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眼科》年第29卷第2期
作者:高铃叶剑
医院眼科,重庆
通信作者:叶剑,
Email:yejian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是一种新发的传染性很强的乙类传染病。由于疫情突发及对新发疾病特点不熟悉,在诊疗过程中与患者近距离接触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眼科医护人员在眼科诊疗工作中面临很多的困惑。医院、患者的影响、眼科医护人员的防护对策等方面探讨如何在疫情下合理开展眼科诊疗工作,减少交叉感染风险。(眼科,,29:81-83)
新型冠状病毒;眼科;防控
新型冠状病毒(novelcoronavirus,-nCoV)感染的肺炎是年12月在中国武汉首次发现的一种新发传染病,疫情很快蔓延各地,对人民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我国年1月20日将其纳入乙类传染病并按照甲类传染病管理。年2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新型冠状病毒所致疾病命名为(CoronavirusDisease,COVID-19)。面对突来的疫情,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根据病原体的特点及临床诊疗经验发布了一系列诊疗与防控指南[1],对于疫情的防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疫情仍然严峻,传播途径多样,潜伏期较长,无症状患者也具有传染性[1-3],从而给眼科的诊疗工作带来严重影响和困难。如何应对才能既达到疫情防控目的又满足眼科诊治尤其是急诊救治的需求,应该引起眼科医务工作者高度重视。
一、疫情对眼科诊疗工作的影响
面对突来的疫情,作为湖北省以外的医疗机构,医院防范医务人员感染的目标是“零感染”。但是对于主要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的COVID-19来说,这个目标的实现存在很多困难。首先,眼科门诊人流量大,患者来自全国各地,交叉感染风险高;其次,疾病陌生、未知数多,隐性“患者”难防;第三,眼科医护人员对突发疾病认识不够;第四,防疫物资有限;第五,医院缺乏发热门诊及专科医生会诊排查。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眼科采取了如下措施:首先,为了控制眼科门诊的人流量,自年2月3日以来取消现场挂号,实行预约就诊(急诊除外);同时开通免费网络咨询平台方便患者咨询。第二,COVID-19作为一种新发传染病,还有许多需要探索的问题,通过一线防疫工作的不断总结,对COVID-19的认识逐渐深入,医院及科室递次推出相关学习文件。第三,科室通过幻灯片、视频、文件等多种形式让每位医护人员重视并学习COVID-19相关知识,熟悉COVID-19疑似病例的诊断和排除标准,转诊及上报流程;以文件形式细化眼科防控管理措施。第四,面对突发疫情,当前医疗防护用品供需紧张,对于不是直接参与COVID-19防控的眼科工作人员来说遵守合理、适度的防护原则,根据可能接触感染患者风险的高低选择和穿戴不同的防护用品以获得最好的防护效果。同时规范防疫物资管控,实行专人管理,按需领取,签名发放,杜绝浪费。
二、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同时,确保眼科急诊患者的救治
眼科就诊患者有明显的季节性,COVID-19爆发正值寒假期间,本是小儿眼科和屈光手术高峰期。儿童及青少年的验光配镜和斜视手术、屈光手术都可延期进行。但是有些眼科急重症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影响预后,甚至失明。
由于COVID-19疫情复杂、形势严峻,在年1月底至2月初全国许多省市都先后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机制。对疫情防护知识的广泛宣传,大众对于COVID-19防护意识的增强,减弱了眼科患者就诊的需求;居家隔离是避免COVID-19疫情加重的有效措施,限制出行的同时也降低了患者的就医欲望;此外,患者为减少外出,术后不能按时复查,不便于观察病情变化,若出现并发症不能得到及时诊治。对COVID-19的恐惧可能导致部分应该及时就诊的眼科患者延迟就医。
在疫情期间,为缓解眼科患者对于眼部疾病不能得到及时治疗的焦虑,我们一方面建立了涵盖眼科各亚专业组的免费网络咨询平台。每天都有不同专业组的眼科医生负责对等待治疗的患者进行健康风险评估并及时沟通,依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做出适宜的诊疗计划和妥善的就医安排,对于可以择期治疗的患者建议其延期来院就诊。另一方面,在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