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磨翻新件辨识

打磨翻新件辨别

今天碰到某器件失效(AD公司),对器件品质产生疑问,需要对器件进行检查辨别,检查结果如下。

1.故障件检查

疑点1:

显微镜下观察,故障件正面图如图1所示。a)是平视器件标识,不清晰;b)是倾斜一定角度,标识才能看清楚。

a)平视b)斜视

图1故障件正面图

疑点2:

观察故障件的引脚定位标记点,标记点为圆形凹坑。凹坑深度比常见器件的标记凹坑,更主要的是标记坑坑底形貌和凹坑外的形貌一致,这是一个极大的疑点。

图2器件引脚定位标记点

疑点3:

显微镜观察该塑封器件的边缘,边缘偏平直,不是塑封器件正常的自然圆弧转角过渡,这一点可判断器件上表面极有可能被打磨处理过。打磨同时也造成了图2标记圆坑的深度减小。

图3塑封器件边缘

疑点4:

观察器件背面,没有被打磨的痕迹,标记相对较清晰,特别标识字符规整,字符刻蚀深度一致性好。虽然都是激光打标,正面和反面的打标质量差异明显。

图4器件背面图

2.参照件对比

检查相同型号的其它批次器件,观察器件的正面、背面,以及引脚定位标记点,如图5所示。对照件的表面形貌正常,无打磨痕迹;器件正面标识字迹清晰、自然。器件正面的对位标记点圆坑自然,深浅适度,未见其它异常。如图6所示。

a)对照件正面b)对照件背面

图5对照件外观

图6对照件引脚定位标记点

3.X射线对比检查

用X射线检查故障件和对照件,比较器件内部是否有差异。如图7所示。

检查发现,故障件和对照件内部使用的引脚框架明显不同。另外,键合线有一处略有差别,即下排第四个引脚上键合双线,期中一根是芯片键合到基板再跳键到引脚,此处键合点位置和键合线长度有明显差别。

通过对比,两者的芯片尺寸和键合点分布相同。由于未溶解塑封材料,直接检查芯片图形,不能确定二者是否相同。

a)故障件b)对照件

图7X射线检查对比

4.结论

通过上述对故障件的外观检查,与对照件的对比,以及X射线对照检查,可以判定该故障件是表面打磨的翻新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anjingxieshi.com/xsss/6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