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荡的山谷,只有他一个人的回声。
剧情到这里,戛然而止。
这一推,不仅治好了广大网友的鼻炎,也把网剧《隐秘的角落》直接推上了热搜。00年刚刚过半,可该剧已提前预定了今年最佳。
这名阴鸷的男子,正是演员秦昊。
那些挑剔的影迷,这次彻底被他弄服了。他不再是伊能静的老公,而是回到了他最期待的身份——一名“艺术工作者”。01他和文艺片打开搜索引擎,输入“秦昊”,你会看到他极为漂亮的履历。而他的偏好是,导演娄烨的御用演员。五年之前,秦昊卯着劲儿,一头扎进文艺片的清流里。《青红》、《春风沉醉的夜晚》、《日照重庆》,好几次摸到了欧洲电影节上最佳男演员的提名,但运气总差一点。导演王小帅说,他其实是戛纳的“无冕之王”。娄烨说,他是一个“不表演,只是在生活”的杰出的演员。不过,面对熟人的“糖衣炮弹”,秦昊看得挺淡。他对金星说,自己只是一个“便宜”的演员。
或者说,哪个导演不喜欢“便宜又好用”的演员呢?
祖师爷赏饭吃,给了秦昊一张棱角分明的脸。不光如此,他的清秀带着几分寒意,一种若隐若现的疏离感,恰到好处地弥漫在他身上。阴郁、孤独、心事重重,天生就是娄烨文艺片的男主角。也因此,秦昊塑造的很多角色,尽管性格、人设各不相同,但基本上都是那种沉浸在个人世界里的人。《春风沉醉的夜晚》里,他是不世俗的男同性恋者姜城。与男友的关系被发现后,他快刀斩乱麻,默默承受痛苦,但绝不改变自己的认同与选择。《浮城谜事》里,他是人五人六的渣男乔永照。命运看似改变了乔永照的生活,但实际上,谁也不可能真正改变他对于人世的失望与厌倦。《风中有朵雨做的云》里,秦昊饰演一个小混混起家的地产大亨姜紫成。从始至终,他都是利益最大化的追逐者。秦昊极擅长在镜头前,处理男人的伪善。他锁住女人,再让被他锁住的女人,去锁住别的男人。即使姜紫成最后的命运是无尽的孤独,心里也有过动容与波澜,但幡然悔悟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秦昊本人以及他塑造的角色世界里,别人都不太重要——只有“自我”才是。他和他们在内心深处的某个点上,非常契合:固执、任性、自恋。秦昊的魅力,就是这种贯穿整个生涯的“自我”和“拧巴”。而这种“任性”,某种程度上造就了他的文艺片气质。0他的“自恋”早在成年前,秦昊选择就以“自我认知”为第一标准。上世纪70年代末,他出生于东北。按照父母预期,他会从辽宁最好的高中毕业,然后出国修读经济,再之后回老家经商,过上人上人的生活。这一条上升之路,被姜文电影所引向分岔的小道。幽暗的影院里,他第一次看着《阳光灿烂的日子》。一种炽热、狂躁、充满荷尔蒙的气息,向他“砸”了过来。秦昊被震撼到。他做了一个任性的决定,高三那年从理科转向了文科,志愿书上也只填了“中央戏剧学院”——姜文的母校。“我的梦想成了要做一个特牛的演员。”级中央戏剧学院表演专业,被誉为“黄金明星班”。与秦昊同级的还有章子怡、刘烨、秦海璐、袁泉、梅婷等人,这些人几乎包揽了华语电影圈的所有奖项。秦昊是班里成绩最好的一个,大学四年钻进话剧舞台,毕业时三场大戏男主角全是他,人送外号“秦艺谋”。当时他有些飘,想着毕业以后,最起码要演张艺谋的电影。在秦昊0岁的梦想里,他想拍《教父》《阳光灿烂的日子》这样的电影,而且只演男一号。“有件事情要当孙子你们都觉得对,但我过不了自己这一关。我比较为自己的内心而活着。”坚定了这一想法后,秦昊那股倔劲涌了上来,一口气拒绝了8部影视剧。一心等着张艺谋这样的大导演,向他抛出橄榄枝。结果,毕业后的头三年,他一部电影都没有拍。前两年还偶有导演找他,到了第三年,干脆连试戏的机会都没有了。他慌了。这三年里,章子怡先他一步等到了张艺谋,准备进军好莱坞。