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被行业朋友吐槽为视光论坛专业户,然而得到橘洲视光国际论坛的邀请,我还是飞奔而来。原因只有一个:值得。
事实证明,我的判断是准确的。尽管这两天全国温度暴降,但论坛现场的学习热情,似火热的夏天。不仅一座难求,而且后面连站的地方都没有了。因为,这是一场顶级的视光盛会。为什么这么说?
这次论坛请来了美国视光学会双眼视功能学组前任主席SusanA.Cotter教授、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视光学组组长瞿佳教授、户外活动预防近视理论的奠基人澳大利亚IanMorgan教授、亚洲眼视光协会理事长陈家伟博士、世界视光学协会前任会长胡志城教授、美国南加州视光学院院长StanleyWoo教授、新加坡Seang-meiSaw教授等,他们都作了非常精彩的分享。
好几个搞视光的朋友说,今天全程高能,一分钟都不敢走神,回去还要好好复习。
也许这就达到了这次办会的效果。
本次论坛主席、杨智宽教授在接受眼视光观察采访时谈及了办这次论坛的初衷。他说,我们这次花了很多心血,把这些大牌专家请过来,包括10多位外国专家,请他们围绕近视眼防控、视觉质量、儿童基础眼保健、双眼视功能异常研究、视光学教育、大数据与视光发展等内容,为大家呈现原汁原味的干货。
我们想通过他们的现身说法,让同仁们看看美国的初级眼保健工作是怎么做的,欧美有哪些先进的视光诊疗模式,新加坡台湾地区的儿童近视防控有哪些经验?我们也配了同传,并且免收注册费,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国内的视光同仁有所收获。
论坛现场播放了这则爱尔的宣传视频。很喜欢,也放在这里和大家分享。
想起眼视光观察这月初曾发文《杨智宽:探寻持续成长的核动力,分享爱尔打造视光生态圈的体会》对爱尔眼视光生态圈的打造进行报道(点击标题阅读)。
距离这篇文字发布不到20天,我们来到橘洲视光论坛的现场,亲自参加这一场盛会。看到眼科学界、视光学届、视光产业界、湖南省各级政府、爱尔管理层对这次论坛的大力支持,看到爱尔视光团队越来越壮大,亲眼见证湖南省视光学会的正式成立。
▲湖南省视光学会授牌仪式(左起:胡志城教授、瞿佳教授、陈自力局长、陈邦董事长、焦志毅书记、杨智宽教授)
见证SusanA.Cotter教授成为国内中南大学爱尔视光研究所特聘教授,见证瞿佳教授受聘成为爱尔视光研究所名誉所长。
▲李力总裁为瞿佳教授颁发聘书
▲唐仕波副总裁为Susan教授颁发聘书
与此同时,也在现场见证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在大会宣布国际儿童视觉健康防控项目“OurChildren’sVision”(“我们孩子的视觉”,英文缩写为OCV)在中国正式落地,医院集团承担该项目为万名中国儿童开展视觉健康筛查,并为这些孩子提供高质量的视觉保健服务时,作为家里有幼儿园小朋友和小学生的我的确很激动。
▲陈家伟博士(左)向爱尔授牌“OCV全球行动合作伙伴”
而且,这次论坛还请了来自北航和国防科大的知名大数据专家,希望我们在做儿童视觉健康筛查工作的后期,可以把大量的数据有效梳理出来,成为了解中国儿童近视发病的数据,为中国政府作决策提供有效参考。
杨智宽教授表示,OCV项目在中国落地执行和湖南省视光学会成立,前者是爱尔眼科国际化进程中的重要事件;而作为湖南省视光学会理事长单位,爱尔眼科将着力把学会打造成为湖南与国际视光学联接的纽带,引进国际先进的视光学研究和技术成果,为湖南省乃至全国的视觉健康提供更多的保障。
以上是本次开幕式的一些基本情况。下面还没有读到视疲劳的朋友请进入诚意满满的开幕式详细报道。
湖南省视光学会的几个关键数据早上一PO朋友圈,立刻收到一堆点赞和留言。下面把湖南省视光学会的一些关键数据和信息和大家分享。
首先,湖南省视光学会的发起人包括:医院集团小儿眼病与视光事业部总监杨智宽教授以及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医院、医院等单位的6位权威专家。
抽样调查显示,湖南省小学、初中和高中生视力低下率分别为27.4%、61%和72%。然而多年来,湖南省视光学却发展缓慢,视光学专业人员匮乏且专业水平参差不齐,不仅缺乏规范的继续教育,在学术研究方面也亟待提高。
