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疾病知识科普干眼症

认识干眼

定义:是由于泪液的量或质或流体动力学异常引起的泪膜不稳定和(或)眼表损害,从而导致眼不适症状及视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我国临床出现的各种名称(如干眼症、干眼病及干眼综合征等)均统一称为干眼。

干眼有哪些症状?

眼睛干涩、易疲倦、流泪、异物感、灼烧感、酸胀感、分泌物粘稠、怕风、畏光、眼痛、眼红、视物模糊、视力波动等。

干眼的性质分类

1、蒸发过强型

·由于脂质层质或量而引起。

·如睑板腺功能障碍,睑缘炎,视频终端综合征,眼睑缺损或异常引起的蒸发增加等

2、水液缺乏型

·水液性泪液生成不足和(或)质的异常而引起

·如Sjogren综合征,全身性因素引起的干眼

3、粘蛋白缺乏型

·眼表上皮细胞受损引起

·如药物毒性、化学伤、燃烧伤对眼表损害及角膜睑缘功能障碍等

4、泪液动力异常型

·由泪液的动力学异常引起

·如瞬目异常、泪液排出延缓、结膜松弛等

5、混合型

·临床最常见,≥2种类型

·单一类型干眼如治疗不及时或结果不佳可发展为混合型

干眼的严重程度分类

轻度轻度主观症状而无裂隙灯下可见眼表面损害的体征。

中度中重度主观症状同时有裂隙灯下的眼表面损害体征,但经过治疗体征可消失。

重度中重度主观症状同时有裂隙灯下的眼表面损害体征,治疗后体征不能完全消失。

干眼发病率及高发人群

干眼的发病率很高,是眼科门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目前,世界范围内的流行病学研究初步表明,干眼发病率在5%-35%左右。

女性多于男性;老年人多于青年人;亚洲人多于其他人种。

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干眼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我国各地区干眼发病率普遍较高,平均发病率为21%~30%,超过65岁以上的人中75%患有干眼症。

干眼如何诊断

干眼的诊断流程

病史询问→症状询问→裂隙灯检查→泪膜破裂时间→荧光素染色→泪液分泌试验→脸板腺形态和功能检查→其他所需辅助检查

如何治疗干眼

热敷、雾化、熏蒸、泪道栓塞、湿房镜、睑板腺按摩等。(我院引进先进的眼部雾化熏蒸系统,为广大干眼症患者保驾护航。)

如何预防干眼症

1.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要尽量避免熬夜。

2.要改变连续用眼的不良习惯。看书报、电视,或做较细致的活儿,每小时应休息10分钟,或闭目养神,或远眺,防止用眼过度。

3.长期从事电脑操作的人士,或其他有辐射的荧光屏前工作时,距离屏幕应保持在60厘米以上视线向下约30度,要养成经常眨眼的习惯。房间光线较暗时,应打开日光灯。此外,在电脑旁摆放几盆绿色植物,有很大好处。

4.注意饮食:(1)多吃坚果和鱼类;(2)食用油要注意荤素搭配,增加ω-3脂肪酸的摄入;(3)每天至少要吃一种水果,新鲜蔬菜必不可少;(4)有些食品和饮料会使你的眼睛和身体脱水,如:巧克力、可乐;咖啡和茶都含有咖啡因,而咖啡因可消耗身体的水分,为了保持体内有充足的水分,我们要适当多饮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yanjingxieshi.com/xsjz/48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