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传》中,本以为会一直活在辛芷蕾饰演的「金玉妍」台词里的「世子」终于露出真容。并且迅速登上微博热搜,更加传得神乎其神的「段子」是,「所有的女孩都说让雷佳音去演『世子』,结果『李光洁』成功了,因为他是那个公司的股东之一。」还有说是因为雷佳音的头,实在是套不进世子的帽子,所以被「刷」下来的。
来不及辨别这些段子的真伪,也不着急安慰雷佳音。
且看一篇李光洁的专访,一起沦陷。
李光洁:锋利的水
采访、撰文:吕彦妮
「我原来不是这样的,真的不是。」此刻眼前的李光洁健谈、慷慨、平易,和想象中的他不一样——以为他会慎言至冷峻,以为他会一直板着脸。是的,他承认,过去确实锋利过,现在更愿观察外部,由己及人。他在改变,这让他感觉不错。
「谁还没点童心不是?」
不想知道自己好在哪里
一个红色巴士样子的充电宝摆在桌子上,还连着手机在充电,也不知道是谁的,总之正好在李光洁的视线范围内,他就扒拉到手边拔弄起来,让小车在自己眼前滑过来又滑过去。「谁还没点童心不是?」一边玩一边嘴里这么叨咕着。这时拍摄已经结束了,他换上了自己的衣服,一件黑色的圆领卫衣上印着一张呲牙咧嘴凶巴巴的脸——刚跟别人打过架的样子,那脸上还有斑斑血迹——这样的画面配合着他玩小汽车的动作,好像黑帮大佬身上忽现一枚米老鼠文身,意外也合理。
觉得他是生人勿近的,这判断好似由来已久,大抵因为他的样貌,还有这么多年来他饰演过的角色和他对外的姿态。他的脸,线条轮廓是硬的,神情上又几乎很少见到那种语焉不详。他像一把永远知道靶心在哪里的枪,随时做好准备可以让子弹出膛,命中。
「他像一把永远知道靶心在哪里的枪,随时做好准备可以让子弹出膛,命中。」
很多年前看过他的话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穿着牛仔外套蹬着自行车在台上飞,扔了车就和别人干架,爱上一个女人的时候就为她飞檐走壁什么都别想挡住他心里那团火,额角的汗一滴滴砸在台上也都梆梆作响的劲头。
之前《和平饭店》热播,他在其中饰演的警察窦仕骁
之前《和平饭店》热播,他在其中饰演的警察窦仕骁警惕、凶狠、能打能扛能推理,永远在怀疑,不屈不挠却又并不全然光辉高大,亦有固执、无奈和担当,是个有悲剧性的「反派」,让人恨也恨得犹犹豫豫。
问李光洁他自己是谁,绝对不会得到什么明确的答案,且去看他的戏,那些角色里都有他的影子。他不思索「我到底好在哪里」这种问题,甚至不屑看自己,「我的选角就是我的价值观、是非观的一种表现。」
「我的选角就是我的价值观、是非观的一种表现。」
他不是稀里糊涂不明不知,他是非常理性地害怕知道自己所谓的「魅力」在哪儿。人应该在不自知的情况下自然流露一切。「当你明确知道你拥有的一种东西很好的时候,会拼命地往外挤,那个东西到后面就会特别苦涩,我特别不齿。」和朋友在一起的时候大家偶尔会谈论彼此,有人说他好,他马上就会把话题岔开。
「人没有完美的,万一我不好了,走火入魔了呢?我见过太多这样的情况了,一个人一开始不知道自己魅力在哪,知道了之后,无所不用其极地去散发这个魅力、使用这个魅力,最后完蛋了。」当年还是个青葱小孩的时候去考中央戏剧学院,到了三试,主考官刘天池问李光洁:「那小伙子你过来一下,你就告诉我,你脸上这坑、这包,能好吗?」「啊?我脸上有包吗?」老师都乐了。打从上艺校开始一直到进了中戏两年,李光洁都没好好照过镜子,「学表演学了七年,头五年都不知道自己长什么样。」后来有一天下了形体课大家都走了,轮到他做值日,墩完地拿着墩布站在落地镜前,李光洁才头一回想起来要好好看自己的样子,那是个傍晚,他记得很清楚,「哦,原来我是个长脸。」直到现在他都潦草对待自己的皮相,一瓶面膜能使三个戏还使不完,也不管敷面膜叫敷面膜,叫「呼」面膜,「呼」这个动词给人的感觉就好像弄到脸上的东西是块大饼或者水泥腻子。