所以,湖南省视光学会的成立目的是推动湖南省视光产业的学术科研能力、公共卫生教育能力,重点会放在培训相关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流程,对相关人才培训机构提供支持帮助,提升湖南省整体的视光科研水平,增加公众眼保健科普的教育,全方位推动湖南省视光行业的整体发展。
学会首批共有65个会员单位,覆盖全省14个市州。经过选举,医院集团当选湖南省视光学会首届理事长单位,杨智宽教授当选首任理事长,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医院、医院、湖南省眼镜行业代表等8个单位的8位专家当选为副理事长(副会长)。
▲李捷会长致辞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视光产业分会李捷会长在致辞中表示,这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事业。现在视光学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和挑战,湖南生视光学会的成立为眼科、视光、眼镜3块搭建了交流的平台,希望未来积极探讨视光和眼镜行业的有机结合,共同发展促进眼健康事业的发展。
儿童近视防控已经上升到国际层面
国际儿童眼健康项目落户中国
有首歌叫《孩子的眼睛》。歌词说:回到童年,纯真感觉。再一次,用孩子的眼睛去看一看这个世界。
然而,权威机构调查发现,以近视为代表的视觉障碍已成为中国的“国病”,在世界范围内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尤其是青少年近视高发,不仅是孩子们“鼻梁上的负担”,也是家长乃至多个国家和社会的负担。
然而,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家长对近视的认识严重不足,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出现视觉障碍却没有及时发现、正确对待的孩子不在少数。因此,儿童屈光不正未矫正问题正在我们的地球上愈演愈烈。
美国视光学会双眼视功能、视觉感知与小儿视光分会前任主席、美国南加州视光学院SusanA.Cotter教授介绍,近年来美国中小学患近视的比例也正在上升,虽然还没有有效数据证实iPad等数码产品与孩子眼睛视力不良有直接关系,但与他们近距离的用眼阅读、学习和娱乐有一定关联性,“尽管这种关联性还未完全得到科研上的证实,但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视光学组组长瞿佳教授也表示,之所以孩子们的视觉健康越来越严重,这与用眼的大环境因素有关,“这种大环境因素主要是近距离用眼,繁重的学业使孩子们用眼负担过重,从而引起近视的高发,缓解近视的有效办法之一就是让孩子们多参加户外活动,让眼睛得到充分休息。”
OCV项目正是针对这一现状而发起。据介绍,OCV项目由全球顶尖的视光学研究机构、澳大利亚华柏恩视光研究中心(关于华柏恩及创始人介绍可以看这里:华柏恩教授:一代视光巨匠)发起,计划在5年内为全球共计万儿童进行视觉保健服务,
包括爱尔眼科在内的4家机构成为该项目最高级别的全球执行合作伙伴。据了解,爱尔眼科将与其他3家国际顶尖视光机构并肩作战,同时也是中国唯一的执行机构。
据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视光学组副组长、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博士生导师、医院集团小儿眼病与视光事业部总监杨智宽教授透露,近年来,我国眼科医学发展迅速,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着不小的差距,国民眼健康水平,尤其是视觉健康亟待提高。
目前,国家已对这一问题引起了高度重视,国家卫计委、教育部和体育总局三部委不久前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件,要求全国各地卫生、教育、体育部门重视儿童近视防控,增强健康用眼意识,并积极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杨智宽教授表示:“OCV项目在中国的落地执行与《意见》文件精神不谋而合。一方面,OCV项目将为万中国儿童进行视觉健康筛查,并对有视觉问题的孩子提供高质量的视力矫正、眼病治疗等服务;另一方面,这一项目的实施对我国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乃至整个视光学的发展也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据了解,爱尔眼科近年来通过国际学术交流、对外医疗援助、境外资产并购以及设立全球眼科科技创新孵化基金等举措,已在国际眼科界建立了广泛的知名度和良好的品牌形象,从而获邀成为OCV项目4家全球执行合作伙伴之一。此次合作也被认为是爱尔眼科国际化进程中的又一标志性事件。
