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中医药大学原名成都中医学院,创建于年,是在周恩来等党和国家第一代领导集体的亲切关怀下,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我国最早的四所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更为现名,年原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四川生殖卫生学院并入。历经60余年的发展,学校已成为一所以中医药学科为主体,医药健康相关学科专业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中医药大学,四川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学校占地面积亩,有19个学院、34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学生.4万余人,其中研究生余人。
一、学院概况
成都中医药大学眼科学院为本校二级学院,在学校国家重点学科中医眼科学科的基础上,于年7月成立。
著名中医眼科学家陈达夫教授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眼科学科由全国著名中医眼科专家陈达夫教授创建于年成都中医药大学建校之初,为全国唯一中医眼科国家重点学科。学科医院校眼科师资班,年招收首届中医眼科硕士研究生,年成立中医眼科学教研室,年在全国率先开办中医五官本科专业,年成为全国高等院校第一个中医眼科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年中医眼科博士后流动工作站首届博士后进站,年建立眼科学院,同时开办眼视光本科专业。目前,学院拥有从本科、硕士到博士,完整人才培养体系,设有中医眼科学教研室、眼科学教研室、眼视光学教研室、眼科实验教研中心等教学机构。同时,学院拥有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和三级科研实验室,1个四川省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级科普基地,雄厚的科研实力为眼科专业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年10月30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教育司司长卢国慧为成都中医药大学眼科学院授牌
年依托眼科学院建立成都中医院即成医院,年经四川省科技厅批准设立四川省眼与视觉健康产业技术研究院,形成教学、医疗、科研三院合一的创新模式。
眼科学院坚持“以人为本、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宗旨,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突出专业特色建设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实现规模与质量、特色与效益的协调发展,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强能力的高级眼视光及中医眼科专业人才。
二、专业介绍
学院专业方向包括:陈达夫班(中医学八年制)、眼视光专业(理学)
中医学学制:八年层次:“5+3”一体化
专业特色:双导师、重经典、强实战、争创新
培养目标:坚持“八年统筹,强化基础,注重临床,拔尖创新”的培养特色,创新院校教育、师承教育、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科医师培训和创新能力培养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备中医全科基础,精通中医经典,系统掌握中西医眼科理论知识、思维方法和临床技能,传承名医大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从事中西医眼科医疗、科研和教学工作的卓越中医学拔尖创新人才。
培养方式:该专业为五年本科教育与三年直接攻读硕士教育相结合,中医基础与中医眼科双导师制,于第五学年开始直接攻读硕士学位。
学位授予:临床医学专业硕士。
主要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耳鼻喉科学、针灸推拿学、内经选读、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医学影像学、医学统计学、医学文献信息检索、医学伦理学、病原生物学与医学免疫学、生物化学、医学物理学、医学遗传学;中医眼科学基础、中医眼科学临床、中医眼科医籍选、眼科学、眼科显微手术学、视光学理论与方法、双眼视觉学、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医学英语、中医英语。
就业方向:高级医疗机构,教学和科研机构,国际交流机构,医药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等。
眼视光学学制:四年层次: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医学、眼科学、视光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眼视光疾病的诊断、预防与治疗的基本技能;掌握眼科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熟悉有中医特色的眼保健、提高视觉功能的技能;具备开展眼视光学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毕业后医院、医院眼视光的临床辅检工作,能从事医学院校教学、科研,以及眼镜企业、眼视光学器械研究部门等工作的专门人才。
学位授予:理学学士。
主要课程:人体正常解剖学、医用物理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应用光学基础、眼科光学基础、眼科学基础、临床眼科学、临床视光学、眼视光器械学、验光学、双眼视觉学、视光学理论与方法、屈光手术学、中医药学概论、中医眼科学等。
就业方向:医疗与保健机构,眼视光企业,教学、科研单位,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等。
三、师资团队
