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的重要指示精神,增强幼儿爱眼、护眼意识,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眼睛的重要性。年4月21日安村镇中心幼儿园开展了“呵护眼睛,预防近视”主题教育活动。
No.1
爱眼主题教育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老师们通过观看儿歌、故事、视频等形式引导孩子们养成良好的爱眼习惯,例如:不用脏手揉眼睛、看书保持正确坐姿,提醒孩子们不要长时间玩电子产品或长时间观看电视,注意给眼睛合理的休息时间,多多进行户外运动。No.2
护眼小儿歌
小眼睛要爱护,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爱眼小儿歌吧!《保护眼睛》
小眼睛,亮晶晶,
样样东西看得清。
好孩子,讲卫生,
不用脏手揉眼睛。
小朋友,你记住了吗?
No.3
学做眼保健操
眼睛对我们很重要,我有办法保护它!让我们跟孩子一起学做眼保健操吧!爱眼护眼科普幼儿常见视力问题1.弱视:指单眼或双眼的视力不良,即使矫正后(配戴正确度数眼镜的最佳视力),仍达不到该年龄可达到的视力。
2.斜视:指孩子在看东西时双眼的视线不一致,眼球无法向同一个方向转动,常见的斜视为眼位偏内或偏外(内斜视或外斜视)。
3.屈光不正:常见的屈光不正问题包括近视、远视和散光。是指裸眼视力达不到标准(通常是0.8),需借助光学镜片(眼镜)矫正。
通常幼儿视力疾病最好的治愈期是在6岁之前,所以父母应多注意孩子的视力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什么是近视近视是指进入眼球的影像不能正落在网膜上而落在网膜的前面。简单来说,就是能看清近处的东西,看不清远处的东西。
近视的原因1.遗传。高度近视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如果父母均是高度近视,孩子高度近视的可能性就很高。2.眼部疾病。像白内障、睫状肌痉挛等到会使晶状体的凸度增加,造成近视。眼部疾病的危害很大,甚至会导致失明。3.体质。长时间的劳逸不当、营养不良、生活作息不规律、因体质基础差引起的贫血等都有可能造成近视。4.饮食不当。食物里的铬元素与近视有很大的关系,尤其是青少年铬的需求量比成年人大。使用电子产品、看书时间太长。在过强或过暗的光线下用眼。躺着看书或者使用电子产品。爱眼攻略
1.注重家庭科学用眼指导
家庭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家长应当了解科学用眼护眼知识,以身作则,尽可能提供良好的居家视觉环境,带动和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用眼习惯。0—6岁是孩子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家长应当尤其重视孩子早期视力保护与健康,及时预防和控制近视的发生与发展。
2.加强户外活动,缓解眼疲劳
建议增加户外活动和锻炼。让孩子到户外阳光下度过更多时间,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近视。要营造良好的家庭体育运动氛围,积极引导孩子进行户外活动或体育锻炼,也可以多看看绿色植物,缓解眼疲劳,使其在家时每天接触户外自然光的时间达60分钟以上。已患近视的孩子应进一步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延缓近视发展。鼓励支持孩子参加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使其掌握1―2项体育运动技能,引导孩子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3.控制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长
家长陪伴孩子时应尽量减少使用电子产品。有意识地控制孩子特别是学龄前儿童使用电子产品,非学习目的的电子产品使用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使用电子产品学习30―40分钟后,应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年龄越小,连续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应越短。
4.避免不良用眼行为
引导孩子不在走路时、吃饭时、卧床时、晃动的车厢内、光线暗弱或阳光直射等情况下看书或使用电子产品。监督并随时纠正孩子不良读写姿势,应保持“一尺、一拳、一寸”,即眼睛与书本距离应约为一尺、胸前与课桌距离应约为一拳、握笔的手指与笔尖距离应约为一寸,读写连续用眼时间不宜超过40分钟。
5.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营养坚持早睡早起,保持充足的睡眠及适当的休息。学龄前儿童每天要保证10—13个小时的睡眠时间。让孩子多吃鱼类、水果、绿色蔬菜等有益于视力健康的营养膳食。
6.沐浴阳光
阳光不是特别强时,引导幼儿闭着眼睛,对着太阳,让光线透过眼睑,刺激眼细胞,让眼睛享受“日光浴”。这样做可以提高幼儿眼睛对光线的接受能力,有效预防近视。家长可以在小区人少的地方找一棵比较远的树和一棵近一点的树,跟孩子一起观察近处的树,再观察远处的树,观察的时候提醒孩子多看树的细节,这个方法有效地调节幼儿眼睛肌肉,达到放松作用,可以很好预防近视。
7.定期进行眼科检查正常出生的宝宝,在6个医院进行屈光筛查。3岁左右,家长应该开始教孩子认识视力表,每6-12月定期检查视力和屈光度。对于儿童青少年(6-18岁),建议每6-12月检查一次视力,戴眼镜的孩子大约每6-12个月进行一次散瞳验光。
保护每一个孩子的视力,
是幼儿园、家庭、社会
义不容辞的责任,
让我们共同携手,
用心呵护孩子的美好“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