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伴共读书香润德预防孩子近视你必

01

怎样知道孩子的视力如何?

答:使用视力表。孩子到了3岁后就会辨别视力表的缺口,俗称“比视力”,正常视力的孩子可以比到1.0。

儿童健康手册列有视力检测的项目,3岁以后就要做视力检查。如果视力有问题,3至6岁是治疗弱视的黄金期,万一父母忽略而未及时发现幼儿有先天性弱视,等视神经发育一旦完成,视力要再恢复正常就很困难了。

02

我的视力很好,我的小孩不会得近视?

答:错。近年形成近视的主因是环境因素,少部分才是遗传。

事实上,近视虽然和遗传有关,但是也取决于后天的用眼及生活习惯。我们父祖辈的那个年代,近视人口很少,在那时近视的人大都是因为家族遗传,所以早期的眼科医学认为近视的主要原因是遗传。

但近年来,外在环境的改变,大家居住的环境越来越狭窄,户外活动越来越少,升学压力大,再加上电视、电脑、手机等近距离的用眼活动增加,以环境为主因所造成的近视人口越来越多,使得本来老一代近视率还不算太高,在这二三十年之间,却迅速增长。

所以,目前形成近视的原因主要还是环境因素,而较少部分是因为遗传。20世纪70年代,有学者把猴子关在一个小房间里,让它不能到户外活动,只能看近不能看远,几个月后,猴子的眼睛就被诱发成近视。

所以,如果能让成长中的孩子白天可以常常到户外看较远较宽阔的地方,而不是窝在家里,长时间近距离地看书、打电脑或看电视,孩子的近视比率会减少很多。

03

我是高度近视,我的小孩也会近视?

答:可能。有近视家族史的家庭成员,发生近视的比率确实较一般人高些。父母双方都是高度近视,小孩得近视的概率更高。

有部分人的近视是遗传,约占所有近视人口的20%而受环境影响造成的近视则更高,约占80%。从遗传造成的近视人口中(近视跟基因有高度关系),可以发现具有家族性,爸爸、叔叔、伯伯,或妈妈、舅舅都有高度近视,而且可以往上追溯至好几代都有高度近视。

如果是先天性近视,在孩子出生或是上幼儿园时的度数就有~度,长大后可能多达一两千度。

目前80%近视的人口都是后天性近视,也就是从幼儿园或小学后才开始近视一两百度,之后只要每年持续增加,到20岁时就可能成为高度近视者。这些人的父母亲或祖父母往往都没有近视,可知近视主因往往是后天环境所造成的。有家族遗传性近视的人,先天不足,后天更不能失调,尤其需要治疗与控制。度数若不控制,不论是先天或后夭的高度近视,并发症都一样很严重。

年美国加州有一个著名的研究报告显示,如果孩童每周的户外活动少于5小时,父母亲有近视,小孩就容易近视;反之,如果孩童每周的户外活动可以达到14小时以上,就算父母亲有近视,小孩仍不容易近视。

因此,有近视的父母不要消极地认为自己的孩子一定会近视,如果能给孩子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就不容易近视。

04

近视的恶化程度,会随着年龄趋缓?

答:对,儿童一旦近视,每年平均会加深度数度;然后随着年纪增长,度数增加幅度会缩小。

孩子一旦近视,就像爬楼梯一般,度数每年会持续增加。有研究指出,近视度数在小学初中阶段,每年会增加度;高中阶段每年也会增加50度,等到大学以后度数才会慢慢稳定下来。

为什么年纪越小,度数增加越快?这可能和青春期发育过程长高长大有关。要注意的是,度数越深,并发症也越多。儿童一旦近视后就会持续恶化,若不加以控制度数的增加,等成年后得到高度近视的机会很大。

至于成人以后,因为生长发育的速度趋缓,近视度数就比较稳定。然而,如果一天到晚看书、打电脑做近距离用眼的活动,一旦眼睛过度疲劳,度数仍有可能增加,视力会持续恶化。

05

孩子近视只要戴眼镜就好,不需要治疗?

答:错。配眼镜看得清楚只是治标,戴眼镜无法控制孩子的近视度数持续增加。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近视只要帮他配副眼镜,这样就没事了,也算是治疗近视。类似这样的观念是需要改正,因为配眼镜只能治标,并没有治本,孩子的近视会一直恶化。

在门诊,有时会碰到因为这种观念的耽误,而让一些只有19、20岁的年轻人,近视发展到近千度,挽救都来不及。

近视眼镜只是辅助视力的器具,用来让孩子能看清楚东西,但对儿童近视度数的恶化没有帮助。孩子一旦近视,如果没有适当管控,度数就会像爬楼梯一样,持续增加下去,一直要到20岁才会缓和下来。不趁小时候积极控制,等日后度数越深,并发症就会越多,这时候再治疗就来不及了。

06

孩子眯眼或斜眼看电视,到底是近视还是斜视?

