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本病是神经肌肉传导受到阻滞,使某些横纹骨骼肌易生疲劳乏力,休息后肌力有所恢复。晨轻晚重,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大多起病缓慢,少数呈暴发型,病情迅速恶化。90%首发症状以眼睑下垂、复视为主,但受累肌部位不同,分眼肌型(眼睑下垂)、延髓肌型(吞咽困难、进食呛咳)、脊髓肌型(上或下肢无力)、全身肌型(急性起病,眼、面、延髓、颈肌及四肢肌均无力,呼吸和翻身困难)及肌无力危象(呼吸与吞咽困难,气脱大汗,面青紫)、胆碱能危象(抗胆碱酯酶药过量,瞳孔缩小,出汗,唾液增多,肌束颤动),胸部X线检查可有胸腺肿大或肿瘤,肌电图、心电图有异常。
中医认为本病多因脾虚失运,精不濡养肌肉,或湿浊伤及经络和肌肉所致,以肌肉萎缩、痿弱无力为主要表现的肢体痿病,属“肌痿”、“肉痿”范畴。中医认为肾主精、生髓,通于脑,髓海不足则懈怠安卧,故本病当治肾;又因眼睑下垂、复视、肌痿,而脾主肌肉,眼睑属脾,症由劳倦损伤中气,清阳不升,眼睑、肌肉失养,故须治脾。补脾气、益肾精还不够,因为脾虚易生湿,气虚易滞瘀,故尚须兼顾治湿治瘀,才是治本病之大法。本病治疗较为困难,若治不得力,可在数日、数月或数年后丧生。特别是延髓肌型、暴发型或急性进展型易出现肌无力危象。若已出现虚脱、大汗、面色青紫危象者,应配合西医治疗。
处方一(危象急救):人参(或白参)60克,山萸肉60克,龙骨、牡蛎各30克,制附片15克,炙甘草15克。
用法:浓煎鼻饲。
功效:主治重症肌无力(危象急救)。
按语:若伴有胸腺瘤出现危象者,应配合手术切除胸腺。必要时可配合服用马钱子丸,每粒含马钱子0.2克,每日服2次,饭后服,每隔2-4日增服1粒,渐加至每日服5粒为止,连服不超过3个月为限。
处方二:补气益精汤
组成:炙黄芪60克,党参30克,炒白术30克,炒苍术10克,升麻6克,柴胡10克,熟地30克,巴戟天15克,白茯苓10克,当归30克,陈皮6克,炙甘草30克,制半夏10克,阿胶10克(烊冲),紫河车10克(粉吞),丹参15克,茵陈30克,黄柏10克,制马钱子0.3克(分3次冲服)。
用法:水煎3次,分3次服,每日1剂,不能口服者,可鼻饲给药,连服3个月为1个疗程。
功效:补气益精,除湿强肌。主治重症肌无力。
善后:原方制丸服,连服半年。
医案:张某某,男,45岁,干部。1年前,漱口时感到两腮无力,眼皮发干,老想睡,偶尔发音障碍,将“二”说成“爱”。3周后,早餐喝牛奶呛咳,晚餐咽饭困难,并伴口吃,时重时轻。医院经多项检查皆正常,疑为阵发性脑缺血。用药和针灸治疗2周,进食仍困难,有呛咳。医院复查CT、磁共振,发现有胸腺肌瘤,新斯的明试验阳性,肌电图示颈肌、面肌无力,确诊为“重症肌无力”。经治疗,吃饭、发音有好转,但全身症状仍无法解除,故来求治。患者面色?白、形瘦、神清、懒言,说话带鼻音,有舌短咬牙之态,精神不振,乏力少气,不愿活动,两臂无力,下肢水肿,吞咽时咽部滞塞,又阵阵呃声,咀嚼和说话均很累,眼睛发涩,睡眠及二便尚可,腰酸早泄,易感冒和易患口疮,脉弦,苔少舌红。为精亏脾虚,痰瘀兼夹,属延髓肌型“重症肌无力”。投补气益精汤治疗,连服10剂,患者说话、咀嚼较前有力,再服10剂,两臂亦较前有力,下肢水肿消退,进食呛咳稍有改善。继服本方,共服62剂,诸症消退。原方制丸,连服半年,症状控制,疗效巩固。1年后随访,未再反复。
处方三:党参20克,熟地30克,当归10克,制首乌20克,炒川芎15克,黄芪50克,丹参15克,枸杞子20克,炒白术12克,陈皮10克,炙甘草6克,紫河车粉6克(分3次吞服)。
用法:水煎3次,分3次服,每日1剂。
二诊处方:熟地30克,枸杞子20克,山萸肉15克,女贞子15克,龟板30克(先煎),阿胶12克(烊冲),制首乌18克,白芍15克,黄芪30克,当归12克,菊花12克,甘草6克,紫河车粉6克(分3次吞服)。
用法:水煎3次,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重症肌无力(全身型)。
医案:倪某某,女,27岁。患全身型重症肌无力已5个多月,医院治疗症状不减,故来求治。患者初见复视,两眼下垂难睁,逐渐全身乏力,咀嚼困难,每到下午软瘫无力,不能起床。大便时干时溏。证属精、气、神三虚。治宜益气生津,助元神。服药1个多月,肌力有增长,但复视仍严重。目为脏腑精华,瞳属肾精,散则视歧,为肝肾阴精不足,宜补肾填精。患者服用二诊处方半年,诸症消失,已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可继服补中益气丸,或原方制丸服,以巩固疗效。
出版社:中医古籍出版社
书号:ISBN-7---3
售价:元亲仁书屋微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