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骗子飙演技,我觉得自己酷爆了

骗子的伎俩层出不穷,我们该如何看清他们的真面目呢?

近日,一篇游记日志《西安是个很好玩的城市,景点和骗子都很好玩。》在网上引来热议。网友Vigor绵绵熊讲述了自己年在西安旅游,先后三次与骗子“交手过招”的经历。“火车站假游5”、“华清宫外票贩”、“真假兵马俑”等等,玩的就是心跳。随后,网友们也纷纷说出了自己的旅游受骗经历,一时间,“骗子”成为了热门话题。

骗子是什么样的存在呢?他们是现实生活中的“演技派”,也是虚拟生活中的“故事家”。要看清和预防骗子,我们需要知道得更多。

出外旅游,随时遇见演技派

随着旅游业的急速发展,大批主打“旅游城市”、“A级景区”、“生态旅游”等招牌的一线以下城市涌现。有需求就有市场——景点和路线越多,旅行团和导游越难受到监管,骗子也就愈发有恃无恐。对外来游客来说,旅游一次,路上遇到的“演技派”就不在少数。比玩游戏打怪兽还刺激。

如上述的《西安是个很好玩的城市,景点和骗子都很好玩。》,外地游客在前往名城景点的路上,高密度环环相扣的骗局就让人防不胜防。

(每个地方都有好与坏的面貌,请大家理性看待,客观评论。)

▲网友Vigor绵绵熊豆瓣日志截图

从上述经历来看,有些旅游景点及周边已经形成了连环的诈骗网络。假导游、假司机、假售票员、甚至假警察,搭讪游客的每一个人,几乎都在自编自导自演。

毫无疑问,急速发展的旅游业能拉动就业,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为无固定职业者的家庭缓解经济压力。但是旅游业的诸多额外收益,很容易会引来一些罔顾道德,唯利是图的人,想从中分一杯羹。

城画君的同事肥羊,曾经到贵州的一个偏远城市旅游。中途有两个身穿七十年代蓝布衣的人走上大巴,在地上捡了个易拉罐说是中了奖,然后就一精一傻唱双簧似的演了起来,想找人买罐子。眼看车上的人都不以为然,又拉住身旁一个小伙子要来强卖了……最后结果自然是两人灰溜溜地下车了。这种骗子,剧本和演技都是比较烂的。

至于演技好的骗子,城画君的粉丝“乔利奥”上个月去广西桂林旅游的时候就遇到了。他和朋友在七星景区买票时发现没带学生证,没办法享受半价优惠。这时一直在门口徘徊的大妈们忽然上前,表示“可以借他们学生证进去,但是要另外收费”。乔利奥问了收费也不贵,稍作考虑就信她们了。

结果他的朋友拿学生证成功进去了,他却被大妈带走,说“从另一个口进去”。乔利奥已经感觉不太对劲。没想到走到了漓江边,一位大妈随手拿起一根长木,竟然示意他踩着木头,从江边生了锈的钢丝栅栏上跨过去……眼看着钱已经给了,乔利奥也只能照办。

▲乔利奥记录下自己被骗子忽悠的过程,他的手还在攀爬中被铁丝钩伤了。

事后,乔利奥说:“自己去旅游,最重要的是提前做好攻略,提防陌生人。在这件事情上我们也确实想贪小便宜,景区的骗子就是利用人们的心理来行骗的。”

旅游骗子就是现实生活中骗子的一大缩影。抓住人们“花小钱就能玩”的心理,“演技派”们软硬兼施,就此得手。

躲在网络背后的故事家

如果说旅游骗子是现实生活中会遇到的“演技派”,那么躲在网络背后的骗子就是在虚拟世界中会碰见的“故事家”。

电信网络的诞生,意味着人们可以把真实的自己隐藏起来,然后通过网络向别人展示不同的面孔。这固然为社交生活带来更多的可能性,但是比起需要“即时演技”的面对面诈骗,网络骗子似乎更“安全”,形式和手段也更多。

在依托网络的社会环境中,骗子可以很方便地利用人们普遍的服从和讨好心理,无须很高明的欺骗手段就能达到目的。

/邮件骗子的真面目/

相信每个使用邮箱的人都有收到过这样的陌生英文邮件:

发件人通常会先套近乎,非常诚恳地向你介绍自己的家庭背景,字里行间还会透露出几分心酸和无奈;如果得到回复,发件人就开始讲述自己的处境,编造出一个曲折的故事来博取信任,继而便涉及到金钱交易和个人信息……

邮件诈骗就是网络诈骗的原始模式。不会有太多人中招,但是我们从中可以知道骗子利用网络面孔来行骗的基本思路:要么“晓之以情”,要么“动之以理”。

骗子都是讲故事的专家,他们努力虚构出一个形象来达到目的。即便我们一眼看穿骗子的陷阱,但是在点击删除诈骗邮件的那一瞬间,也肯定有过心动,或者对邮件骗子们的真面目感到好奇。

西班牙的摄影师克里斯蒂娜·德·米戴(CristinadeMiddel)记录下骗子的模样。但是她的创作角度与众不同:普通人一般会忽略的垃圾邮件,她却对其背后的面孔发生了兴趣。她的作品是根据不同的诈骗邮件,虚拟出了骗子的肖像。

发件人自称为GraceSmith小姐,24岁,来自英国,正在读服装设计。她是家中独生女,不久之前,父亲在车祸中去世,患癌症的母亲很快也去世了。她父母早先已经留下遗嘱,明确她为房产和万英镑存款的继承人。由于付不起学费,她便来到银行要求继承,但惊讶地发现父母的遗嘱有个附加条件,即她继承时须达到30岁,若年龄未到则需要已经结婚,并由丈夫代表她从银行取得遗产。因此她希望收件人能临时充当她的丈夫,向银行申请获取遗产,而她会负责提供所有需要的材料。事后,如果收件人还单身,或许两人还能真正交往。

这位自称BarristerFagbemiLateef的先生是一位尼日利亚的律师,他的客户中有一位马休先生,是一家石油公司的执行总裁。马休一家当日在一次交通事故中全部身亡,没有留下任何可以继承遗产的直系亲属。马休先生在非洲发展银行有一笔万美元的存款,银行要求律师在六周之内找到继承人,不然存款会被充公。他希望收件人愿意充当马休先生的继承人,以便获得这笔资金。事成之后,收件人可以获得存款的一半。

德·米戴说到自己创作“骗子肖像”的原因:“这些故事的意图是让我们感觉自己是万里挑一的幸运儿:终于,各种徒劳的努力之后,幸运女神来敲门啦。我希望能用影像帮助人们认识骗子的真面目,理解自己生活的世界。”

/网络骗子也爱追热点/

“追热点”是时下网络社会的一大特点,可以在短时间内吸引大众的







































银川白癜风专科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佳药物



转载请注明:http://www.yanjingxieshi.com/xsjz/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