只因为他受的艺术教育在漫长的岁月里给他的指引都是「戏,不只是用脸去演的」。容颜会过时,他更在意的是怎么能一直保持「感受力」,「这是让演员最能持久有竞争力的部分。」
戏剧与三重自我
大一做课堂小品练习,李光洁被当时的带课老师陈建斌「骂」到过全线崩溃。他和同学自编自导的一段小品演完了,陈建斌让他靠墙站,劈头盖脸问「你演的是什么?」然后就是一连串的「责骂」。全班同学都在场,全听愣了,李光洁眼泪立马就下来了。骂完还不够,重新演一遍,可是他根本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也不知道要怎么及时修正,只能原样再来一遍,面无表情,演完,陈建斌继续「骂」……那天下课之后,李光洁咬着后槽牙就想直接回宿舍收拾东西走人。
「我自尊心超级强,进了中戏才知道能活着全靠自尊心。」熬到学期末,又要交作业,他跟同学去后海边上观察生活,看到一对每天在那里打拳下棋的退伍老兵,就和他们两个人聊天,把所有对话用卡带录音机录下来回来因循着录音写成剧本,又花钱把两个老头身上的衣服都买了下来,穿着那身衣服在课上演。结束,陈建斌站起来给他们鼓掌,还让全班同学一起鼓,是这时候他才告诉李光洁,「为什么我上次那么骂你?因为你上次就是糊弄事,这一次才是真的,而且我知道你的衣服都是真的。」「我说老师你怎么知道这衣服是真的?」「从你出宿舍门就闻见味了。」
是那一次,李光洁顿悟该怎么做这门艺。「真」——是一道严苛的防线所以后来做了职业演员,很多事他做不来。在一些节目上忽然被点名说给我们随便演一段什么吧,如果没有事先沟通,李光洁会马上、当场拒绝。还有节目开始之前沟通说没有表演环节,但是到了现场忽然临场改了台词的,他会直接反问:「之前对台本时不是说了不演吗?」所有之前有过关于「李光洁不好合作」的传言,他也从来不自证和解释。
每个人有自己的标准、原则和底线,他只是遵循自小老师教授的规矩在做事:表演不是挣钱的途径,甚至不是一个职业、爱好、欲望,「表演是神圣的。」李光洁用了「神圣」这个词,「现在来说很落伍了吧。」
「表演是神圣的。」李光洁用了「神圣」这个词,「现在来说很落伍了吧。」
前几年他遇到过「不适」,怎么一下子规则就变了呢?原来大家都在谈论才华、演技,「小时候老先生跟我们说的就是,不要在乎你的形象,你要塑造人物,你要关照戏演没演明白,台词说得香不香。我们就奔着这个目标去,算是够到了,大环境又变成了你演戏怎么样不重要,只要长得帅就行了......我们这代总没赶上趟。」所以他从影视剧的这条大河里「上岸」,钻回排练厅去安心地跟着田沁鑫导演和搭档殷桃一起排演了话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全国大江南北地演,一演就是近百场,是一番过山车般的经验:演前十场的时候每天忐忑、紧张,演到第三十场的时候开始平静放松,演到四十场,开始烦了,台下观众的各种反应超乎他的想象。
有一天第一排一个孩子一直在哭,妈妈就大声说你别哭了再哭把你放到台上去,李光洁演着演着一转头,台上真的坐着一个孩子。还有打架的,前面一排有个人在打电话,后面人说你别打了影响我看戏,俩人就这么骂起来了,台上戏还演着,怎么办?「我就即兴跟当时我的对手演员说,打架了怎么办?他说那咱俩看他们的戏呗,我们俩就往台口一坐,看着俩人吵架,一会儿警察来了,把俩人就带走了。」他开始抵触,每天要上台了就半推半就,不明白自己认认真真做艺术为什么却收到这样的反馈。直到演到一个遥远的城市,散场后在后台出口看到一个妈妈带着孩子在等他,妈妈说:「李老师我不是你的粉丝,但我想跟你合个影,特别感谢你们来,如果不是你们来,可能孩子,包括我自己永远不知道话剧是什么,永远不知道莎士比亚,更永远不知道《罗密欧与朱丽叶》。」是那一瞬间,一种自豪感和责任感从李光洁心里生出来。
