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视是眼睛在视觉发育期由于单眼斜视、没有矫正的屈光参差、高度的屈光不正及形觉剥夺引起的单眼或双眼戴上眼镜,视力低于相应年龄正常儿童。与其他原因相比,弱视是引起儿童单眼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不同年龄儿童视力的正常值下限:年龄为3~5岁儿童视力的正常值下限为0.5,6岁及以上儿童视力的正常值下限为0.7。
据统计数据,我国有3亿多儿童,估计有多万儿童患有弱视。3岁前是视觉发育的关键期,12岁前是视觉发育的敏感期,弱视治疗时间越晚、治疗难度相应地就越大,因此弱视治疗一定要与时间赛跑,越早越好。
弱视按程度可以分为重度弱视(视力低于或者等于0.1)、中度弱视(视力0.2-0.5)、轻度弱视(0.6-0.8)。按病因可以分为斜视性弱视、屈光参差性弱视、屈光不正性弱视、形觉剥夺性弱视。
弱视的形成原因1.屈光不正性弱视:如高度远视、高度散光引起的;2.屈光参差性弱视:如单眼的屈光不正引起,两只眼的球镜相差度,或散光相差度,两只眼物像不等大导致双眼视遭到破坏,度数高的眼可能形成弱视;3.斜视性弱视;4.形觉剥夺性弱视:因屈光间质不透明或被遮挡引起,如上睑下垂、先天性白内障、角膜白瘢等。弱视的危害1.造成视力低下:由于患弱视,患者的视细胞得不到外界物象的准确刺激而发育落后,远视力低于正常,如不及时治疗,患眼有可能出现无法挽回的视力低下,即使配镜矫正,视力也无法达到正常,伴随一生。2.不能正确认知事物:弱视患者由于大脑只能得到单侧健康眼输入的视觉信号,或者双眼模糊的视觉信号,无法形成具有一定深度知觉的立体图像。患者对于眼睛中看到的事物不能形成准确的判断力,不能准确判断事物的远近距离,会影响日后的工作和生活。比如学生时期写字总是出格,不在线内。参加工作后如建筑、工程设计、医学、机械、美工等专业都会有影响,不适合从事。3.受到社会歧视:弱视如得不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因为看不清楚事物,学习不好,走路老摔跤,他们常常被同龄孩子耻笑。严重者可能没有朋友,甚至部分得不到家人、老师的理解。长久下去,有的形成了自卑自闭心理,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如何区分弱视和近视从本质角度来区分近视是由于眼调节肌肉睫状肌过度紧张,或者由于遗传基因造成眼轴变长所致,只有戴上适度镜片才能矫正及恢复正常视力的眼病,所以大多数情况下,近视的患者都会戴着一副眼镜来矫正视力。弱视则是一种视功能未发育完整、迟缓、紊乱所致,大多数患有弱视的人都伴有斜视的存在,只要仔细的观察就会发现,有些弱视患者,甚至还会伴有其他高度屈光不正,戴镜视力也无法得到矫正的眼病,因此弱视一般不需要配镜治疗,这也就是与近视存在的本质上的区别。从病因角度来区分造成近视的因素很多,比如遗传因素,如果父母均是高度近视眼患者,则孩子有近视眼的几率就会变高;再一个就是环境因素,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导致睫状肌过度的调节与紧张,从而导致眼睛近视。
而造成弱视的病因,像一些患有斜视的病人,为了避免斜视引起的复视现象而抑制斜视眼,进而导致眼睛出现弱视;再如患有近视、远视、散光的患者,由于光线不能清晰的聚集在视网膜上,导致视觉不够刺激而造成了弱视。
如何及早发现弱视用视力表检查视力,如果发现孩子视力低于同年龄组视力正常标准的下限,或两眼视力不一样,医院作进一步的检查。一般认为视力检查不要晚于4岁。通过家长的细心观察和体检可以及早发现儿童弱视。医院专业的诊断和治疗也能达到预期目的。弱视应该早发现早治疗,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日常观察发现小孩眼球抖动、看东西吃力、喜欢歪着头看电视、看东西时眯着眼并往前凑;或干脆不爱看电视、盯着某物体时出现了“斗鸡眼”;3个月左右大的婴儿不能注视目标,不能跟随人或物体的运动而转动眼睛等,如有以上的表现,家长就应及时带孩子到开设有儿医院检查眼睛。学龄前体检一般3岁左右的儿童通过家长的教育就会认识简单的视力表,有条件的幼儿园要对孩子每年进行一次视力的普查,家长也可自购一张标准视力表,挂在光线充足的地方,在5米远处让孩子识别。检查时一定要分别遮盖左右眼进行,以防止单眼的弱视被漏检。
可是如果已经患上弱视了
要怎么进行控制和治疗呢
弱视是不会自愈的,对弱视的治疗越早越好。因为从视觉发育来讲,儿童12岁以前是视觉发育的可塑期,3岁是儿童弱视治疗的关键期,3~8岁是治疗的敏感期。12岁以后再治疗弱视,视力恢复的难度就大很多。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非常重要。学龄前7岁以下特别是3岁以内是弱视治疗的关键,提示各位宝爸宝妈应该注重婴幼儿期宝宝的眼部体检,特别是父母或者家族中有眼部疾病的孩子、早产儿、合并全身多器官发育异常的孩子更是应该尽早进行全面眼部筛查。及早发现宝宝视力发育异常,消除先天性白内障等形觉剥夺性因素,并配合医生早期治疗。
及时的准确的光学矫正配镜治疗。有高度近视,散光或者远视等屈光不正的孩子尽早戴镜治疗,医生提醒大家一定记住:光学矫正永远是弱视治疗的基础,如果是伴有斜视,眼球震颤和白化病的孩子,戴镜的时间建议提前到1岁以内。
弱视如何改善1.尽早扫除弱视治疗的拦路虎,如先天性白内障、重度上睑下垂、先天性斜视、眼球震颤都是严重影响视力提高的眼病,这些疾病应该尽早采取手术治疗。
2.提高弱视训练和治疗的依从性。医生、家长、患儿的共同努力缺一不可。恢复好的往往是那些训练正常坚持下来的孩子。所以,弱视的治疗,是在医生的指挥下,家长带领下,孩子亲自上阵完成的一项长久之战!
