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医院视光科主任蒲丽做客贵州广播电视台《百姓健康》栏目线上直播间,为广大观众深度剖析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专业知识。通过现场问答的形式,加强了近视防控科普宣教工作,并向家长们传达了科学预防近视、规范用眼的方法。
主持人:目前小儿斜弱视、近视在我国呈现什么趋势?主要与哪些因素有关?而相对在贵州本地来说,又呈现什么趋势?当中,是否存在贵州特有的主客观因素,影响该趋势的变动?
蒲主任:我国目前斜弱视、近视在儿童中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近视增长尤为明显。近视发病的影响因素包括非正常生产经历(早产、剖腹产等),父母双方近视尤其是高度近视,不良的近距离用眼时间、距离、姿势,长时间的电子屏幕的使用,户外活动的减少,家长对于孩子用眼卫生和用眼时间及距离等常常监管不力,对儿童视力情况知晓不佳,导致儿童并未得到充分、及时、正确的矫治。在眼科门诊中,斜视儿童主要以内斜视为主,儿童近视的发病率远高于远视和散光,屈光不正性弱视较其他弱视而言发病率较高,且性别与年龄对于弱斜视发病率无明显影响,一般3-5岁儿童是屈光不正弱视的高发期。
主持人:虽然近视这个话题已经是老生常谈了,但还是想请专家讲解一下近视是怎么形成的?以及弱视和斜视又是如何形成的?
蒲主任:斜视多数由于遗传、先天发育异常所致,也有一些斜视是由于单眼的弱视所致,还有一些先天性的斜视,可能和神经病变有关。弱视的形成有屈光不正、屈光参差、形觉剥夺、单眼斜视等几个方面原因。在儿童视觉发育期内,由于以上因素影响,孩子看东西时视网膜上的物象模糊不清,大脑中枢长期接受这种模糊的刺激,久而久之便可形成弱视。
主持人:那近视、弱视、斜视之间有联系吗?是否互为影响?如果是的话,有哪些联系呢?
蒲主任:儿童斜视和弱视就像一对孪生兄弟,许多弱视的孩子同时伴有斜视,还有许多斜视的孩子又同时伴有弱视。斜视的患儿如果可以双眼交替注视,那么发生弱视的可能性较小。单眼恒定性的斜视患儿,因为长期一眼注视,一眼斜视,如果没有及时的治疗来矫正斜视,那么斜视的一眼因为长期不看东西,黄斑中心凹被抑制,则会进一步发生弱视。反之,单眼重度弱视的患儿如果不及时治疗,弱视眼就有可能会发生偏斜。近视患儿如果不及时正确地配戴眼镜,时间长了就有发生外斜视的可能。
主持人:那么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能否发现孩子是否患了近视、弱视、斜视呢?孩子眼睛或者是哪种用眼习惯出现异常时,家长需要特别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