之后有一天演戏时,他在台上真的感受到「灵魂出窍」,人在演着罗密欧,忽然远远看见二楼第一排栏杆上坐着一个「人」,腿还在晃荡着,往台上望着,再仔细一看,「这不是我吗?」以前他听老师说过,表演有三重自我,从来不明白,是那一天,他看到李光洁、李光洁饰演的罗密欧和一个看着李光洁演罗密欧的自己,同时显现。
表演有三重自我,从来不明白,是那一天,他看到李光洁、李光洁饰演的罗密欧和一个看着李光洁演罗密欧的自己,同时显现。
情绪化,请别离开
李光洁现在在剧组拍戏,总是随身带着一个小小的黑包,里面装着一台索尼A7相机,配的是他在国外淘到的一个老的电影拍摄用的镜头。他喜欢随走、随手拍。他爱拍群众演员,唯一的困难就是不能直冲冲地端着相机对准他们,得偷拍,在他们不自知的情况下,那种穿上各种戏服之后人处在慵懒的当下等待状态里的反差,最为有趣。《二代妖精》一场大群戏,所有人都被装扮成各种妖精,他在人群里看到一个被画成「鹰」的演员,举着一杆旗子,戴着自己的近视眼镜支棱着脖子看远处的热闹,站也没站直,「太有意思了!」李光洁把相机藏在自己的大袍子里,假装闲逛似的在他周围走来走去,盲拍,「按一张,一看虚了,再拍一张,又虚了,就不停地按,终于搂着一张。」在《和平饭店》剧组他也拍下过一张得意之作,一个通道的场景里,地上安了灯,一个演日本兵的演员穿着有模有样地蹲在那里玩手机,光穿过他,折射出很多影子。
《二代妖精》一场大群戏,所有人都被装扮成各种妖精,他在人群里看到一个被画成「鹰」的演员,举着一杆旗子,戴着自己的近视眼镜支棱着脖子看远处的热闹,站也没站直,「太有意思了!」
这是李光洁的眼睛会留意到的光与景。前年冬天在东北的深山里拍《雪暴》,有天晚上看到晚霞,「那个红说不出来是砖红还是橘红还是什么红,颜色特别好看,在北京很少见,瞬间我也弄不清楚自己是开心还是不开心,是想哭还是不想哭,就只是被这样的景色所震惊。」近来去新疆工作,大部分时间开车在戈壁上赶路,李光洁就看沿途的树。「新疆的树都不往旁边长,而是竖着长,特别细长。」他琢磨缘由,想到了,「我说可能是因为新疆风大,树如果横着长受风面积就大很容易被刮倒,它必须把受风面积减得更小才能利于生长。」多有意思啊,他感叹道,造物主的安排,那么合情合理。
旅行到罗马、伦敦、巴黎这样的城市,他就坐在街边的咖啡馆默默看坐在一旁独自歇息的优雅的老人
旅行到罗马、伦敦、巴黎这样的城市,他就坐在街边的咖啡馆默默看坐在一旁独自歇息的优雅的老人,「穿得衣帽正经的,宝蓝色的西装,插一口袋巾,一杯浓缩咖啡,手里拿着报纸,叼个小雪茄,旁边卧只狗......」他老是挺想跟人家聊聊天的,就问问大哥你干啥呢?吃了吗?在纽约他就会用相机拍下流浪的陌生人,一个男人推着一辆手推车,上面各种塑料瓶子、大桶的矿泉水堆得高高的,车停在路边,那男人就坐在长椅上一个人吃热狗。东京的怪人更多,有人逆着人流穿行,嘴里碎碎的不知道在念着什么,路过的人都目不斜视好像那奇怪的病人一样的路人不存在一样。李光洁却看得出神。
李光洁参加《跨界歌王》花絮照
世界太大了,他觉得多样到有趣,遂而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各人都被安排好了似的,妥善放置在一处,他说,是造化吧。那么你呢?问他,你的趣向在哪里?「我是一个特别无聊的人,无趣。」不知道他为什么会这么说。因为明明他的爱好那么多,潜水、拍照、音乐……参加《跨界歌王》那阵子,他甚至潜心钻研音响设备,专门去「倒腾」了一组专业的胆机用来听音乐。所以他重新组织了一下语言:「好吧,是我自己认为有趣但是别人会觉得好无趣。」他也不需要那么多共鸣和理解了,最好的朋友能明白他,就够了。
