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验光检查做了,拿到的验光单却看不懂别

婴儿或儿童在视力筛查中,可能会发现存在屈光不正。当光学图像未能准确聚焦在视网膜上时,就会出现屈光不正,其分为3类:近视、远视和散光。学龄前儿童很少有需要矫正的屈光不正。但是在中国城市6-12岁儿童中,有非常高比例的儿童会出现需要配戴眼镜的屈光不正。报道称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青少年中的患病率为70%-85%。屈光不正的危险因素包括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和高度屈光不正的家族史。

近视——眼屈光力过强时会发生近视,轻度近视往往不需矫正。高度近视(约5D)应予以矫正,因为存在发展为双侧屈光性弱视(也称为屈光不正性弱视)的风险。一般来说,应该为近视1.5-2D的学龄儿童提供治疗。

远视——轻度远视是婴儿和儿童的正常屈光状态,但大多数轻度远视患儿不需要屈光矫正,因为他们能够通过收缩睫状体来调节或聚焦。无症状的较高度对称性远视(4D)患儿可能需要矫正,因为这会妨碍患儿在校活动且可能引起屈光性弱视和/或调节性内斜视。患儿有症状时,无论远视程度如何可能都需矫正。

散光——眼的光学系统(特别是角膜)并不完全呈球面时会发生散光。散光可能伴随近视或远视。散光通过柱镜矫正。应对有症状的散光患儿和散光程度较高的无症状患儿(即约1.5-2D)进行矫正。

弱视——双眼屈光力不同就会出现屈光参差。屈光参差可致弱视。足以导致弱视的屈光参差的阈值随屈光不正的类型而异:近视–2D;远视–1D;散光–1.5D。屈光参差通过屈光矫正来治疗。

一张普通的验光单包括:球镜度数(S)、柱镜度数(C)、柱镜轴位(A)。球镜度数即代表近视或者远视的度数,柱镜度数代表散光的度数,柱镜轴位即散光度数的方向。球镜度数前面会有“+”或“-”符号,加号代表远视,减号代表近视。注意柱镜度数(散光)前“+”表示远视散光,“-”表示近视散光。例如下图就是一张最常见的验光单,释义参考右图的红字部分。我们可以这么记忆——对于孩子来说,近视相对远视是更不好的,所以近视是负号,远视是正号;孩子近视要花很多钱,所以英文符号是一个像钱币符号的字母S;散光是因为角膜不完全呈现球面导致的,所以散光的英文符号是一个像不完整圆形的字母C。上面这张验光单平均值的解读的结果为:右眼近视度,近视散光75度,散光方向为69度。左眼近视度,无散光。注意:眼镜店里的电脑验光单不能作为配镜处方的,需要由专业的眼科医生散瞳验光的结果来决定处方。

验光单的参数释义

下图为验光单上的缩写字符对应的中文释义。

验光单的解读

再举一个例子来解读一张常见的验光单。在验光时,一般左眼和右眼会分别检查几次,会各有3-4行的数据,最后给出平均值。上面这张验光单平均值的解读的结果为:右眼近视50度,近视散光度,散光方向为5度;左眼近视度,近视散光度,散光方向为8度。散光没有办法预防或者进行干预,它是由角膜的形状决定的,角膜形状不圆会造成散光,通俗的理解就是孩子的黑眼珠的盖子长得不是那么“圆”导致的。虽然有少数孩子的散光与遗传相关,但是大多数孩子一生下来眼球就是散光的,随着宝宝的生长发育而降低,一般在3-4岁后就会比较稳定了。

散瞳验光

如果孩子的验光结果提示异常则需要做进一步检查,即做睫状肌麻痹散瞳验光。儿童眼睛有一定的调节力,睫状肌的调节力会使得验光结果的准确度受到影响,而散瞳可以将睫状肌暂时麻痹,所以散瞳的结果才可靠,而慢散的结果更可信,因为慢散麻痹比快散麻痹更彻底。《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指南的通知》也指出:睫状肌麻痹验光检查(散瞳验光)是国际公认的诊断近视的金标准。建议12岁以下,尤其是初次验光,或有远视、斜视、弱视和较大散光的儿童一定要进行睫状肌麻痹验光,确诊近视需要配镜的儿童需要定期复查验光。根据卓正医疗的科普内容,提醒散瞳验光需要哪些准备:散瞳验光需要哪些准备?

复方托吡卡胺或环戊通(快散):由于散瞳后会有视近模糊、畏光现象,持续6-8小时,建议备好太阳镜、检查后不安排外出,成人不要自己开车。用药后需要等半小时,因此整个看诊需要预留1小时左右,如需配镜,可能隔天瞳孔恢复后需要再次复查。

1%阿托品扩瞳(慢散):医生会开出药物带回家滴,用药后也会有出现脸红、低热、视近模糊、畏光等副作用,不需要担心。外出需戴太阳镜防晒,一天滴眼3次,连续用药3天。第4天验光检查,3周瞳孔恢复后再次验光复查,由于散瞳及瞳孔恢复需要的时间比较长,学龄儿童会出现近距离读写吃力的情况,因此在放假期间检查比较合适。

以上为卓正医疗科普内容

散瞳的药物如何选择?

参考《中国儿童睫状肌麻痹及安全用药专家共识()》的建议,归纳总结如下:

特别提醒

3岁前孩子可能需要用“视力筛查仪”(手持的便携仪器)进行近视、远视和散光的筛查,此外还需要排查斜视。一般在宝宝3岁左右的时候,家长需要教宝宝认识国际标准视力表,学会辨认E字的方向。关于儿童视力(近视/远视/散光/弱视)的更多科普请看这里:参考文献:UpToDate临床顾问:儿童屈光不正。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yanjingxieshi.com/etxs/70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