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追求生活质量和现在越来越多有开车愿望的中老年人,既要考虑近视的矫正,又要考虑老视(老化)的问题,激光手术的术前设计如单眼视的设计需要特别重视。
预防近视不是某一个年龄段的事情,预防近视任何时候都要注意的,预防近视首要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下面就来谈谈制定0~60岁近视眼防治方案。
1.学龄前儿童的近视(0~6岁)
筛查与遗传相关的高度近视(家族史);排除其他先天性眼疾,重点预防弱视。
2.青少年近视(18岁前)
预防和预测。从握笔姿势到电脑作业等都要有良好、合理的方式。警惕病理性近视眼(必要时进行后巩膜加固术)。医学验光、科学配镜、定期复查,规范的眼镜配戴。
3.成年人近视(18~55岁)
医学验光十分重要,要合理配镜,可实施个体化准分子激光手术:LASIK与更为安全的微创准分子激光手术LASEK(轻中度近视的首选激光术式)。
4.超高度近视的特殊性(22岁~50岁)
后巩膜加固术联合准分子激光或有晶体眼的人工晶体植入(22岁~50岁)。要重视视网膜的并发症、重视青光眼的合并存在。
5.中、老年人的近视个体化处理(40岁以上)
对于追求生活质量和现在越来越多有开车愿望的中老年人,既要考虑近视的矫正,又要考虑老视(老化)的问题,激光手术的术前设计如单眼视的设计需要特别重视。
以上是关于0~60岁各个年龄段不同近视眼防治方案的内容介绍。近视眼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已被公认,高度近视更是如此。
内容简介
《眼科·视光-屈光矫正学》是作者根据徐广第先生建议,编写的一部关于验光后怎样进行屈光学处置,以使被测者获得最佳矫正效果的专著。呼正林、袁淑波、马林编著的《眼科视光-屈光矫正学(精)》是我国本以眼的屈光不正和眼-视光学异常为对象,介绍使用框架眼镜对屈光不正以及眼病所涉及的屈光问题进行矫正与矫治具体方法的实用性书籍。本书既对眼科-视光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矫正和矫治基本原则进行了介绍,也对矫正与矫治过程中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置办法。本书还对白内障、青光眼、弱视眼、屈光手术后残留屈光的验光配镜问题提出了很多建议。本书文字通俗简洁,图文并茂,特别适合眼科医生、验光师、配镜师在业余时间进行专业自学和日常工作中的查阅。本书为从事眼视光职业教育与培训工作的人员查阅相关知识提供免于翻阅过多书籍的便利,还可供各类视光学院校师生使用。
《眼科.视光-屈光矫正学》的定购方式:
长按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