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明梨状肌综合征的解剖学,病理生理学和病因学情景及其成像相关性。
?实例说明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梨状肌综合征的常见鉴别诊断。
梨状肌综合征是由梨状肌的异常状态引起的坐骨神经的周围神经炎(1)。它在临床环境中经常被忽视或被误诊。梨状肌综合征可以“伪装”为其他常见的躯体功能障碍,例如椎间盘炎,腰神经根病,原发性骶骨功能障碍,骶髂关节炎,坐骨神经痛和转子滑囊炎。据估计,至少有6%被诊断为患有腰痛的患者实际上患有梨状肌综合征(3-5)。
梨状肌综合征最常发生在40-50岁,并且影响所有职业的个体(7-12)。腰痛患者梨状肌综合征的报告发生率差异很大,从5%到36%不等(3,4,11)。梨状肌综合征在女性中比男性更常见,可能是因为与女性髋关节(骨盆)中较宽的股四头肌肌角相关的生物力学。
梨状肌充当外旋转器,弱外展肌和髋屈肌弱,在行走和站立时提供姿势稳定性(4,9,13)。梨状肌是臀部深层的肌肉,它起始于第2至4骶骨前侧面,在穿过坐骨大孔时将其分为梨状肌上孔和下孔(梨状肌上孔中有臀上神经和臀上动、静脉通过,而梨状肌下孔中有坐骨神经、阴部神经、股后皮神经、臀下神经、臀下动、静脉及阴部内动、静脉通过),最后附着于股骨大转子。梨状肌由脊神经S1和S2支配,偶尔也由L5支配。
坐骨神经大多数经梨状肌下缘出骨盆,在臀大肌深面向下行,向下行于上子子肌、闭孔内肌、下子子肌、股方肌和臀大肌之间,然后到大腿后方支配大腿后侧及膝以下的运动和感觉。
在高达96%的人口中,坐骨神经沿梨状肌的下表面深层从坐骨大孔(greatersciaticforamen)走出(15-17)。在多达22%的人群中,坐骨神经穿过梨状肌或者分裂梨状肌,使这些个体易患梨状肌综合征。坐骨神经可以完全穿过肌肉腹部,或者神经可能分裂-一个分支(通常是腓骨部分)刺穿肌肉,而另一个分支(通常是胫骨部分)沿着肌肉向下或向上运动(7,13-16,18,19),很少,坐骨神经沿着梨状肌的上表面离开较大的坐骨神经孔(15-17)。
//怎样做梨状肌综合征的诊断成像?//在成像方法中,MRI是评估梨状肌和坐骨神经形态的选择。
梨状肌综合征的MRI研究包括:
-髋关节研究:评估梨状肌和坐骨神经的形态,从腰骶丛的起源到坐骨结节水平。我们展示了MRI方案的定位和图像实例,梨状肌和其他相关肌肉,腰骶丛和坐骨神经的正常解剖结构(图1,6~9)。
图1:MRIT1冠状位图像显示正常梨状肌
图2:用于观察梨状肌的轴向倾斜定向线
图3:MRIT1轴向倾斜图像显示对称性梨状肌
图4:用于观察梨状肌的冠状斜向线
图5:MRIT1冠状斜视图显示梨状肌的测量
图6:冠状T1图像:正常梨状肌
图7:冠状T1图像:正常梨状肌
图8:冠状位T1图像:正常坐骨神经
图9:冠状T1图像:正常梨状肌
图10:MRIT1轴位图像显示不对称梨状肌,右侧肥厚
图11:具有T2加权脂肪抑制的MR神经成像
图12:STIR序列的MR神经成像冠状面
图13:病例4:冠状面上的正常梨状肌
//MR神经成像(MRNeurography)特定坐骨神经的研究//★它旨在找到神经的信号和形态异常。
★检查是在具有脂肪抑制或“STIR”序列的T2加权图像上进行的。
★在梨状肌综合征的研究中,我们评估了坐骨神经和梨状肌的征象。
★在T2加权脂肪抑制图像上增加坐骨神经的厚度和信号异常特异性观察(ArchNeurol.;63:-)。
临床病例:
●病例1:患者左侧臀部疼痛1年,当他坐下两腿叠加时,症状加重,没有创伤。
MR发现:左侧梨状肌腹肌肥大,肌肉标志正常(图15)
●病例2:患者右臀部疼痛,向大腿后部放射。
MR发现:右侧梨状肌上部肌肉肥大(图10和16)。
●病例3:坐骨神经痛患者多年,保守治疗无改善。正常的MRI腰椎,没有椎间盘突出(图17)。
MR发现:右侧坐骨神经附近梨状肌上方可见囊变。
●病例4:坐骨神经痛患者多年,保守治疗后无临床改善。正常的MRI腰椎(图13)。
体格检查:梨状肌有阳性。
临床实践:
在日常工作中,临床怀疑梨状肌综合征MRI通常是正常的(病例4)。然而,我们还必须研究与坐骨神经密切相关的其他结构,以找到可能的鉴别诊断。
那么我们还应该评估:
●骶髂关节(图14和18)
●骨骼结构(图23)
●盆腔肿块(图19)
●腰骶丛(图20)
●腘绳肌腱(图21)
●臀肌腱(图22)
图14:冠状T2和钆增强后的双侧骶髂关节炎
图15:病例1:在轴向T1图像上的左梨状肌肥大
图16:病例2:右侧梨状肌肥厚。轴向T1图像
图17:病例3:囊状形成使冠状T1图像上的坐骨神经间隙变窄
