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试验室?
博雅天下旗下产品
《博客天下》、《人物》等兄弟媒体鼎力支持
年轻有什么了不起的,你老过吗?
文?丁雪
编辑?张慧
演员马伊琍在41岁时遇到了子君。
如果在0岁的时候,马伊琍说,自己会瞧不起罗子君这种人,30岁的时候也不会演。40岁的时候她演了。
“因为现在可以站在她的角度看世界,也能看懂她的悲凉。”剧集拍摄过半时,马伊琍在《剧说》的视频采访中感慨,妆容未卸。
年夏天热播剧《我的前半生》的女主角子君,是生活优渥的家庭主妇,因为丈夫出轨,从家庭狼狈出逃,手忙脚乱地重建自己的生活。
中年离开温暖的巢穴、学习飞翔的女性,多年前,挪威剧作家易卜生就塑造过,她叫娜拉。子君的身份转换和成长际遇,与娜拉形成了穿越时空的对照。
《我的前半生》改编自亦舒的小说,女主角的名字来自鲁迅小说《伤逝》。鲁迅预言,如果口袋里没有钱,不能经济独立,娜拉出走以后也不过两种结局:一是回来,一是饿死。
时过境迁,子君“出走”后经济独立和精神独立的维度,早就被时代极大地扩宽和丰富。不仅是子君,剧中的每一个女人,都有想努力抓住的生活,也有要挣扎和摆脱的困境。
对子君来说,横亘在她面前的困境是,在被自己视为信仰的家庭伤害后,如何走向真正的独立;而早已独立登上事业巅峰的唐晶,在对婚姻的不安全感和对长久关系渴望中蹉跎了十年。非典型“小三”凌玲,是用力维系生活,同时精于算计的单亲妈妈。
戏剧之外,扮演这些角色的演员也到了不惑之年。当年桀骜不驯的男生顶着斑驳的白发,带着保温杯和中年危机闯入人们视线。同样介乎成长和变老间的年龄,马伊琍、吴越和袁泉最大的共同点是:没有中年危机。他们从前半生积淀了足够的从容,面对生活中的烦恼苦痛,不焦虑,不蹉跎,不忐忑。
权衡
离开家庭后,罗子君没有回归,也没有饿死。工作改变了现代娜拉的命运,也提出了新的命题。
对家庭和事业的权衡贯穿了《我的前半生》,也贯穿了马伊琍的前半生。
年生完大女儿爱马后,马伊琍完全不想拍戏。为了让女儿吃母乳吃得久一点,她把各种工作往外推。直到她的父亲找她谈话,郑重地警告她:“女人没有事业或者不独立,都会导致婚姻出问题。”
马伊琍有点儿如梦初醒,开始重新工作。
那时爱马只有6个月大,为了更好地工作,她答应给女儿断奶。医院开回奶药,马伊琍却只让医生开了减少奶量的药,暗地里一边拍戏一边背奶,直到女儿10个月。
小女儿出生后,她如法炮制。她希望像最爱的美剧《欲望都市》中的角色米兰达那样,在事业和家庭之间,在强势和柔弱之间,找到一个支点,撑起一切。
马伊琍以为自己实现了一种平衡,舆论却不这样认为。《北上广不相信眼泪》播出后,有人指责她戏中的形象“身材走形、衣服松垮”,进而质疑她作为演员的专业修养。
“身形微微水肿,腰有点粗,胸部明显下垂,请你们理解。”年11月,马伊琍发了篇长微博把自己袒露给大众,解释了拍戏的同时自己要给小女儿喂奶,也道出了家有幼儿的母亲想要兼顾事业,是多么不容易。生下小女儿时,马伊琍38岁。人到中年,再次面对一个新生儿,马伊琍陷入各种各样的焦虑,以至患了产后抑郁。
那篇长微博阅读量0多万,被许多背奶的职场妈妈转发。曾经的指责被赞美伟大母爱的留言覆盖,马伊琍一时间成了很多职场妈妈的楷模。
马伊琍将自己定义为“职业女性”,在《我的前半生》中,她印象最深的台词是“与其让别人给你打伞,不如自己给自己打伞”。那段一边喂奶一边拍戏的日子,她每天眼睛睁开就是吸奶,工作十几个小时回家,吸完奶就赶紧睡觉,没有运动或休闲的时间。“我必须接受这样的我。因为我喜欢演戏,我热爱我的工作,我又不愿意女儿过早吃奶粉,所以我在一开始就想好了所有问题,以及如何解决。想到了最糟糕的,就什么也不怕了!”
在家庭和事业之间维系平衡并不容易,马伊琍的经验是,“不要在黑夜里做任何决定。”“因为黑夜里的情绪是夸张的,一定等到太阳升起头脑放空时,再做决定。”她对《博客天下》说,态度是介于夏琳的冲劲儿和子君的淡泊之间的一种,理所当然。
在《我的前半生》中,袁泉扮演的唐晶最完整地保存了亦舒女郎“姿态好看”的特质。不过也有观众看过《我的前半生》后遗憾地评论,剧中的袁泉太瘦,颧骨高,皱纹多。她正面回答过这个问题:“契诃夫的一些话剧,必须是要四十岁以后的脸才能演的。”
这是拍《我的前半生》的袁泉,不是十年前《暗恋桃花源》的袁泉。如今现实中年届四十的袁泉,进入了更年轻的状态。青春与变老之间,她开始欣然接受岁月带来的改变。
更多的人对袁泉的印象是安静。词人姚谦和袁泉的第一次合作是十多年前的《琥珀》。他对《博客天下》回忆,那时的袁泉大部分时间都在排练室角落练习她的部分。“该活泼还是会活泼。更多时间是安静的。”姚谦评价她是“安静的观察者”。
那是漫长岁月里的一以贯之。11岁时,袁泉就离开湖北的家,一个人来到北京念戏校。那时她常常因为外貌而自卑,每天练完功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回宿舍爬到床上看《简爱》。
最近,袁泉看的书已经换成了《耳语者:斯大林时代苏联的私人生活》,她震撼于东欧人身上那种特别原始、有冲击力、生命力的东西。“沉静并不是她的全部,当需要表达的时候,她总会有股力量,很狠的力量。就像窗外看似安静却下得大地苍茫的大雪。”姚谦这样评价袁泉。
最好的例子是演话剧《赵氏孤儿》时,袁泉从舞台上摔了下去,锁骨破肤而出。看着大家惊恐的眼睛,她没哭,冷静地说:“你们都别碰我,我的锁骨骨折了。”后来,她带着六根钢钉一根钢条钉好的脖子,再度站在舞台。
袁泉始终不是世俗意义上大红大紫的女演员。《我的前半生》热播之前,她涉足电视剧不多,把自己更多的时间扔到了话剧舞台。她是史航眼中“人生漫漫长路中只配错过的女孩”。
史航对《博客天下》说,他讨厌用不温不火形容袁泉,觉得“她不需要那么多人眷顾,但会在乎眷顾具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