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会发现,孩子在出生后会在屁股、手臂、背部会有大块青色痕迹,像撞伤后留下的淤青,很多时候还不止一两块。
它是什么呢?这种青斑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名字,叫“蒙古斑”,英文名是mongolianmacula,很多婴儿生来就有,俗称为“胎记”。蒙古斑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以腰部及臀部为多见。
蒙古斑并不是蒙古人特有的,但是在东亚人种中的比例相当高,由于东亚人种又被称为蒙古人种,所以在人类学上称之为蒙古斑。我国婴儿蒙古斑的发生率相当高,在90%以上,两性差异甚微,多数婴儿只有一块;也有少数可多达10余块。
蒙古斑并非疾病,而是人体的一种残遗的体质特征,任何种族都有,仅仅是出现率的高低不同而已。它与人的眼色、发色及肤色的深浅程度也有着相当关系。一般而言,在白种人中,有这种痣的婴儿亲属及他们本身的眼色、发色及肤色常常较暗;而在金发碧眼的婴儿中,这种斑却是极少见的。
虽然蒙古斑的发生机率相当高,但它们几乎都会随着孩子的渐渐地长大而自然地消褪(一般在十岁内),表明其为一种良好的皮肤变化,到目前为止,也无恶变的报告。
因为它为先天性的,因此无法事先预防。但由于其会自然消褪,所以也无预防的必要,一般也无需特殊治疗,父母们大可不必为之而过度的担惊受怕。
对眼斜视很多新妈妈会发现自己的孩子眼睛有点怪怪的,似乎有点对眼,就会很担心宝宝将来视力发育会有问题,也怕眼睛斜视会影响“颜值”。
对眼又称为“内斜视”。几乎3岁之内的孩子都有“对眼”现象,原因是孩子的眼睛发育不好吗?不是!假性斜视往往是因为孩子的鼻梁骨还没有发育好,双眼的眼间距比较宽,中间露白比较少,形成斜视的外观。但当把孩子鼻梁皮肤提起来时,你会发现他眼睛的中间露白和正常孩子一样,它会随着孩子鼻梁骨的发育逐渐完善而消失。3岁内孩子鼻梁都偏低。
不仅鼻梁低,而且双眼内角外移,容易形成对眼的“假象”,也就是假性斜视。对于很多种族,特别是亚裔的婴儿来说,这纯属正常。等孩子鼻梁逐渐增高,两眼内角内移,对眼现象就会消失。
一般出生后头一周的婴儿经常出现对眼现象,这是因为婴儿控制眼睛的能力还不成熟,随着生长,散视频率越来越低,直到完全消失。大脑还不能与眼睛同步工作也会导致对眼。
家长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法来判断孩子是否“假性斜视”:
用手电筒进行角膜映光检查
拿手电照孩子双眼中间鼻根的位置,如果光点位于双眼瞳孔的中心,说明没有斜视。
如果一个光点在瞳孔中心,另一个偏离了瞳孔中心,出现在瞳孔的鼻侧或颞侧,说明孩子伴有水平的内斜或外斜;如果光点偏向瞳孔的上方或下方,说明孩子是有垂直的斜视。
通过孩子的行为来判断
有一些孩子平时眼睛看起来没有太大的问题,但一到户外阳光下,就总喜欢眯着眼看东西,这也提示家长孩子很可能有斜视,因为眯起眼睛可以消除由于斜视产生的复视干扰。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小时候有斜视,长大就好了",其实不然,能够随孩子长大而好转的斜视多属于假性斜视。如果是真正的斜视,一般都要通过医学的手段来进行矫正,比如伴有远视、调节性内斜视的孩子需要配镜子进行治疗;伴有非调节性的外斜或内斜视的,则往往需要通过手术来解决。
