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视是由于控制眼球的眼内肌力量不均衡而造成眼球运动不协调的的一种疾病,可导致双眼不能同时将视线集中在同一个物体上。
新生儿眼球出现的“游移”只是暂时的而正常的,会在其学会控制双眼的运动的几个月内消失。
儿童斜视
儿童斜视发生率大约为4%,可能发生于出生时(先天斜视),或在儿童期发生(继发斜视)。其他视觉受损,如一侧眼外伤或白内障等也有可能继发斜视。
香港卫生署学生健康服务队斜视的分类主要循两种途经:
眼睛的对焦位置:
1)外斜视:斜视的眼睛向外侧倾斜;
2)内斜视:斜视的眼睛向内侧(鼻梁)倾斜;
3)上/下斜视:斜视的眼睛向上方或下方倾斜;
4)旋转斜视:斜视的眼睛的视轴作顺时针或逆时针倾斜;(少见)
斜视是否在外观上显现出来:
1)显性斜视:可以从外观上观察到的斜视;
2)隐形斜视:平时视物时并无异样,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出现斜视。
需咨询医生的情况
如果新生儿暂时性的“游移”持续,或孩子的两侧眼球不往同一个方向移动(即当某个眼球往内、外、上、下移动时,另一眼球不能随之一起运动),则需要请小儿眼科医生来诊断。
一旦发现孩子的双眼运动不是很协调时,应咨询儿科医生,以确定孩子是否真有斜视。
所有突然出现的斜视,应该立即报告给儿科医生;(可能提示出现了肿瘤或其他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
先天斜视
天生患有斜视的孩子,需要在出生后早期接受治疗,矫正双眼运动使他能把视线集中在同一个物体上。治疗方案一般还需要加入眼镜、滴眼液或手术,单独进行眼部运动无法达到此效果。
手术治疗往往在孩子出生6~8个月时进行。手术治疗相对安全有效,但通常需进行多次,且术后还需戴眼镜。
假性斜视
实际上,眼球运动非常协调,没有斜视的孩子看起来像是患有斜视。这情况称为假性斜视。
通常因面部结构,可能是鼻梁很低,鼻梁两侧到眼内眦之间皮肤多而松弛——内眦赘皮导致。这种疾病很可能影响眼部外观。
大部分假性斜视的孩子逐渐长大,鼻梁长高些后,看上去就不再像是斜视。
治疗
主要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
其他
所有的斜视的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若不尽快治疗,孩子可能永远不能同时运用双眼,获得双目视力;可能导致其中一只眼睛变得“懒惰”,从而出现弱视。
眼-1弱视
本文参考美国儿科学会斯蒂文·谢尔弗主编的《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0-5岁全新修订第5版)》,是CC妈的读书笔记。
CC妈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