图18:冠状T2加权和钆序列后的右骶髂关节炎
图19:CT轴平面:继发性盆腔肿块浸润右梨状肌
图20:MR冠状图像:骨转移病灶浸润右骶丛
图21:MR图像:腘绳肌腱病变
图22:MR图像:臀肌肌腱病变
图23:MR冠状位图像:左侧骶骨不完全骨折
?在大多数情况下,梨状肌综合征只能通过临床评估、正常成像和肌电图(EMG)检查来检测。放射科医师应该知道常规的MRI检查不排除该病。
?梨状肌综合征是一种功能性神经病,因此,不以静态检查为特征,如MRI甚至ENMG。
?对于梨状肌综合征的怀疑,除了梨状肌和坐骨神经评估外,放射科医师还应该了解可能的鉴别诊断。
附录:
图24:梨状肌解剖及其与坐骨神经的关系
图25:梨状肌解剖学
图26:梨状肌解剖学
图27:梨状肌肌肉解剖及其与股骨后皮神经的关系
图28:梨状肌和坐骨神经解剖及其与其他肌肉和神经的关系
图29:梨状肌的解剖变异及其与坐骨神经的关系
图30:MR冠状T1图像:梨状肌和坐骨神经
图31:MRT2与脂肪抑制轴位图像:梨状肌
图32:MRT2与脂肪抑制轴位图像:梨状肌腱和坐骨神经
图33:MRT2与脂肪抑制轴位图像:梨状肌腱
图34:MR轴位图像:梨状肌和坐骨神经
图35:MR轴位图像:梨状肌和腰骶丛
图36:MRT1轴位图像:梨状肌和腰骶丛
图37:MRT1轴位图像:梨状肌和腰骶丛
图38:MRT1轴位图像:梨状肌和腰骶丛
图39:MRT1轴位图像:腰骶丛
图40:MRT1轴位图像:腰骶丛
图41:MRT1轴位图像:闭孔肌和坐骨神
图42:MRT2与脂肪抑制轴位图像:坐骨神经
图43:MRT1轴位图像:坐骨神经
图44:MR轴位图像:梨状肌和坐骨神经
图45:MRT1轴位图像:坐骨神经
图46:右侧梨状肌综合征:注意异常肌肉萎缩
图47:梨状肌综合征,伴有坐骨神经通过异常,肌肉萎缩,纤维化
图48:梨状肌综合症,右梨状肌去神经支配萎缩,右侧坐骨神经有良好交界
图49:右侧梨状肌综合征:右侧坐骨神经水肿,右侧梨状肌减少体积
参考文献:
1.OzakiS,hamabeT,MuroT.Piriformis综合征由坐骨神经和梨状肌之间的ananomaus关系引起。骨科;22:-。
2.WindischG,BraunEM,AnderhuberF.梨状肌:临床解剖学和梨状肌综合征。SurgRadiolAnat;29:37-45。
3.LeeEY,MargheritaAJ,GleradaDS,NarraVR。梨状肌综合征的MRI。AJR,;:63-64
4.罗西P,卡尔迪纳利P,Serrao男,帕里西L,Bianco的楼德北S.MRI和梨状肌综合征。ArchPhysisMerRad;82:-。
5.KosukegawaI,YoshimotoM,IsogaiS,NonakaS,YamashitaY.梨状肌综合征,由罕见的解剖变异引起。Spine,;31(18):E-。
6.LewisAM,LayzerR,EngstromW,BarbaroNM,ChinCT。脊柱xSciaticaArchNeurol中的MR神经成像;63:年至年。
7.BroadhrustN,SimmonsN,BondM.Piriformis综合征:肌肉形态与症状和体征的相关性ArchPhysisMerRad;85:-。
8.PlannerAC,DonaghyM,MooreNR。Lubosacralplexopathy的原因临床Radiol;61:-。
推荐阅读??玖玖骨科新媒体合作
??腰椎椎管狭窄症的诊断与治疗
??汇总丨肩关节脱位急诊复位方法
??股骨髓内钉进针点快速定位器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超声引导下闭合复位微创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
图文来源:医疗互动
声明:本文为转载内容,玖玖骨科不对文章内容准确性及其观点负责。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处理,以保障双方利益。
为什么要投稿?是为了记录自己的医学之路!是为了与更多的骨科同道交流分享!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到而受益!让传播知识成为一种习惯,是“玖玖骨科”让你投稿的理由!
投稿邮箱:reporterjiujiumed.org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学习更多学术知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