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关于弱视的认知

弱视的认知

Q

什么是弱视?

A

弱视是指儿童视觉发育期由于异常的视觉经验(高度屈光不正、屈光参差、斜视、形觉剥夺等)引起的最佳矫正视力低于相应年龄的视力标准或双眼矫正视力相差两行以上称为弱视。

Q

弱视有什么危害?

A

弱视的患儿不仅双眼或单眼视力低下,而且常常没有完善的双眼视功能,没有精细的立体视觉,如下楼梯时没有深度感,看显微镜时没有立体感等,这将直接影响孩子的高考升学及职业选择。另外,弱视还常引起斜视,影响美观及儿童身心发育。专家认为,弱视的危害大于近视。

Q

家长怎么能够及早发现孩子是否有弱视?

A

(一)学龄前体检:一般的儿童尤其是幼儿园长大的儿童,3岁时经过简单的视力教认,绝大多数都会认视力表。有条件的幼儿园要对孩子视力每年进行一次普查筛选,家长也可自购一张标准视力表,挂在光线充足的墙上,在5m远处让孩子识别。检查时一定要分别遮眼检查,不可双眼同时看,防止单眼弱视被漏检,反复认真检查几次,若一眼视力多次检查均低于该年龄段视力标准,医院作进一步检查。(二)及早发现异常苗头。弱视儿童往往有除了视力低下以外的其他表现,如斜视、视物歪头、眯眼或贴得很近看电视和看书的现象等等。一旦发现孩子有斜视的现象,医院眼科检查、确诊。

(三)对于婴幼儿和不能配合检查视力的幼儿,可作遮盖试验,大致了解双眼视力情况:有意遮盖一眼,让孩子单眼视物,若遮盖后孩子很安静而遮盖另一眼时却哭闹不安或撕抓遮盖物(激惹现象),那就提示未遮盖眼视力很差,医院检查和采取必要的治疗。

Q

都有哪些原因会引起弱视?

A

弱视的分类方法也有很多,根据病因不同弱视可分为:

斜视性弱视:目前认为这是因为斜视引起复视和视觉紊乱使患者感到极度不适,大脑视皮质主动抑制由斜眼黄斑传入的视觉冲动,该眼黄斑部功能长期被抑制,形成了弱视。

屈光参差性弱视:由于两眼黄斑部所形成的物象清晰度不等,即使屈光不正得到矫正,屈光参差所造成的物象大小仍然不等,致使双眼物象不易或不能融合为一,视皮质中枢只能抑制屈光不正较大眼睛的物象,日久遂发生弱视.

形觉剥夺性弱视:在婴幼儿期,由于角膜混浊、先天性白内障或上睑下垂遮挡瞳孔,致使光线刺激不能充分进入眼球,剥夺了黄斑部接受正常光刺激的机会,产生功能性障碍而发生弱视。先天性弱视:发病机理目前尚不十分清楚。VonNoorden推测新生儿常有视网膜或视路出血,可能影响视功能的正常发育。有些先天性弱视继发于眼球震颤。屈光不正性弱视:多为双侧性,发生在没有戴过矫正眼镜的高度屈光不正患者,双眼视力相等或相近,屈光不正性弱视多见于远视性屈光不正者。

Q

什么年龄是最佳治疗时期?

A

很多家长认为,弱视应等稍大些再治疗,那时孩子也懂事了,治疗起来也容易配合,这种观点是十分错误的,弱视的治疗与年龄有密切关系,年龄越小,效果越好。这是因为儿童在视觉发育期视功能不稳定,既容易发生弱视也容易恢复正常。一些研究表明:3岁以内为关键期,6~8岁以前为敏感期,超过10岁后治疗效果极差,12岁后再治疗,几乎无望。而且弱视的治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持久战,学龄前儿童有更多的时间配合治疗,上学后某些治疗会因为学习受到影响,往往给治疗带来困难而影响疗效。

Q

弱视治疗三步曲?

A

散瞳验光配镜戴合适的眼镜;

视觉训练,提高弱视眼视力;

巩固训练,完善双眼视功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anjingxieshi.com/jxxs/7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