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五官之首,是人类观察世界的窗户,眼睛生病会直接影响视力,而不能看清或失明对于人的影响是巨大的。所以,我们需要定期通过眼科检查来及时发现眼睛的异常,以及潜在的致病风险。
裸眼视力近视的人为何还要查?根据体检套餐的不同,所包含的眼科检查项目略有不同,但通常都会包含视力(包括裸眼视力、矫正视力)、辨色力、外眼、裂隙灯、眼压、小瞳孔眼底检查等项目,有的还包括免散瞳眼底照相。
眼科体检首先要做的就是视力检查,这是对眼睛情况最基本的了解,正常视力为5.0,小数记录法为1.0。一般而言,裸眼或矫正视力在4.8(0.6)以上,日常生活不太受影响,如果低于4.8,医生会建议验光配镜或更换眼镜。
可能有人觉得,视力好的人应该查裸眼视力,日常戴眼镜的人还查什么裸眼视力,直接查矫正视力就可以了。但是,近视的人先查裸眼视力再查矫正视力,才是正规的做法,因为裸眼视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眼睛的健康状况,例如是不是高度近视。
至于直观的外眼检查,从你走进眼科检查室的那一刻就开始了。医生会观察双眼外观是否有眼球突出或内陷、眼部肿物、眼位异常(如斜视)等。
眼压诊断青光眼的标准之一青光眼是一组以视神经萎缩及凹陷、视野缺损及视力下降为共同特征的疾病,是全球导致失明的第二大病因,仅次于白内障,也是第一位不可逆致盲眼病。有些类型的青光眼发病没有明显症状,甚至患者单眼失明了才发现患病,所以它的发现要依赖常规体检,尤其是眼压检查。
眼压是指眼球内容物作用于眼球壁的压力,以毫米汞柱为单位,通常正常范围是10~21mmHg。眼压检查通过非接触眼压计进行,检查时会感到一小股柔和的气浪喷射到眼睛表面,仪器通过反射回去的压力值计算出眼压。这种方式的优点是简单、卫生、不直接接触眼表、避免交叉感染,但它的测量值受多种因素影响。
比如,佩戴隐形眼镜时,由于气体没有直接喷射到角膜,而是喷射到隐形眼镜上,检查结果会不准确。所以,平时习惯戴隐形眼镜的人,在做健康体检这天,应佩戴框架眼镜。另外,角膜的厚度对于非接触眼压的测量值也存在影响,比如,做过近视眼激光矫正手术的人,角膜偏薄,测量值会偏低。这时,医生会结合眼底检查等方法,进一步排除青光眼风险。
裂隙灯眼球前部情况清晰可见你坐在一台机器前,下巴放在颌托上,额头贴近头带,睁大双眼,医生扭亮光源,通过机器上的小镜头进行检查,这就是裂隙灯显微镜检查。虽然你入目尽是黄光,但对面的医生可以清晰观察到你眼球前段的结构,如结膜、角膜、瞳孔、虹膜、晶状体、前部玻璃体等,并且能从中发现一些肉眼观察不到的细微眼部结构异常,如睑板腺和结膜的慢性炎症、角膜薄翳、瞳孔粘连、虹膜萎缩、晶状体混浊、前房角狭窄等。
裂隙灯主要检查眼球前部的情况,眼底检查则是为了了解视网膜、玻璃体的情况。
眼底照片“直视”血管发现身体慢病眼底检查还有个重要的侦察对象——视网膜血管,这可以说是人体唯一可以“直视”的血管。因为眼底有丰富的血管,恰好角膜、晶状体、玻璃体是透明的,而人体其他地方的血管被包在肌肉里、皮肤下。眼底血管就像是观察全身血管的一扇窗户,通过检查眼底,可以了解全身的血管组织状况。
眼底血管的硬化、出血、渗出、水肿及血管瘤样改变等,能反映全身某些病变的性质、程度。如果体检查出视网膜动脉硬化,这就是全身血管硬化的一个信号,提示应该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