答:都有可能。要带至眼科检查眼睛,找出问题。

孩子若有屈光异常,不论是远视、近视或是散光,可能在看电视时会习惯将头歪向一边、斜眼、眯着眼或是用瞪视的方式看电视。

这是因为当他端坐着看电视时,无法看得很清楚,必须找一个角度或是眯起眼睛,让眼睛产生针孔效应,就能看得较清楚。

幼儿在发育阶段,除了视觉以外,触觉也正在发展,看到五光十色的电视会想要到前面触摸,这是正常情形。但有的幼儿会因为视力不良,看不清楚而走到电视前面看,医院让眼科医师做进一步的检查。

有些孩子会不由自主地头歪一边来看东西,如果有歪头现象,可能是斜视,也可能是斜颈造成的,除了到眼科检查,还要到儿童复健科检查斜颈。当这些原因都排除以后,孩子还是经常眯眼、斜眼或歪头看电视,可能就是不良习惯,需要父母常常注意并提醒。

有时看电视看太久了,孩子也会出现以上情形。因此,看电视要把握法则:看30分钟休息10分钟,广告时间也可让小朋友起来走一走,看看远处,以免长时间看电视而产生假性近视,基至养成眯眼、斜眼习惯。

07

有远视的孩子,以后是不是不会得近视?

答:是的。远视度数较深的儿童,将来一般不会近视。但如果远视度数过深,可能导致弱视。

一般而言,大部分幼儿及儿童都是轻度远视,有远视当然不会同时又有近视。但幼儿如果远视度数太深会导致弱视,看远及看近都是模糊的。

在医学上,远视是用正号来表示,比如说,远视度表示为“+1D”,D(diopter,屈光度)表示一个百度;而近视用负号表示,近视度就是“-1D”。如果没有近视也没有远视,就是正视,以0来表示。

远视(正值)可以被近视(负值)抵消。先前提到初中学生的近视会以每年度(-1D)增加,所以若是一个原本远视度(+1D)的儿童,若没有多从事白天的户外活动,且用眼习惯不良,过了一年,远视(+1D)就会被近视抵光了,并慢慢变成近视。

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比喻,远视就像存款簿里面的存款,幼儿几乎大部分都是正值。如果缺少户外活动,且近距离用眼过多,这些存款就会越来越少,基至变成负值,如同负债,就是近视。而且这些负债会像银行欠卡债有利息一样,负债累积越来越多,也代表近视度数不断地加深。

08

近视多少度,才需要配眼镜?

答:一般来说,近视约度就需要配眼镜,或是孩子常眯眼看东西也要配眼镜。

一般来说,度数在度左右就需要戴眼镜了。这个时候远距离的东西看不清,或常常会眯着眼皱着眉,借由针孔效应来暂时看得清楚。如果不配戴眼镜,不仅会影响到学习,而且经常眯着眼看东西,度数增加的速度还可能会更快。

有些近视的孩子一直撑着不配眼镜,度数仍然增加得很快,等到了度看不清楚了,才不得不配眼镜。

国外有一种导致近视的理论,称之为“模糊理论”。他们在鸡、猴子等动物的眼睛前面加了一个半透明眼罩,让它们看东西都模模糊糊的,过一阵子后就会诱发近视。同理可知,“模糊理论”套用在没有配眼镜的近视儿童身上,也可能会诱发近视度数加深。

此外,一直看不清楚影像,会习惯用力眯着眼看,这会让眼睛负责调节能力的睫状肌一直在收缩用力,形成假性近视的情况,日子一久,可能诱发真近视及近视度数加深。

对于轻度近视的儿童来说,可以在看远物不清楚时才戴上眼镜,看近物时可以不戴眼镜,也就是以看得轻松又清楚为原则。

如果孩子看电视都要贴近电视前面,或抱怨看不清楚及有眯眼看东西的习惯时,适时配一副眼镜是有帮助的。要注意的是,眼镜只是辅具,帮孩子减少日常生活因为看不清楚带来的不便,但儿童近视是一种慢性会恶化的疾病,不能只有辅具的协助,仍须配合医师来做疾病恶化的控制。

来源

网络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治疗哪里最能治好
治白癜风的医院哪里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yanjingxieshi.com/crxs/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