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视频直播平台
识别小程序,报名年全年微课
直播+答疑+大咖公开课
/1/了解基本情况,询问主诉基本情况:11岁学生,否认眼与全身病史、屈光不正家族史、精神类药物服用史。
主诉:眼睛累,阅读时偶尔出现串行、漏字。
/2/填写视疲劳问卷COVD生活质量问卷调查表:总分26分,突出症状如下:
?近距离工作后头疼
?眼痒、灼烧感、流泪
?阅读时重复一行或串行
?阅读时书本拿的很近
?阅读时注意力不容易集中
分析:得分高于20分,说明视疲劳症状比较严重,需要进一步检查视功能,分析视疲劳出现的原因。
/3/屈光相关检查/4/视功能检查
角膜映光:正位眼球运动(注视、追随、扫视):略有头动遮盖试验:远距离:UCT:不动ACT:外→中再UCT:不动近距离:UCT:不动ACT:外→中再UCT:不动Worth4点:4点立体视:有远水平隐斜:-2近水平隐斜:-9加+1.00D:-12加-1.00D:-8远水平融像范围:BI:0/10/2BO:6/6/1近水平融像范围:BI:x/24/13BO:4/4/-2NRA:+0.75DBCC:0DPRA:-0.25DFlipper:OD:0cpm(-)OS:0cpm(-)OU:0cpm(+/-)AMP:OD:2.5DOS:2.5DNPC:11.5cm/5/分析和诊断
集合功能分析:(1)遮盖试验:无显斜;交替遮盖:外隐斜;再次交替遮盖:无间歇性斜视(2)远距离有外隐斜,融像范围能够代偿。但远距离融像范围比较小,训练时可以考虑增加远距离融像范围的训练。(3)近距离外隐斜较大,并且比远距离偏外很多;梯度性AC/A低;近水平融像范围BO的模糊值不足隐斜量的2倍;集合近点远移。(4)NRA低、翻转拍双眼正镜不能通过、BCC为0也是集合不足的间接指标。诊断:集合不足调节功能分析:(1)该患者年龄11岁,最小调节幅度应当达到:15-11/4=12.25D,很明显单眼调节幅度低于正常水平。(2)单眼调节灵敏度负片不能通过。(3)PRA偏低。诊断:调节不足该患者同时存在调节不足和集合不足,二者可能同时发生,也可能是调节不足为原发,集合不足为继发。无论哪种情况,在训练时应兼顾两方面的训练。同时,该患者眼球运动方面略有不足,可增加相关训练。
/6/处理
(1)屈光矫正:OD:-1.75/-3.50x=1.0OS:-1.75/-5.00x=1.0
(2)视觉训练方案每周一次训练室训练,训练五次后复查训练效果:调节:能够正确感知调节;调节灵敏度有提升,但负镜仍然通过较慢。集合:集合近点移近接近正常水平,融像范围有扩大。扫视:能够完成训练。/7/复查
角膜映光:正位眼球运动(注视、追随、扫视):自如遮盖试验:远距离:UCT:不动ACT:不动再UCT:不动近距离:UCT:不动ACT:不动再UCT:不动Worth4点:4点立体视:有远水平隐斜:-2近水平隐斜:-3加+1.00D:-8加-1.00D:-2远水平融像范围:BI:x/11/8BO:8/22/14近水平融像范围:BI:x/28/12BO:x/24/6NRA:+1.50DBCC:0DPRA:>-3.00Flipper:OD:20cpm(-)OS:20cpm(-)OU:16cpm(+)AMP:OD:9DOS:9DNPC:6cm
分析:?调节功能:调节灵敏度数值上正常,但负片仍然通过较慢?集合功能:集合近点正常,融像范围仍需训练和巩固
处理建议:继续训练?调节功能:训练单眼翻转拍、字母表,增加调节幅度和灵敏度?集合功能:加入裂隙尺、救生圈卡等。笔记撰稿:范雅静
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
欢迎分享给朋友或转发朋友圈
有关观点欢迎指正批评,敬请留言
点击“阅读原文”,报名课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