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必读幼儿期常见眼病居然有这么多种

白癜风治疗最好的药 https://m-mip.39.net/nk/mipso_4440899.html

01

急性结膜炎

表现

宝宝“白眼仁”发红,眼分泌物增多,眼痒,眼热,还可伴有怕光、流泪、眼干涩、频繁眨眼等症状。

病因

◆微生物感染:细菌、病毒、衣原体等。

◆理化损伤:风沙、烟尘、紫外线、药品、酸碱、有毒气体等。

治疗

◆医院就诊。

◆按医嘱局部点用眼液或眼膏。

◆嘱宝宝勿揉搓眼。

◆急性发作较重的宝宝,妈妈可以用冷敷减轻宝宝眼水肿、充血等不适症状。

◆当宝宝眼分泌物较多时,可以用生理盐水冲洗眼。

◆本病传染性极强,要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防止交叉感染。

预防

◆宝宝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用手揉眼。

◆宝宝不要与他人共用毛巾或洗手间用品。

◆宝宝避免与别人共用眼药水和其他可能接触眼的用品。

◆对已患病宝宝,要做好消毒隔离。不要带患病宝宝到公共浴池、游泳池等公共场所洗澡、游泳。对患病宝宝的生活用具或幼儿园、浴池等公共场所的用品要采取消毒措施,以免造成扩散。新妈妈可常用煮沸的方法消毒,即将被污染的用具,如毛巾、脸盆等以水煮沸15~20分钟即可。当宝宝一眼发病而另一眼尚未感染时,应防止健眼被污染。对患眼滴眼药时,应偏向患侧,睡觉时亦应如此,以防分泌物流入健眼,受到传染。

02

睑内翻、倒睫

表现

宝宝总是不停地在眨眼,而且还经常流泪,眼发红、怕光,喜揉眼,细心的妈妈可以看到宝宝眼皮缘向眼仁儿侧翻转,同时睫毛接触宝宝黑眼仁,常发生在下眼皮内侧。

病因

婴幼儿脸庞短胖,鼻梁骨尚没发育,眼皮脂肪较多,眼皮缘较厚,容易使睫毛向内倒卷,造成倒睫。

治疗

◆一旦发现及时就医,妈妈切忌自行拔除或剪去宝宝倒睫,因拔除睫毛不当往往会损伤毛囊和眼皮缘皮肤,造成睫毛乱生,而经常剪切的睫毛会越长越粗。

◆轻度睑内翻及倒睫,新妈妈每次喂奶时,可用拇指从鼻根部向下、向外轻轻按摩下眼皮,使眼缘每次按摩有轻度的外翻,每次按摩5分钟左右,天长日久,病症就会渐渐地恢复。为了防止眼感染,可局部使用抗生素眼液或眼膏。

◆随着按摩及宝宝鼻骨的发育,部分宝宝恢复正常,如果到5-6岁,睑内翻、倒睫仍未缓解,需手术矫正,防止对角膜的损伤。

预防

◆没有特殊预防的方法。

◆妈妈一旦发现问题,应该及时看医生,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03

眼球震颤

表现

宝宝的眼不自主地、有节律性地左右或上下摆动。宝宝视力不佳,一些宝宝伴有代偿头位,喜欢转头,上抬或内收下颌,以震颤最轻的眼位向前视物。

病因

◆眼性眼球震颤:多见宝宝视力障碍所引起,常伴有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弱视、先天性高度近视等。

◆中枢性眼球震颤:可能为位于大脑前庭核上联系脑干、小脑及脊髓等处的病变所引起。多为水平、旋转或垂直冲动性,极少有摆动性。在眼向某一侧注视时出现。无眩晕听力障碍,常伴有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症状和体征。

◆迷路性眼球震颤:为一侧内耳迷路器、前庭神经、前庭神经核的任何部位的损害造成。多为水平或旋转冲动性的。轻度刺激迷路器将引起向受累侧之眼球震颤,破坏性损伤引起向健侧之眼球震颤。患者多伴有眩晕和听力障碍等。