3.双眼平衡治疗模式:采用合理的刺激,使得双眼和双侧大脑达到平衡条件,消除弱视发生的原因,这就是双眼平衡治疗的基础,我们开发的平衡膜就是建立在这个的理念上。单眼的遮盖虽然能消除大脑的抑制,但不能促进双眼视功能的建立和双侧大脑活动的兴奋,所以不是弱视治疗的优选方法;
4.综合治疗新理念:弱视的发生原因多种多样,但都是大脑的功能异常,所以如果单单从眼睛上进行治疗是起不到全面有效的治疗效果的,所以,配镜矫正,双眼平衡,视觉刺激,促进脑部反应兴奋都是弱视治疗的有利措施。
弱视的训练方法1.遮盖治疗当两只眼戴镜视力相差2行或以上一般需遮盖好眼,根据弱视程度来确定遮盖时间,每日遮盖好眼2小时至6小时不等。
2.视觉生理刺激疗法利用反差强(对比敏感度高)、不同空间频率的条栅作为刺激源,刺激弱视眼,或者通过滤光片形成的偏振光作用于黄斑部放射状排列的Henle纤维,引起视细胞产生活动从而到达提高视力的目的。
3.精细训练通过强化辨认细小物体,刺激视觉发育,促进弱视眼的提高,改善视功能。
▲串珠子
▲刺点
4.光学药物压抑法用过矫或欠矫镜片以及阿托品压抑健眼功能,以促进弱视眼功能改善。方法有压抑看近、压抑看远、完全压抑、交替压抑等。
OR
一.对于屈光不正、屈光参差且中心注视的弱视
1.视觉生理刺激疗法精细训练,提高手眼协同能力。
▲串珠子
▲刺点
▲画画
▲光栅
使用穿珠子、穿针、插图、描图、训练棋盖健眼等产品进行精细目力训练可以有意识地强迫弱视眼专注某一细小目标,使其弱视眼中被抑制的感光细胞受到刺激,解除抑制,从而到达提高视力的目的。
2.遮盖疗法经典疗法,针对双眼视力相差两行以上,锻炼差眼。遮盖的时间和眼谨遵医嘱。
遮盖和光学矫正称为弱视治疗方法的基石。常见的遮盖方法是遮盖健眼(视力较好一眼)。3.压抑疗法针对遮盖失败或不能坚持者,分为压抑膜压抑和药品压抑,具体方案请遵医嘱。
原理是利用过矫或欠矫镜片以及每天点滴阿托品以压抑主眼功能,弱视眼则戴正常矫正镜片看远或戴过矫镜片以利看近。二.对于斜视性的弱视需要转变为中心注视
1.遮盖疗法左右眼视力相差较大,目的是将注视性质从旁中心注视转为中心注视。
2.后像疗法因眼底黄斑区的视锥和视杆细胞分别感强光和暗光,通过后像压抑视杆细胞,刺激视锥细胞。
3.红光、海丁格刷因视锥细胞对红光敏感,从而迫使黄斑中心凹注视。
三.综合疗法把不同的单项治疗方法综合在一起,以增进疗效的方法。因每种单项疗法的缺点可能由于其他方法的叠加而消除,可提高治疗的效率,缩短治疗的时间,但具体要因人而异,谨遵医嘱。弱视训练的注意事项1.坚持治疗:弱视治疗需要时间,一定要耐心和坚持。2.落实屈光矫正:一是儿童的屈光变化较快,半年甚至三个月都有可能需要更换;二是屈光矫正后眼镜在学校和生活中要正确配戴。3.严格遮盖:遮盖主眼必须严格彻底,避免偷看和遮盖不彻底,家长和儿童依从性越高效果越好。4.警惕发生遮盖性弱视:特别是年龄很小的患儿,要警惕发生遮盖性弱视,遮盖比例请遵医嘱。5.患儿家长需积极配合:家长的关心和积极配合关系到弱视治疗的成败。初诊时应将弱视的危害性、治疗方法及可能发生的情况告知家长,以取得他们的信任和密切合作,则能事半功倍。6.防止复发:很多家长错误认为弱视治愈等同于摘掉眼镜,如何巩固疗效和防止复发具体请遵医嘱。7.按要求复诊:因儿童发育较快,屈光度可能会作相应的调整。随访时间请遵医嘱。医院温馨提示3~7岁为治疗黄金时期,80%~90%都可以治疗7~10岁尚可治疗10~12岁不易治疗12岁以后治疗难度相对较大所以弱视治疗一定要尽早哟添加“普小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