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进入寒假,医院视光门诊就诊的患儿增多,家长一听说要“散瞳”就有点儿害怕......“孩子还那么小,散瞳会不会伤害眼睛?会影响到智力吗?”很多家长都如临大敌,有些许焦虑和抗拒。为了解决家长们的顾虑,更好地配合医生为孩子的眼健康做出科学的检查,小编就为大家揭开“散瞳”的神秘面纱——
什么是散瞳验光?
散瞳,在医学上被称为“睫状肌麻痹验光”,是在眼光前滴入睫状肌麻痹眼药水,从而放松眼部调节,然后进行视网膜检影或电脑验光,以便客观地检测眼镜的屈光性质与程度。
由于,目前所有的睫状肌麻痹药物都同时带来瞳孔散大,因此被大家熟知为“散瞳”。
散瞳验光的目的是什么?
散瞳之后,药物会充分麻痹睫状肌,消除睫状肌收缩引起的调节作用,从而使验光结果更客观准确、可靠。
由于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眼睛睫状肌的调节能力很强,如果平时近距离用眼时间过长,可以使晶状体变凸,屈光力增强,就会出现调节紧张的“假性近视”。而如果不散瞳验光,就不能区分是调节性近视(假性近视)还是真性近视。
因此,散瞳验光是检查屈光度的一个重要手段,能辨别真假性近视,从而得到更加精确的验光度数。因此,儿童配镜之前做散瞳验光是非常有必要的。
快散、慢散怎么选?
根据散瞳药物的不同,散瞳分为“快速散瞳”“慢速散瞳”:
慢散,主要针对中高度远视儿童,尤其是伴有调节性内斜视的儿童,是在家滴阿托品凝胶散瞳;
快散适合于不伴有内斜视的各类中高度远视、中高度散光以及幼儿近视者,在医院点眼药水散瞳,每5-10分钟1次,共2次,在第2次点后30-50分钟时可检查。
一般来说,7、8岁以上的孩子做快速散瞳就可以了,而7、8岁以下的孩子的调节能力过强,要完全麻痹睫状肌,就需要慢速散瞳。
散瞳安全吗?
散瞳后较为常见的副作用有:短暂的视力下降、畏光,有些小孩可能会出现眼睛红、眼睛痒、口干甚至发热等症状。这也是很多家长抗拒让小孩做散瞳的原因,认为这些症状会给孩子的眼睛以及智力带来伤害!
但这些状况一般都只是短暂性的影响,如果症状不重,只需要多喝水、休息眼睛就可以了,症状严重的话,会建议停药,但是一般也不需要特殊的处理。
责编:网络部
图片:图虫网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