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配一副老花镜,你应该了解这些

上一篇科普近视真的不会老花吗?推广后,很多小伙伴们都纷纷私信杨医生:"该如何配一副合适的老花镜?"

其实老花镜的验配和我们近视眼镜一样,也需要一个科学精准个性化的过程。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两个很重要的概念“调节幅度”和“调节需求”。

简单的说,调节需求就是我们的眼睛在看近时需要使用的力气,调节幅度就是眼睛能够使出来的最大的力气。打个比方,眼睛类似于一个举重运动员,如果他最多能举KG的杠铃,那他的调节幅度就是KG。假设他今天比赛需要举30KG的杠铃,这个30KG就是调节需求。

最大力量=调节幅度

杠铃重量=调节需求

一般来说,看越近的东西,眼睛的调节需求越高,也就是要举的杠铃越重,看越远的东西,调节需求越低,要举的杠铃越轻。

而人随着年纪的增长,调节幅度慢慢减弱,能够举杠铃的最大重量也越来越小,所以老花的人看近处的东西喜欢拿远看,即举不动重的杠铃了只能选轻的杠铃举。

理论来说,只要调节幅度超过调节需求,看近就不会模糊。但是,近距离阅读往往是个持久的过程,好比我们虽然能够举起KG的东西,但只能维持很短的时间,时间一长手就酸了。

所以要想保持一个持久舒适的阅读状态,一般来说,调节幅度至少要在调节需求的两倍或以上才更为理想。好比如果你要长时间举30KG的杠铃,那么你的最大力量至少要能举起60KG的杠铃才行。

因此,在验配老花镜时,视光医生或视光师会先检测你的调节幅度,并咨询你的习惯工作距离来计算调节需求。如前所述,工作距离的不同,调节需求也不一样。接着,根据调节幅度和调节需求的关系,计算出最后的老花度数,而这个老花度数就类似一根支撑杆,帮助我们去支撑杠铃,老花度数越高支撑杆也就越粗。

那为什么近视的人老花度数会比远视的人老花度数低呢?

近视的人类似于举重运动员的双手上绑着很大的气球,在气球的帮忙,我们可以省力些,支撑杆也可以相对细点。

而远视的人,类似双手本身就绑着两个很重的铁块,那么在举杠铃的时候,边上的支撑杆提供的力量肯定要更多,也要更粗才行。

所以,假设两个人有着相同的调节幅度和调节需求,他们测出来的老花度数都是+1.50D。而A有-1.00D的近视,B有+1.00D的远视,那么A最后拿到的实际老花镜度数就是+0.50D,而B就需要+2.50D。

综上所述,验配一副合格的老花镜必须要结合:眼睛的远用屈光度(近视、远视、散光)、调节幅度、调节需求(工作距离)以及佩戴者主观佩戴感受等因素,这是一个复杂的个性化验配过程,也因此最后每个人拿到的老花镜度数可能各不相同。所以,这也是为何杨医生不推荐人们长期使用那些廉价的一体现成的折叠老花镜的原因。

接下来我们来聊下老花镜的选择,目前市场上主流的老花镜主要是:单光镜、双光镜和渐进多焦点镜。

单光镜:顾名思义就是整个镜片只有一个度数,其功能比较简单,适合看远问题不大,只需要看近清楚的老花人群。其优点是价格便宜,方便。缺点则是度数固定,戴上眼镜后只在固定的一个距离看的最清楚。单纯用来看报纸、手机还可以,但是如果既想用来看手机又想用来玩电脑还想顺便戴着打个麻将啥的,那么单光老花镜可能就不太合适了。此外,由于单光老花镜只适合看近,看远的时候需要把眼镜摘掉,这个摘镜动作往往也会暴露年龄。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双光镜:可以理解为把一个镜片一分为二,上下方分别有两个度数。一般上方用来看远,下方用来看近。这种镜片适合看远和看近都需要戴眼镜的人群。由于老花的原因,他们看近和看远需要的度数会不一样,如果携带两副眼镜,看近看远交替戴会非常麻烦。因此可以选择双光镜,通过一个镜片上做两个度数同时解决看远看近的问题。双光镜的缺点主要是镜片上看远和看近区域界限分明,缺少过渡,佩戴者视物时容易出现跳像。另外,镜片上远近区域的分界线明显,影响美观。

渐进多焦点镜:这类镜片从上到下设计成了不同的度数,镜片最上方用来看远,最下方用来看近,而中间是个过渡区用来看中距离物体。其优点是通过一副眼镜完美解决了看近看远以及看中距离的问题,而且既美观也不会暴露年龄。缺点是,价格相对较贵,而且初戴时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一般是一周左右)。但是,随着镜片研制技术的越发成熟,现在的渐进多焦点镜的设计无论在视觉质量和视觉舒适度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在市场上的占有率也越来越高,这里杨医生个人建议如果条件允许,还是尽量选择渐进多焦点镜,真的会方便很多。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最后,关于老花镜佩戴的时间,杨医生个人建议不要因为纠结“老花”这两个字或因为美观问题而拒绝戴镜。如果出现看近模糊,或者看近久了出现眼酸眼痛、甚至头痛等症状,就是眼睛在提醒你,自己已经举不动杠铃,需要佩戴老花镜了!

好了,今天的科普就到这里,欢迎大家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yanjingxieshi.com/xsjz/99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