这些年,李光洁真的变了很多,「更包容,脾气更好,学会替别人看想了。」「我小时候是一个特别锋利的人,谁也不理,特别不羁。」这些特质,熟悉他的朋友都见到过,所以这几年他听到老友们说他说的最多的话就是,他似乎表现得「过于礼貌」了,诤友会直接说他「市侩圆滑」,说喜欢过去的他,因为那样的李光洁是有力量的。他在仔细地思量,可是很多疑惑他又抗拒过于深入地进入其中,比如雅俗,比如善恶,甚而比如选择锋利温和,这就好像他一直在表演中拒绝使用技术一样,他喜欢和追求的是自然、随性。所以无论别人怎么评说自己,他都很清楚什么是必须要保留住的,比如,情绪化,「对,现在的情绪化是我刻意残留的,是我仅存的,我的情绪化已经比小时候要少了90%了,如果现在这10%要完全没有的话,我可能就得改行了。」
「对,现在的情绪化是我刻意残留的,是我仅存的,我的情绪化已经比小时候要少了90%了,如果现在这10%要完全没有的话,我可能就得改行了。」
原文刊于《服饰与美容VogueFilm》杂志
年6月刊
摄影/小刚
造型/金继平
撰文/吕彦妮
编辑/戴丽斯
▼▼▼
-近期文章精选-
师者,胜杰
杜淳:脱胎换骨
常宝华走了,我们该珍惜了
倪妮:示弱之后
王俊凯:水边的他
邓伦,真正重要的东西一定会在某一刻消失,就在我们不知不觉的时候,所以??
吴谨言自述:其实是魏璎珞,一直在守护我
周迅:你知道,我变不成真的做作
董洁,好好的
秦岚:那天早晨,哥本哈根的凉与一杯咖啡的香
让谭卓飞
他的直肠子,爆脾气,快人快语,换来了9.2分的《风语咒》
窦靖童,好,我在这等你
他演的戏,每一次票都卖得一个座儿不剩,为啥
请抓紧时间请假、辞职、分手、表白……因为乌镇戏剧节又双叒叕来了
如何于千万人之中辨别出那个你唯一的爱人
我只是想要一种感觉,叫属于,你也一样吧
我不讨厌《邪不压正》了,倒是开始有点讨厌自己
「我愿意看到乌云压过来,我想着你总会来救我的」
大家好,我是相声演员,我叫……
-部分人物故事精选-
萧玮
黄璐
张雨绮
张榕容
好妹妹乐队
秋微
大鹏
陈萨
黄舒骏
余文乐
周一围
文咏珊
陈凯歌
陈红
安悦溪
乔梁
「极限男人幫」
范伟
迪丽热巴
胡歌
杨玏
江一燕
张艾嘉
叶蓓
宋慧乔
霍建华
王学兵
马龙
董洁
雷佳音
陈小春
吴彦姝
蓝天野
李屏宾
冯小刚
朱亚文
廖凡
窦靖童
陈坤
周迅
邓超
陈奕迅
林青霞
王菲
梁朝伟
刘嘉玲
金城武
章子怡
张震
赵薇
舒淇
杜鹃
鹿晗
易烊千玺
刘雯
马伊琍
黄渤
井柏然
倪妮
孙俪
李媛
李健
朴树
陈柏霖
董子健
黄磊
王凯
李冰冰
宋佳
李荣浩
王千源
白百何
高圆圆
刘若英
王子文
吴秀波
岳云鹏
李宇春
祖峰
吴彦祖
胡军
郭麒麟
宋仲基
南派三叔
刘昊然
蔡健雅
张鲁一
彭于晏
何炅
陈数
张天爱
海清
韩庚
李淳
陈妍希
袁泉
姚晨
梅婷
杜江
韩童生
李雪健
赵又廷
赵文瑄
柯蓝
王珞丹
周冬雨
马思纯
张孝全
杨千嬅
林依晨
靳东
罗晋
吴刚
金世佳
春夏
吴越
吴亦凡
万茜
吴尊
陈粒
Papi酱
李治廷
李现
华晨宇
饶雪漫
黄晓明
钟欣潼
惠若琪
钟楚曦
辛芷蕾
谭卓
杜江
祖峰
欧阳娜娜
孙强
张歆艺
袁弘
景甜
俞飞鸿
陈伟霆
周一围
蒋雯丽
郭京飞
刘若英
谭凯
李泉
▼▼▼
-更多往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