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阳光会伤眼,眼睛该如何防晒

文/羊城晚报记者陈映平通讯员王海芳   

随着夏天的到来,日照时间、强度都在逐渐增加,很多人会出现视物不清等眼睛不适症状,在我们对皮肤防晒的同时,其实很多人都忽略了眼睛的防晒。其实,长时间的裸眼曝晒会导致眼部的疾病,因为阳光中的紫外线与蓝光会导致眼部受伤致病,其中最主要是导致白内障与眼底视网膜病变,紫外线和蓝光对眼睛的伤害有何特点?我们又应该如何加强对眼睛的防晒保护呢?

A阳光:对眼睛的伤害紫外线对眼部的伤害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

据中医院眼科副主任王梅介绍,长时间的裸眼曝晒会导致眼部的疾病,紫外线对眼部的伤害可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情形。

足够高剂量的急性紫外线辐射可诱发急性角膜炎、雪盲症、电光性眼炎。短波紫外线辐射后角膜炎很容易出现,波长nm-nm紫外线辐射可引起光化学损伤角膜细胞,包括角膜基质与角膜上皮细胞,导致眼部疼痛、畏光、流泪。在极少数情况下,暴露在更高的能量下会导致永久性的角膜内皮细胞损伤。此外,紫外线还可以引起眼睑皮肤与结膜的损伤,导致光化结膜炎(刺激症状、水肿、充血、瘙痒)与眼睑红肿、疼痛。

慢性紫外线辐射会引起眼表的损伤,包括角膜炎、翼状胬肉、干眼病;晶状体吸收紫外线引起光化学反应改变晶状体的分子结构,进而导致白内障,并降低晶状体的调节能力导致过早老花眼(早于40岁);紫外线还可以引起眼睑恶性肿瘤,有研究显示紫外线可能引起眼内葡萄膜黑色素瘤。

蓝光对眼部的损害是一个渐变过程

为何蓝光会伤眼?王梅解释说,大自然的光有很多种,包括赤、橙、黄、绿、青、蓝、紫,紫外线会伤眼已为众人所知,但目前研究发现蓝光(波长nm-nm)属于可见光中的一种,也会伤害眼睛,因此,在阳光下眼睛依然会受到蓝光的伤害。

蓝光会引起脂褐质在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内积累,进而导致一系列的炎症反应,使视网膜多种神经细胞受到损害,从而引起视网膜黄斑病变,包括老年黄斑变性,导致黄斑水肿、出血,视力下降甚至永久损伤、丧失。此外,过多的蓝光照射还可被晶状体吸收,引起白内障的发生。

王梅提醒,人们在阳光下靠调节瞳孔的大小来调节光通量,当光线强度超过人眼调节能力时,就会对人眼造成伤害。光线变强,大量的蓝光和紫外线照射眼部,会对眼睛造成伤害,引起眼部疾病。光线变弱,加重眼睛调节负担,引起眼肌紧张和疲劳,使视力减退,严重还会出现头晕、眼花等症状。

B对策:戴适合的太阳镜

王梅介绍,由于合格的太阳镜其防蓝光膜层可以滤过紫外线和蓝光,因此当我们外出或在阳光下时,佩戴一副合适的太阳镜(俗称墨镜)对人眼有防护作用。

太阳镜可分为三类:一是时尚配饰类太阳镜(提供最小的紫外线保护);二是通用太阳镜(减少眩光在强光或在白天开车用);三是功能型太阳镜(如滑雪、海滩等)。应根据不同需要选择合适的太阳眼镜。王梅指出,要注意不同光强下佩戴不同太阳镜。阳光强处使用颜色较深太阳镜,阳光弱处使用颜色较浅太阳镜。颜色太浅的则滤光作用太小;颜色太深的则影响视力又削弱色感。在海边水上活动、反光强烈的雪地里以及日照十分强烈的太阳下,而应配戴运动型太阳镜,它们大多采用颜色艳丽的饱和色,可以吸收或反射更多的可见光。此外,佩戴阻挡蓝光的镜片对眼睛具有保护作用。

太阳镜的大小选择应根据个体面部特点选择,应当在纵径和横径上遮蔽眼部,特别是横径上,从而最大化保护眼睛和眼睑。然而,太阳眼镜并非越大越好,佩戴过重或过大太阳镜还可以引起太阳镜综合征——连续戴太阳镜一两周后,眼眶或两面颊部之间会出现皮肤麻木、知觉迟钝等症状,呼吸时有鼻部不适的感觉,就像患了感冒,有的人还会觉得有小虫子在脸上爬、眼睛酸胀等。

TIPS:隔紫外线和蓝光,要如何选太阳镜?

1.要选择镜面或吊牌上有注明防UVA、UVB和CE标志的正规厂家的太阳镜才能确保阻隔一定的紫外线。太阳镜高强度耐化学性的内膜可以减少眩光。

2.茶色镜片能滤除大量蓝光,可以改善视觉对比度和清晰度,在空气污染严重或多雾情况下佩戴效果尤佳,黑色有色镜头可能会导致瞳孔扩张,在太阳镜未遮蔽眼睛颞侧时,使斜边缘光线射入眼睛。简单的自测方法是对着镜子戴上太阳镜,以依稀可以看见自己的瞳仁为限度。灰色镜片对任何色谱都能均衡吸收,戴镜后所看到的景物只会变暗而不会有明显色差。

3.高度近视者应选择合适度数太阳镜佩戴。驾驶员、钓鱼爱好者最好选择偏光太阳镜,因为偏光镜片可以消除来自四面八方的眩光,使视野更加清晰,减轻视觉疲劳

(欢迎转载,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陈映平、谢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yanjingxieshi.com/etxs/5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