治疗

◆及时就医,眼球震颤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一种临床表现。因此首先要针对病因进行对症治疗。如先天性白内障引起的眼性眼球震颤的宝宝需要及时手术摘除白内障,术后戴镜。

◆对先天性特发性眼球震颤,可采取手术治疗。将其休止眼位移向正前方,以增进视力,减少或抑制眼球震颤的出现。

预防

◆早期治疗,提高视力,以免导致眼球震颤。

◆注重孕期保健。

04

眼白化病

表现

眼白化病的宝宝“黑眼仁”不黑,呈淡红色或淡灰色,畏光,眼球震颤,视力减退;如宝宝全身白化病,皮肤呈白色,毛发银白或淡黄色;对阳光很敏感,日晒后,皮肤可增厚并发生鳞状上皮癌。

病因

是一种单基因隐性遗传病,基因改变引起宝宝体内黑色素代谢障碍所致。

治疗

◆没有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

◆避免强烈的日光照射。可以戴遮阳帽、穿长袖衣裤,减少强光下的户外活动,由此降低发生日光性皮炎甚至皮肤癌的可能性。

◆注意保护眼睛。可以佩戴太阳镜,避免长时间用眼并定期进行视力检查,尽可能改善视力或防止视力减退过快。医院的眼科咨询,采用科学的方法纠正斜视等问题。

预防

◆避免近亲结婚。

◆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尽可能改善视力或防止视力减退过快。

05

夜盲症(维生素A缺乏症)

表现

孩子天一黑就看不见东西,眼发干,没有亮光,畏光,眼痛;皮肤干燥,全身发痒;头发干燥,无光泽,容易折断或脱落;指甲脆,无光泽,易折断;由于味觉和嗅觉减退,孩子不爱吃东西,食欲缺乏;个子长得慢或不长个儿;经常生病,老治不好。孩子夜间视力减退,角膜软化,眼结膜干燥、眼泪减少、干燥斑。

病因

维生素A缺乏。

治疗

◆补充维生素A,防止眼球感染。

◆改善膳食。

预防

◆预防夜盲症并不难,多吃一些维生素A含量丰富的食品,如:鸡蛋、动物肝脏等。

◆科学安排营养,特别对婴儿和发育时期的青少年,应提倡食品多样化,除主食外,副食方面包括鱼、肉、蛋、豆类、乳品和动物内脏以及新鲜蔬菜之类,都应该有。

◆要多做户外活动,多接触阳光,注意卫生,预防全身性疾病。

◆对于病情严重的患儿,夜间应安静卧床。

03

假性内斜视

表现

宝宝眼睛“对眼”,两个黑眼珠似乎向中央集中,黑眼珠外侧的白眼珠露得比内侧多,特别是宝宝眼球向左右转动时,内转的那只眼就显得更明显。

病因

◆内眦赘皮:是由于眼内眦赘皮遮盖了内眼角,严重的可遮盖部分白眼珠,以至于内侧白眼珠暴露得比外侧少,加上婴儿的鼻根过宽,从外观上给人一种对眼的感觉。

◆瞳孔距离过小。当两眼眶距离及瞳孔间距离过小时,会给人对眼的感觉。

治疗

◆到医院检查,明确假性内斜视的诊断。

◆随诊观察,无需特殊处理。

◆假性内斜视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得到改善。妈妈不必担心。

预防

◆无特殊预防方法。

◆鉴别假性内斜视的简便方法就是捏起鼻梁的皮肤,露出内侧的白眼珠,内斜的印象就消失了;另外也可以采用角膜映光法,即用手电筒光照射在宝宝两眼之间,观察光影是否在黑眼珠的中间。

作者

何伟

编辑

王小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anjingxieshi.com/xsjz/8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