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孩子近视,是家长们都很重视的一件事。经过了热热闹闹的寒假,网课补习、手机电子产品泛滥,孩子们视力下降的问题似乎更为严峻。
眼下正值开学季,很多家长一提起孩子近视的问题就担心不已。
但是,一旦孩子近视了,很多家长在近视防控方面又会消极对待,认为孩子已经近视,都戴上了眼镜,近视度数是轻度也好,高度也罢,都一样。
还有些家长认为孩子还小,等孩子长大一点再进行矫正,结果导致孩子错过最佳控制时间,孩子视力越来越差,直至拖成了高度近视。
而高度近视(度)是眼部并发症的最大元凶,诸如青光眼、白内障、玻璃体病变等眼部病变,都是高度近视常见的并发症。
01孩子为什么会近视?
1.遗传因素:父母均近视的孩子、父母一方近视的孩子比普通孩子近视风险要高。
2.环境因素:长时间看书玩手机、灯光过暗或过亮、在颠簸环境下阅读、不正确的写字姿势等。
3.行为因素:过少的户外运动和过多的近距离用眼。
4.疾病因素:某些疾病也会引起近视。
02近视了不戴眼镜会有什么后果?
青少年近视后,家长不愿给孩子戴眼镜矫正,认为“越戴近视度数越高”“戴眼镜会让眼部变形”,其实眼镜就像是挑水的扁担,可以分担睫状肌的压力。近视度数会增加主要是孩子眼球的发育导致的,并不是配戴眼镜的结果。
就目前来看,多数近视患者正确的戴镜矫正是控制近视发展的一种手段,不戴镜反而导致近视进一步加重,同时,孩子上课看不清黑板,还会影响孩子听课的效率和学习的热情。如果一直不配戴眼睛,部分近视患者还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弱视。
03已经戴上近视镜,还需要继续近视防控吗?
随着度数的加深,通常眼轴会越来越长,近视度数越高眼轴越长,发生视网膜脱落等并发症的风险越高,所以控制近视增长的目标是要预防高度近视的发生。
如果已经是高度近视,除了定期的视力检查外,更需要定期进行眼部尤其是眼底的健康检查。日常除了注意视力变化外,还要注重眼部早期出现的一些异常现象,如闪光感、飞蚊症、视野缺损、暗点、视力下降等,一旦出医院检查。
另外,由于高度近视者眼轴长,眼球壁比较软、薄,所以应注意避免剧烈的活动、震动及外力碰击眼球,以免发生视网膜脱离,平时也可以多补充适量的维生素。
04高度近视有哪些并发症?
后巩膜葡萄肿:眼轴过长时会发生后巩膜葡萄肿,周边视网膜变性萎缩,导致视力下降。
视网膜脱离、变性、出血:是高度近视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8~10倍于其他人群,严重者可导致失明。
玻璃体病变:眼轴延长,玻璃体腔增大,促使玻璃体进行性变性,从而相继发生液化、浑浊及后脱离,会出现明显的飞蚊症现象,觉得眼前有黑影飘动或有闪光感等。
白内障、青光眼: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和青光眼的机会比正常人高。
隐斜:又称隐性斜视、隐斜视。是由于屈光异常引起调节与集合不平衡,即动态性隐斜。
05青少年如何防止近视升级?
根据《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为您提供以下五点护眼攻略:
1、坚持”20-20-20法则”,即每近距离阅读(写字、读书、用手机、电脑等)20分钟,眺望20英尺(6m)以外20秒。
2、避免不良用眼行为,养成正确的用眼习惯,走路、吃饭、卧床、搭车、光线过强或过弱、太阳直射下等情况不要看书或玩电子产品,及时纠正孩子的不良读写姿势,坐姿保持”一尺、一拳、一寸”。
3、确保孩子有足够的睡眠时间,让眼睛也休息到位,小学生10个小时、初中生9个小时、高中生8个小时。
4、摄入让孩子有益的营养元素,多吃鱼类、水果、绿色蔬菜等有益于视力健康食物。
5、减轻孩子的课外学习负担,防止眼睛过度疲劳。
据统计,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达6亿,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高中生和大学生的近视率均已超过80%-90%并逐年上升,小学生的近视率也接近40%。近视防控是国家战略,需要全民行动。近视不能治愈,防控度数增长要抓紧。学龄期的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期,一旦近视,因学习压力大,用眼负担重,近视孩子的度数每年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到18岁以后才会逐渐稳定。一旦近视度数达到高度近视,孩子不仅要每天佩戴厚厚的镜片,还会引起眼底很多的并发症,不能参加剧烈运动,剧烈运动会增加高度近视患者视网膜脱离风险。18岁前把近视控制在度以内,可以降低:74%的白内障风险,67%的青光眼风险,99%的黄斑病变风险,98%的视网膜脱离风险。这就是近视防控的意义。责编:韩岩峰
往期精彩看新华社怎样实力“宠眼”
牛年说牛
“孺子牛”是什么牛?
牛年说牛
那些诗词里的牛
国宝的留言
彩绘浮雕散乐图,那一场穿越未来的《唐宫夜宴》
3-18岁适用!国家卫健委《儿童青少年防控近视系列手册》(附下载链接)
河北省传统文化教育学会培训中心
做有温度的教育!
-
我知道你在看哦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