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繁重的学习任务,不免会为孩子的眼睛增加负荷。作为家长你是否担心孩子视力下降,或近视度数增长?那建议定期带孩子进行专项的近视评估检查,及时了解、跟踪孩子视力情况,做到近视的早发现,早控制。
儿童青少年阶段是屈光发育的关键期,一般来说,每3-6个月可进行一次眼部检查,定期的视力及眼轴长度检测可帮助家长们判断孩子是否近视,以及近视的进展,从而对近视做到及时且有效的防控。
那么儿童青少年的近视评估到底应该做哪些检查呢?
1.视力检查
视力检查是发现近视的第一步,通过视力表检测,可以快速的了解孩子的视力度数。
根据儿童不同年龄的发育情况,对正常视力的标准也有不同:3-5岁的正常视力标准为0.5,6岁以上为0.7,6岁以上儿童若裸眼视力低于0.5,则怀疑有屈光异常的可能。
2.斜视角检查
斜视角的检查,包括看远与看近。
当存在隐性斜视时,会影响双眼的同时使用,还会引起视疲劳;不同斜视,配镜度数也需要做调整,如内隐斜近视,配镜度数需浅一些,否则内隐斜会加重;外隐斜的近视,配镜则需通过足矫或过矫来减轻外隐斜视。
3.双眼视功能检查
双眼视功能含调节功能、聚散功能、融合功能等检查,可以反应双眼协同工作能力与状态,双眼视功能异常容易影响视觉质量,造成视疲劳或加剧近视的发展。
4.裂隙灯检查
裂隙灯检查可以初步评估孩子的眼部状况,如角膜、虹膜、前房深度等,排除是否存在其他的眼部疾病,尤其排除青光眼的可能。
5.眼轴、角膜曲率检查
眼轴长度是指眼球前后的长度,检测眼轴发展情况是评价儿童青少年屈光发育的重要指标。眼轴会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而逐渐增长,不同年龄段的眼轴长度有不同的数值范围,若超出相应的标准范围则提示有近视的可能;角膜曲率即角膜表面曲度,角膜曲率就如同一个弯曲面,可以起到聚光的作用,如果曲面越弯(即曲率越高),光线汇聚能力越强,光线就会聚集在视网膜之前,即近视状态,反之,则为远视状态,一般情况下,孩子角膜曲率3岁之后就基本稳定了。
以上为近视评估检查的部分项目。要知道,近视不可逆,家长们需转变“重治轻防”的传统观念,提前预防孩子近视的发生,抓早抓小,从源头控制,掌握孩子屈光发育状况,及时发现,实施针对性的综合干预,才能持续维护孩子的视力健康。
医院儿童眼病与视光专科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