。该患4年前出现视疲劳、流泪频繁眨眼,2年前出现眼睑痉挛、面部抽动,频繁眨眼不能控制,经多方就诊,诊断为面部神经炎,经过针灸用药仍无效果,病情反而加重。3.2检查结果经检查诊断为调节不足OU、调节滞后OU、调节不持久OU。3.3治疗方法3.3.1视功能训练a.“+”镜为主阅读;b.Flipper+Add放松调节性训练;c.扩大融像;d.灸疗。3.3.2药物治疗0.01%阿托品每日一次睡前点双眼。三棱镜耐受试验:5m=33cm:OS:1ΔBD无复视,无不良主诉。3.4训练1次后复验远用:OD:+1.25DS/-0.25DC×95°——1.2;OS:+1.25DS/-0.25DC×°——1.2。近用:OD:+2.50DS——1.0;OS:+2.50DS——1.0。3.5试镜可接受光度远用:OD:+1.25DS——1.2;OS:+1.25DS——1.2;OS:1ΔBD;近用:OD:+2.50DS——1.0;OS:+2.50DS——1.0;OS:1ΔBD;因此,给予远、近配镜(全天配戴),继续训练。4
小结
以上3个病例体现出了同样的特点:a.均为成年患者(40岁左右,调节力开始下降),都伴有假性近视和视疲劳现象,实则是远视或远视散光;b.原镜度均为近视或近视散光,但“生物测量”数据显示眼轴短;视功能检查有的还伴有内隐斜、调节不能持久(视力不稳定、小瞳验光度数波动),提示可能会有远视度数存在;c.患者检查数据反映了一个矛盾的状态,正常人42岁调节力已开始下降,调节检查表示:BCC:+0.75;NRA:+2.25;PRA:-1.50;但同时体现为假性近视,貌似调节不足与调节超前共存,实则因存在长期远视散光、屈光参差未得到矫正,造成调节、集合痉挛,不能放松,患者调节储备不足以代偿调节需求的时候开始出现严重的视疲劳;所以该患虽是成人,也需予以散瞳验光;d.视疲劳的表现多种多样,这些患者表现为频繁眨眼、眼周面部抽动,这些症状多与远视、散光、斜视、屈光参差有明显相关性,治疗方案中最重要的是“光学治疗”,配镜解决视疲劳的根源。上述案例中的患者错配近视眼镜反而加重了调节负担,并加重了视疲劳的症状。5
病例4
5.1患者情况某患,男,52岁,右眼角膜损伤后视力下降,单眼、双眼均复视2年余。该患年右眼角膜多处被铁屑崩伤,反复取出异物后,右眼视力下降,医院诊断为“右眼近视性弱视”,给予配镜矫正。曾配近视镜、老花镜,戴镜后复视更为严重,且出现右眼单眼复视呈“品字形”,为求进一步治疗来我门诊。5.2检查结果远用插片:OD:+0.75DS——0.5(小孔镜=0.8);OS:+0.50DS——1.2。试戴:OD远、近不能接受正镜光度。三棱镜耐受试验:5m=OD:1ΔBU、OS:2ΔBD;33mm=OS:2ΔBD;无复视、无不良主诉。因此诊断为不规则角膜散光OD,调节参差OU、调节不足OU、调节超前OD、单眼抑制OD、下斜肌亢进OS,间歇性外斜视OU。5.3治疗方法5.3.1视功能训练a.+镜为主阅读;b.Flipper+Add放松调节性训练;c.脱抑制训练;d.集合融像训练;e.灸疗;5.3.2药物治疗0.01%阿托品每日睡前一次点右眼。5.3.3戴镜治疗右眼试戴RGP:解决角膜不规则散光引起的单眼复视。5.4训练3天后复验远用:OD:+1.00DS——0.7(单);OS:+0.50DS——1.0;附加三棱镜:OD:1ΔBUOS:2ΔBD;近用:OD:+2.50DS——0.6;OS:+2.25DS——1.0;附加三棱镜:OS:2ΔBD;5.5试镜可接受光度远用:OD:+1.00DS——0.7(单);OS:+0.50DS——1.0;附加三棱镜:OD:1ΔBUOS:2ΔBD;近用:OD:+2.50DS——0.6;OS:+2.25DS——1.0;附加三棱镜:OS:2ΔBD;给予远、近配镜(全天配戴),继续训练。5.6病例分析a.该患角膜异物伤瘢痕造成不规则散光、视力下降、单眼复视(品字形);b.该患原有下斜肌亢进、间歇性外斜视,造成右眼抑制和复视交替出现;c.不规则散光和斜视引起集合融像困难,继而右眼调节痉挛,小瞳验光体现为近视,但患者生物测量显示双眼眼轴长:OD:22.83mm,OS:22.65mm,且双眼眼轴、曲率基本平衡,故给予散瞳检影验光,如:OD:+1.00DS——0.7(单)/OS:+0.50DS——1.0,该患者原镜为-3.00D近视,反而加重了屈光参差、调节痉挛、融像困难。5.7该患治疗需主要考虑如下几方面a.训练、阿托品、配镜(远用、近用眼镜,放松右眼调节);b.RGP解决右眼不规则散光造成的单眼复视;c.训练、三棱镜、脱抑制、增加集合融像能力,去除双眼复视;d.治疗一周复视消失、患者双眼视力1.0。6
总结
目前利用手机、电脑处理文件、阅读、购物、看电影、玩游戏、沟通已成常态,成人视疲劳、视频终端综合征也成为普遍存在的一种“功能性眼病”,新梅眼科近期接诊很多这类患者均有以下几个特点:a.因为电子阅读物可以调整亮度、对比度、调整字体大小,所以患者调节不足、视近困难的症状往往被忽视,造成近距离用眼都不戴花镜,但是长时间近距离阅读的负担会积累成严重的视疲劳。b.传统成人配镜观念仅以视力为唯一衡量标准,一般不会考虑到眼发育参数检查、视功能、双眼视觉等检查,更不会考虑散瞳验光,其实无论对于成人还是儿童,清晰、舒适、持久用眼都是眼健康的基础,应该建立眼镜是光学治疗器械,科学严谨验配的理念。40岁左右成人调节力开始下降,代偿调节融像需求能力低,视疲劳发生机率会更高。c.一般情况,医院、眼镜店配镜都是电脑插片验光,因为电脑验光会诱发“器械性调节”,所以往往近视会过矫、远视会欠矫,综合验光是对电脑验光、检影验光的精细化和微调的过程,所以综合验光必不可少。d.验光配镜应该遵循“个体化”的理念,不应以年龄为界限进行“一刀切”,应该建立验光规范。e.成人长期错误配镜同样会导致屈光参差、单眼抑制、视功能紊乱,而且因为成人恢复能力较差,会比儿童更痛苦。文:王新梅吴秀英
编辑:Cacy
排版:陈瑜
投稿邮箱:jeremy.bie
cn-eyew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