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发生年龄
提前至3到7岁
前段时间,由人民日报主持的微博话题#近视发生年龄提前至3到7岁#引发热议。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年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为53.6%,也就是说,每两名儿童青少年中就有一人近视。
过去在临床中普遍认为,近视眼的发生一般从6岁开始。但现在,随着孩子们用眼负担加重,近距离用眼时长增加,以及不良用眼习惯等因素,导致近视眼发生率的儿童年龄前移至3到7岁。
下周,东莞各大中小学将陆续开学,开启新一轮开学季。然而经历了一个寒假,孩子们在家每天看电视、玩手机,这无疑已引发了广大家长对孩子视力的担忧。作为家长,到底该如何做,才能切实帮到孩子保护视力、远离近视呢?
定期进行视力检查
长时间用眼,感觉孩子视力下降了?一定要辨别真假近视。假性近视是一种疲劳状态,由于用眼过度、调节紧张而引起的一种功能性近视。如果这种状态不能及时缓解,假性近视就会变成真性近视。
同时,只有科学准确的验光,才能给视力带来更好的保障。除了近视,斜视、弱视、远视、散光同样可能造成孩子出现看不清的现象。0-6岁是孩子视觉发育的关键时期,儿童的视力问题及眼病的早预防、早发现、早控制至关重要。建议从孩子3岁起,每3~6个月前往正规的眼科医疗机构进行视光检查,通过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定期追踪检查视力及视功能发育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干预。
寒假期间更是青少年儿童眼病的高发期,随着返校季的到来,暨南大学医院大视光科扶城宾主任温馨提醒广大家长:“开学前带孩子进行一次全面的视力检查至关重要。预防孩子近视发生,科学防控近视发展,严格把守视力关卡。”
养成科学用眼习惯
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学校,阅读写字时都要牢记一个口诀——“一拳一尺一寸”。就是说,眼睛距离书本33cm,身体和课桌之间保持1个拳头远,握笔的手和笔尖要有3.3cm。
还要注意,不要趴着、躺着或者在走动时、移动的车内看书,也不可在光线不足或者晃眼的阳光下阅读。使用电子产品时,要设置青少年模式,严格控制使用时间。
坚持每日户外运动
科学研究证实,坚持每天2小时、每周14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可以有效预防近视眼的形成。
在家可以提醒孩子增加户外活动的次数。这里的户外活动,不仅仅只是踢球、打球等运动,饭后散个步、下楼倒个垃圾等,只要是白天的、户外进行的活动都可以。
近视不可怕,它可防可控,关键在于家长和孩子的重视,以及用对科学的方法防控。近视发生的年龄越早,成年后发展为高度近视的概率就会越大。而近年来,由高度近视引发的眼底病变致盲的情况已经越来越凸显。
近视的低龄化,不仅仅意味着“戴眼镜的年龄提前”,我们更需要看到由此引发的“儿童视力危机”。作为孩子家长,一定要用科学的思维理性应对,做好孩子近视防控道路上正确的引路人。
开学想给孩子安排眼健康检查?爱尔眼科开学季眼健康福利赠送,领取下面眼健康卡券,即可给孩子安排啦!可以检查孩子是否有近视,远视,散光,斜视,弱视等眼病,赶紧领取吧!近视防控选专业眼科医疗机构
医院大视光科简介
大视光科是医院的重点专科之一,由青少年近视防控专家和斜弱视治疗专家扶城宾主任,带领一批临床经验丰富的眼科专业医师和视光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科室现有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3名、助理医师1名、一级验光师1名、二级验光师3名、三级验光师7名。
科室全面开展青少年近视预测及防控、爱尔角膜塑形术、硬性角膜接触镜(RGP)验配、医学验光配镜、斜视弱视治疗、后巩膜加固术、双眼视功能检查及训练、低视力康复等医学检查和治疗项目,及时有效地解决不同年龄阶层患者的视觉问题;建立青少年近视预测和防控体系,提供近视“预防+检查+控制”个性化诊疗方案,为每一位青少年近视患者量“眼”定制精准诊疗方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