刘烨也凭借电影《蓝宇》,拿下了金马影帝。然而,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优等生,却被弃如敝履,无人问津。他打电话给妈妈抱怨:是不是天妒英才,他这么用功,为什么没人找自己拍戏?母亲是旁观者,安慰他:“你不是运气最好的那一拨人,但你要相信自己可以当个好演员,就看你愿不愿意坚持。”第五年,仍旧没戏拍的秦昊,天天跟朋友在夜店打发时间。偶然的机会,遇到导演王小帅,才演了《青红》。王小帅看得很准,《青红》直接把秦昊送上了戛纳的红地毯。电影里,秦昊叼着烟卷,在地下舞会跳猫王舞步挑逗女学生。法国媒体把这场戏,与《低俗小说》中那段著名的“剪刀舞”片段相媲美。秦昊在戛纳备受鼓舞,也是直接感受到了电影的魅力。他跟别人打赌,“以后我要是拍了片子,就一定要进电影节。”别的演员都冲着片酬,秦昊选电影都是奔着艺术性去的。他拒绝频繁地跟制片人、投资人吃饭、聊资本。“要聊也只是跟导演、跟演员聊,我跟投钱的没什么可聊的。”03拧巴与和解在某一个饭局上,秦昊遇到了另一位伯乐娄烨。如果说出演《青红》只是巧合,那么《春风沉醉的夜晚》之后,他就开始有意识地只拍自己喜欢的文艺片。秦昊和娄烨的节奏非常搭。他们在创作中都特别自信,一意孤行,又相互成就。《春风沉醉的夜晚》里,同性恋姜城特别符合秦昊对好角色的想象,就算是边缘题材也非演不可。而娄烨把第一次见秦昊时走路姿势都记在手机上、用在电影里,“目不斜视,两只手来回软绵绵地晃动,慵懒的少爷范。”拍《推拿》,秦昊观察到,“盲人眼部周围的肌肉,因为长期萎缩都是凹进去的。”于是没打招呼,自己跑去找外面的化妆师尝试特效妆容,甚至到厂家去定特制的隐形眼镜,尽量靠近盲人自然的肌肉状态。每次演戏,秦昊啪啪啪说一大堆自己的想法。娄烨静静地听,然后说:好,试试。所以,与娄烨合作的每部电影,都有秦昊即兴创作的部分。《浮城谜事》剧本到秦昊手里只有6场戏,他花了3天跟娄烨聊到30场。有一场戏,是原配和小三在房间里对峙。本来没有秦昊的戏份,但拍了二十条娄烨还不满意。一气之下,他直接让秦昊换了衣服进房间。郝蕾和齐溪正在戏里争吵,秦昊突然推门进去,俩人都惊呆了。摄像机仍在运转,3个人即兴演了下去。一直把这场冲突给“圆了”,导演才喊停。“每次有这样的表演都特有成就感,觉得自己特别厉害。”这种细节发挥,让秦昊感觉特别好。他推掉了大量商业作品,其中包括一些后来大热的电视剧。即便如此,秦昊从没因此而表达过任何的后悔。他坦言,如果大众不理解他和娄烨的电影,那也要坚持拍,大不了“世界不搭理我,那我也不搭理世界。”他需要更多好剧本,来施展自己的表演才华。不过,他也是肉眼凡胎,也会拧巴。他一直在“做好文艺片演员重要”,还是“拍一个自己喜欢的角色重要”中,反复撕扯。但成长注定是不断“打脸”的过程,曾经棱角分明的他,如今有了明显的改变。这两年他放开手脚,触电《沙海》《隐秘的角落》这样的网剧,不再执拗于大银幕。鲜少在综艺露脸的他,还在《声临其境》中突围夺冠,这在十年前,都是秦昊绝对不会做的事情。对于演网剧、参加综艺这样的事,他称之为,这是“秦昊会做的选择”——不考虑自己之前是否做过,只要喜欢就去做。有了孩子之后,秦昊变得柔和。正如他在访谈里所说,再回想当初的较劲和对抗,其实已经变得微不足道。他不再执拗于姿态,而是变得圆润。他安慰自己说,其实接本子的标准还是没变——导演要靠谱,剧本要好,角色也要好。就这点而言,秦昊一直是18岁考进中戏的生猛少年。他对“演员”二字,看得比什么都重。素材来源:《“生活中人”秦昊》《秦昊:快乐拍电影》《秦昊:将来一定告诉孙子,爷爷我这辈子没委屈过自己》《秦昊:别管商业片、艺术片还是网剧,演好你的角色最重要》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