视光学发展既要高大上,还要接底气在开幕式后,大会举行了以基础眼保健为专题的精彩大会主题报告。杨智宽、林丁、段宣初教授担任了本单元的主持嘉宾。
美国视光学会双眼视功能、视觉感知与小儿视光分会前任主席、美国南加州视光学院SusanA.Cotter教授在主题为《间歇性外斜视的治疗:临床研究结果(IntermittentExotropia:Evidenced-basedTreatment)》的分享中,对目前儿童间歇性外斜视的临床研究结果进行回顾,并对近年来几项随机临床实验和临床观察研究的结果及其对治疗方案的提示进行讨论,为大家对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治疗的临床决策和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眼视光学组组长瞿佳教授分享了〈照明与视觉健康》的内容。他表示,目前视觉健康面临的挑战是新照光源与太阳光存在差异。明亮光照使屈光状态向远视方向进展,并对视觉剥夺性近视起抑制作用。未来,我们的健康照明,还需要进行基础、应用、应用示范和产品开发的研究,以达到我们需要的清晰、舒适、持久的照明健康。
美国南加州视光学院院长StanleyWoo教授分享了《美国的基础眼保健机制(PrimaryEyeCareinUnitedStates)》。他提出,美国视光医生可以开具处方,用于治疗青光眼等,然后再根据基本的发展和严重程度转诊给眼科医生。同时,美国的视光医生可以协助眼科医生进行治疗、术后恢复等工作。在美国,视光医生是美国基础眼保健的主要执行。
硬件软件制造企业执行总裁,多家新兴网络技术公司创始人,主要进行低视力康复治疗的LouLipschultz博士在《低视力科技的新进展(AdvancementsinLowVisionTechnology)》演讲中介绍了通过计算机、视频放大功能、移动应用程序以及其他等可以被考虑纳入日常低视力实践辅助器材,来辅助治疗低视力,有助于病人的康复,改变他们的生活。
亚洲眼视光协会理事长,华柏恩视觉研究中心(中国)首席执行官,新加坡视光协会副理事长陈家伟博士在《近视防控的临床指南(MyopiaManagementClinicalGuideline)》中,提出一系列指导临床的具体近视患者处理方法以及包括光学矫正、药物治疗(低浓度的阿托品)、生活方式的改善(每天增加80分钟的户外运动)以及欠矫是不提倡的4种近视防控的干预方法,以期达到促进对近视防控的目的。
撰文:视光菌、慕歌(眼视光观察)
爱尔眼科李青霞、周奥亦对本文有贡献。
欢迎转发。未经许可不欢迎转载。
爱尔相关阅读
爱尔眼科董事长陈邦:未来十年,行业发展没有瓶颈
杨智宽:探寻持续成长核动力,分享爱尔打造视光生态圈体会
杨积文:角膜塑形镜验配管理,爱尔视光的13个制度
蓝卫忠:关于户外活动与近视防控,全球最权威的研究
也许你还想看
瞿佳:眼视光学的历史和在中国发展的思考
李捷:视光中心和传统验配店有哪些不同?分享13个差异
吕帆:控制近视的角膜塑形镜,如何科学验配并降低风险?
陈浩:互联网时代,如何构建规范、有特色的视光中心?
毕宏生:青少年近视防控体系建设,我们的经验
李丽华:从双眼视的角度理解患者,给他们个性化矫正方案
何向东:未来的中国眼视光行业,眼视光师的职责
谢广伟:从布局和环境的改变,谈实体眼镜店转型视光中心
倪海龙:眼视光业务如何与眼科临床合作共赢,浙二医经验
杨晓:经常停下来问问自己,我从事这项工作的初心是什么?
毛欣杰:“医学验光”,更是一种诊疗思维
姜珺:为什么医生会推荐孩子戴OK镜?聊聊OK镜的那些秘密
冯恬枫:国内首份非医学类视光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
杨晓:经常停下来问问自己,我从事这项工作的初心是什么?
AlberChun:我们的经验,如何成功进行视觉训练
视光菌、慕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