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错过儿童弱视的黄金治疗期

什么是弱视?所谓弱视,是指在眼部无器质性病变的情况下,视觉发育由于功能性因素引起的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低于相应年龄人眼的视力,或双眼视力相差2行及以上,其中视力较低眼为弱视。视力经常查,但什么样的情况才是弱视呢?不同年龄段,儿童视力参考标准是不一样的,家长可以参照以下数据进行对照。3-5岁儿童正常视力参考值下限为0.5,6-7岁为0.7,7岁以上为0.8。

弱视是怎么形成的?

婴儿出生时,只能看到眼前约20厘米的事物,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双眼视细胞不断发育和完善,孩子的视力也会逐渐提高。6岁以内是视功能发育的重要时期,如果在这个时期由于某些因素(如斜视、屈光不正、先天性白内障等)干扰,视细胞得不到正常的刺激,视功能发育缓慢,视力低下不能矫正,就形成了弱视。弱视发病越早,其程度就越重。

如何治疗弱视?

如果孩子确实出现了弱视,家长也不要慌张,及时、规范的治疗大部分情况下都可以有效提高视力。

弱视治疗方法有:

①消除形觉剥夺的原因。

②矫正有意义的屈光不正。

③遮盖健侧眼促进弱视眼的发育。

弱视是一种发育性眼病,年龄越小疗效越好。通常,3至6岁是弱视治疗最佳时期,12岁以前,也有较高彻底治愈率。此后,这一机率就会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降低。

遮盖疗法是治疗弱视的基本方法。但遮盖治疗中,要保证孩子在规定时长内进行连续且有效的遮盖治疗。在弱视眼的视力得到明显提高后,不能擅自撤除遮盖,而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步改变遮盖的方案,防止弱视复发和遮盖性弱视。

孩子的自觉性和控制力较差,因此,矫正过程中需要家长的配合与监督,千万不能半途而废,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让孩子有一个好视力。

如何预防弱视?

幼儿园保育员、教师、家长应密切配合,对学龄前及学龄儿童做好视力和屈光状态普查及常规眼科检查,发现中、高度屈光不正,可疑斜视等影响视觉发育的各种眼病,应及时就诊和早期治疗。3岁以上的儿童要教会认读视力表。另外也应提倡多形式的视功能保健宣传,使更多的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yanjingxieshi.com/jxxs/10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