学院现有教授14人,副教授5人;博导8人,硕导4人。名誉教授人、客座教授15人、兼职教授4人。拥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六、七届中医药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医大师、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家卫计委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首届中医药传承博士后指导老师、全国名中医及学术经验继承人指导老师、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眼科终生成就奖和突出贡献奖获得者、中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全国第二批优秀临床中医人才四川省名中医、天府杰出科学家、四川省卫计委首席专家等顶尖师资,并拥有个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
国医大师——廖品正教授
教授、博士生导师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全国高等院校首位中医眼科学博士生导师
全国首届中医药传承博士后指导老师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届中医中药学评议组成员
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人民教师”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眼科学科建设与学术发展终生成就奖“获得者
四川省首届十大名中医
四川省教学名师
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
院长——段俊国教授
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医学科评议组成员
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
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
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业领军人才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中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
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天府杰出科学家
四川省卫生计生委首席专家
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
四川省名中医
四川省中医药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四、教材专著及课程建设学院主编了自医院校统编教材及规划教材《中医眼科学》、《中西医结合眼科学》,研究生规划教材《中医眼科临床研究》,中医眼科学是国家级精品课程。主编国家级专业著作《中华医学百科全书》中医眼科分卷和《实用中医五官辞典》、副主编、编委编写《中华大典·医学分典》、《中医大辞典》、《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等著作。五、科研及成果
学院历年来承担并完成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重大科学仪器专项、国家计划、“九五”及“十五”国家科技攻关、“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国家公益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90余项,获得包括省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在内的重大科技进步奖30余项,获得国家新药证书及临床研究批件4项,科技成果转化约6千万元,研发上市眼科创新中药新药个,年双双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六、学生风采
学院成立以来,将学生活动开展作为班风学风建设和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抓手。目前已搭建团学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学生活动与实践平台。学院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各类学生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绩,展示了我院学生良好的面貌。
级眼视光新生全体合影
眼视光专业学生实验课
我院学生聂莹莹负责项目获得年“创青春”四川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
首届中医眼科八年制陈达夫班
我院学生荣获第四届四川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
我院学生荣获第八届“天堰挑战杯”全国医学院大学生中医药创意设计竞赛三等奖
七、学院平台
教学基地:
科研基地:
临床基地:
成医院为成都中医院,与成都中医药大学眼科学院实行院院合一统一管理,是集医、教、研三位于一体的研究型大型医院。医院坐落于蓉城府河之滨的星辉西路,按国家三级甲等医院标准建设,占地面积近40亩,建筑面积平米,编制床位张,一期开放床位17张。医院配备世界最先进的眼科专业设备,齐聚众多国内外中西医顶级专家、医院各专业领域学术技术带头人,以一流技术、一流设备、一流疗效、一流环境、一流服务面向广大眼病患者。
年7月16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闫树江为廖品正国医大师工作室揭幕
学术平台: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是年经国家新闻出版部门批准,四川省教育厅主管,成都中医药大学主办的“A类学术性科技期刊”季刊,每期大16开64页,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CN51-/R。
主要栏目:论著、专家笔谈、银海探源、理论研究、实验研究、临床研究、国际讲坛、继教园地、经验交流、远程医疗、综述、基层园地、信息动态等。
年6月6日,时任四川省政协副主席陈杰为四川省视力保护科普基地授牌
学院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第十七届学术年会》《首届廖品正国医大师学术思想研讨会》《第四届银海眼科(国际)论坛》
八、学院位置图
公交线路:43路、13路、47路、81路、58路、5路、64路、路、路、4路、78路、地铁号线、34路、11路、19路、59路、7路、7A路、G7路等。
九、年眼视光专业、中医学专业招生计划
学校名称:成都中医药大学
学校国标代码:
备注:
1.招生计划人数、批次以各省、市、区招办(考试院)公布为准。
.年成都中医药大学各省(市)招生计划及历年录取分数线查询请白癫疯是怎么引起的呢白癫疯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