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是国家脱贫攻坚的重点地区,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下,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的指导下,在西藏自治区全体人民的同心协力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西藏自治区卫生健康工作取得了显著提升,特别是中央决定开展组团式援藏以来,西藏自治区医疗服务和妇幼保健、藏医藏药、疾病防控等服务体系不断完善,输血加造血的方式大大促进了西藏的健康事业,西藏自治区各族人民的健康权益得到了有效保障。
尽管西藏自治区整体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眼科医疗资源依然非常匮乏,发展还存在不足,亟待强化,主要表现在眼科专业人员和医疗设备等分布不均衡,尤其是西藏基层地区乡镇卫生院和县级医疗机构眼科医护人员和设备尤其不足。
为积极响应“健康中国”以及国家“脱贫攻坚”方针政策,通过健康扶贫行动,提升西藏眼科服务质量和水平,年“西藏眼科医师能力建设项目”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主办,项目专家组由首都医科医院副院长魏文斌教授担任组长,成员包括医院院长李筱荣教授、医院眼科主任刘庆淮教授、山东省眼医院徐海峰教授等一行。
医院副院长魏文斌教授致辞并授课
西藏自治区卫健委副主任扎西顿珠致辞
医院院长白玛央珍致辞此次项目和培训班启动会由首都医科医院副院长魏文斌教授主持,国家卫健委国际交流中心副主任王健,西藏自治区卫健委副主任扎西顿珠,医院院长白玛央珍在启动会上致辞。据医院眼科次旦央吉主任介绍,目前整个西藏自治区仅有70多名专业眼科医生,远不能满足当地藏民同胞的眼疾治疗需求。自治区亟待提升区内眼科医师水平、壮大眼科医师队伍。
来自内地的眼科专家组队伍在“常见眼科疾病诊疗培训班”上开展了数个专题讲座,李筱荣教授讲授《青光眼诊治》、魏文斌教授讲授《视网膜血管阻塞诊断与治疗规范》、《糖皮质激素在眼科的应用》、刘庆淮教授讲授《眼科OCT的临床应用》、徐海峰教授讲授《眼底血管造影技术规范化》等,授课内容精彩而丰富,受到参会藏区眼科医生的热烈回应。
医院院长李筱荣教授授课
医院眼科主任刘庆淮教授授课
山东省眼医院徐海峰教授授课
凝视而听的藏族眼科医生
参加培训班的藏族眼科医生“常见眼科疾病诊疗培训班”本着“基础、实用”的原则,由衷希望通过这样的授课学习,能让不远千里从藏区各地赶来参会的藏区基层眼科医生能够学到自己需要的知识,切实解决大家在临床工作中遇到的难点和疑点;能让每位来参加学习班的藏区眼科医生有所收获、有所成长,让大家觉得有用。只有当地眼科医生的业务能力水平提高了,才能扎实地为西藏地区各族同胞们解决眼疾就医问题,“培养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是8次进藏开展基层医生培训工作的魏文斌教授所一直秉承的帮扶理念,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真正提高藏区眼科整体医疗水平的目的,也是我们坚持举办这个学习班的初衷。
活动期间,内地眼科医院开展义诊行动,接诊近百名藏区的眼病患者,同时对需要手术的藏民患者,进行了微创玻璃体手术治疗,为藏民患者治疗眼疾的同时,也是藏区眼科医生难得的示教机会。西藏地处高原地区,受当地饮食生活习惯影响,视网膜静脉阻塞、玻璃体积血的患者非常多,绝大多数患者不能得到及时的眼底激光光凝治疗,继发视网膜脱离而丧失视力。而高原地区,开展微创玻璃体手术,无论对术者还是手术设备都是很大的考验。年,在北京同仁眼科魏文斌教授的不断努力下,第一台高端玻切机落户医院眼科,魏文斌教授也为藏族同胞开展了西藏高原上第一台微创玻璃体手术。自此,藏族同胞们不出西藏就可以得到及时的治疗,挽救了一大批患者的视力。医院眼科义诊
医院等待就诊的藏民们
刘庆淮教授医院义诊
医院为藏族患者进行微创玻璃体手术
完成手术后欢欣的一刻
魏医院眼科医生们
此次“西藏眼科医师能力建设项目”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设立的、以首都医科医院魏文斌院长为首的专家团队对项目进行指导的公益项目,同时,西藏自治区卫医院给予项目大力的支持和帮助,通过卫生健康行动帮助西藏地区医疗机构提高眼科诊疗能力。
整个“西藏眼科医师能力提升项目”还包括其他培训内容,接下来将通过邀请内地眼科专家赴西藏举办培训班、临床示教、选派西医院进修学习、利用现有设备开展眼科远程诊疗等方式,培训西藏地区眼科医生,提高眼科医疗技能,进一步提高西藏地区整体眼科诊疗水平。
希望通过这个培训项目,联合内地眼科专家和西藏自治区眼科医护人员,多条学习途径帮助西藏自治区眼科医护人员提升诊疗技术水平和质量。大家共同努力,为西藏自治区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尽绵薄之力。藏区眼科医生也能充分利用这些难得的学习机会,认真学习,积极思考,相互交流,学有所获,成为一颗颗种子,在西藏沃土生根发芽,散枝结果,在未来的工作中为西藏自治区乃至健康中国战略和健康扶贫工程做出贡献。
魏文斌·品质视无界
“医术·智识·艺术”
(注:图文资料皆来自医院眼科魏文斌教授,转载请联系魏文斌教授本人并注明出处。)
魏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