小儿脐疝有的家长可能遇到过这种情况:孩子肚脐鼓起一个包,躺在床上用手轻轻按一按,包就缩进肚脐里了。或是当宝宝哭闹,咳嗽时,肚脐就会膨胀出包块,多呈半球形或圆柱状,一般直径1~2厘米,但无其它症状。
家长看孩子没有不舒服的感觉,就没往心里去。可过了几天,那个包又鼓出肚脐了,而且似乎还大了一点,这时候再用手按,没准孩子会痛得大叫起来。这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这是一种婴儿发育缺陷形成的种常见病——小儿脐疝。小儿脐疝是指肠管/大网膜等从脐孔脱出形成的腹壁疝,是一种先天性脐发育缺陷性疾病,随着年龄增长,程度减轻,大多数可在2岁以内自愈,少数不能自愈的就需手术治疗。
虽然说它是常见病,但对个体而言,发生率并不高,个孩子中大概有1-3个孩子会发病。
宝宝出现脐疝的原因新生儿脐带脱落后,脐部形成一个薄弱点,正常情况下随着婴儿生长这个薄弱点会慢慢闭锁。但是当婴儿肚脐两侧腹壁肌肉没有很好发育,脐环没有完全闭锁,宝宝因为哭闹、咳嗽以及腹泻等导致腹腔压力升高,就会导致腹腔内脏特别是小肠等从脐环突出,而形成脐疝。
虽然看上去可怕,但是其实妈妈们不必太担心,因为这只是宝宝在发育阶段两侧腹肌未完全在中线合拢,留有缺损而造成的,绝大多数宝宝可通过自身发育在一、两岁内自愈。在肚脐部,肠子几乎不会绞窄,就那样脱着也不会有危险。也有的医生主张可等到4岁时再做手术。
民间有些治疗方法,比如用硬币、纽扣等硬物压迫脐疝部位,有造成局部破溃感染的可能性,不建议使用。对用胶布或带子固定容易引起皮疹的婴儿来说,还是什么也不用的好。对那些不易发生皮疹的婴儿,用胶布或带子把肚脐固定住也是可以的。以前曾经有过各种控制脐疝的方法,但目前世界上儿科医生的一致意见是,对脐疝可不做任何处置,等待其自然痊愈。
虽然对脐疝可不做处置,但对婴儿必须要照料好。由于是腹压增加而引起脐疝的,所以应努力消除引起腹压增加的原因。最重要的,尽量不要让宝宝哭,少让宝宝做剧烈运动,日常注意保持宝宝良好的情绪。减少哭闹,避免出现咳嗽、腹胀或便秘,这些可以减轻腹压。
你可能感兴趣
发送科普可以看到▼▼▼
决明子沙坑比真沙坑安全卫生?医生说决明子沙坑才是真的“坑”!
市面上几种常用婴幼儿退烧药的使用方法、功效及副作用对比
宝宝张嘴睡觉、睡觉打呼、感冒久治不愈?赶紧重视起来,这可能是腺样体肥大!
鱼肝油、维c、益生菌、DHA要不要补?看看美国儿科医生对婴幼儿保健品的看法
牙齿涂氟很新鲜?还记得你们小时候在学校咬过的酸酸甜甜的牙胶吗?
央视报道超过九成的“拼接爬行垫”有毒!到底哪种爬行垫安全?看完赶紧换!
宝宝吃手吃到变形怎么办?给他继续吃手还是给他安抚奶嘴?
牙齿窝沟封闭是什么?到底要不要做?几岁做?一次给你讲清楚
国内网络普遍反对安抚奶嘴,而欧美婴儿都在用安抚奶嘴是为什么?
从事疫苗研发的妈妈来说说宝宝疫苗该怎么打(深入浅出的科普好文,看完就懂)
都说从牙齿可以看出家境,宝宝牙齿要怎么护理才能不输在起跑线上?
“吃好饭不许跑!会得盲肠炎!”别傻了,食物进入盲肠还早着呢!
触目惊心:中国童装抽查普遍含有毒有害物质!教你读懂合格证,避免买到有毒童装
美国发布儿童限糖令,糖这样东西,小孩子真的连碰都不能碰吗?
微量元素缺乏成了宝宝生长发育的头号公敌?需不需要定期检测微量元素?
妈妈需要担心的事情已经太多,“淤青不退、斜视对眼、肚脐鼓包”,你们就不要再来吓唬人了
养娃,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用你我的经验,帮助宝宝更好地成长
↓↓↓长按识别以下北京现在治疗白癜风得多少钱北京现在治疗白癜风大概需要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