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斜视该怎么办赶快先按这方法自查一下

每当提到与眼睛相关的疾病,除了近视,少不了的还有斜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相比于近视,患有斜视人们相对较少。我们对斜视的了解又有多少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探索斜视的秘密。

斜视是什么呢

也许我们会留意到,小孩眼珠子不正,而且怎么也矫正不过来,这个时候就要警惕是不是患上斜视了。那么,斜视究竟是什么呢?

专业来说,斜视是指两眼不能同时注视目标,属眼外肌疾病,可分为共同性斜视和麻痹性斜视两大类。

共同性斜视以眼球无运动障碍、第一眼位和第二眼位斜视度相等为主要临床特征;麻痹性斜视则有眼球运动受限,复视,可为先天性,也可因外伤、或全身性疾病导致。斜视,不仅仅会影响美观,更重要的是,还会带来并发症,比如弱视等等。斜视,一般会有以下的症状:

1.一只眼注视目标时,另一只眼出现偏斜,但部分患者偏斜并不明显,或呈间歇性,很难发现;

2.眼球转动时可出现不同程度受限或正常;

3.复视现象,将单一目标看成2个影像。于复视干扰而引起辨向能力丧失,可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患者常会自动闭上一只眼睛,以减轻复视的干扰;

4.代偿性头位,有些斜视患者常采用偏头、侧脸等一些特殊的头位来克服视物时的不适;

5.畏光,强光下习惯性眯着或闭着一只眼;

6.容易出现视疲劳,视物不能持久,害怕注视尖锐物体或相同物体密集摆放排列;

7.合并屈光不正、弱视时,视物模糊、视力低下。

斜视会带来很多的危害,因此,我们一定要对斜视引起足够的重视。

判断斜视,有妙招!

那家长们可以如何来判断孩子是否得了斜视呢?

首先,家长可在家中利用手电筒做个简单筛查。家长拿着手电筒照孩子鼻梁中间(距离30厘米左右,光线调弱点以免刺眼),如果手电筒的映光点落在黑眼珠正中间,那孩子就是正常眼位。如果映光点落在黑眼珠中央偏内侧或外侧,那可能就是斜视。如果用手电筒检查孩子不配合,可带孩子到窗前,让他向窗外看,家长观察孩子角膜上的亮点,也可简单判断。

其次,要多拍正前方大头照。检查完,家长觉得不能确定或可疑时,应带孩子就医。就医前,最好用相机给孩子拍些大头照(一定要正前方,在窗前或用闪光灯),带给医生看,有些间歇性斜视的孩子只会在疲劳、情绪差和注意不集中时表现出来,就诊几分钟并不能暴露出来。多拍些,这很可能就是一个不配合的患儿在医生那里最有力的诊断依据。

最后,还需做个视力筛查。视力筛查可在当地儿童保健中心做,这种筛查不需患儿睡眠状态,不配合的宝宝也可做。初步筛查可帮医生判断孩子有无屈光问题,医生可从屈光角度协助斜视诊断(有些斜视可通过戴镜矫正,不需手术)。超出正常范围的屈光不正本身引起弱视,也需早治疗。

假如患有斜视,我们应该怎么做

如果孩子患上斜视,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又应该做些什么呢?

1.心理护理:部分斜视儿童,尤其是眼睛上下偏斜者,孩子会习惯歪头、侧脸视物,畝可能影响面颈部、脊柱的发育,且斜视明显者影响外观,儿童可能会被同龄人嘲笑,容易形成心理障碍。我们身为家长,需要耐心疏导,鼓励其积极面对,恢复自信心,帮助其建立融洽的同伴关系。

2.生活护理:斜视的患者大部分不能形成有效的立体视,对于空间的深度、物体的远近判断有一定困难。在生活中应避免剧烈运动,注意所处环境的周围情况,不要跌倒或被撞伤。我们应该在生活上多给他们一点帮助,和他们一起共渡难关。

3.自我训练:部分隐斜患者,斜视并不明显,或者间歇性斜视患者,有时候表现为斜视,有时候正常,这部分患者,可在医生的建议下在家进行一些自我矫正训练。

最常见的笔尖锻炼,将-支笔放在眼前40厘米处,逐渐移到眼前,这个时候保证双眼盯住笔尖,可以借此锻炼眼部肌肉,有一些训练需要借助一些特殊训练的设备或工具,天坚持锻炼。部分轻度斜视者通过锻炼可以自我控制斜视出现的频率。值得注意的是:任何训练应在专业医生的建议和指导下进行,不可自己盲目训练。

▌部分素材来源网络资料

本文旨在分享护眼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编辑:应德莹

责编:白乐天

想要了解更多专业护眼知识,记得点击


转载请注明:http://www.yanjingxieshi.com/xsss/105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