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对眼疾的深入了解
以及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
曾被誉为世界第一致盲眼疾的白内障
在现在的眼科临床中
仅仅是一场小手术
好多百岁老人都能通过手术
重获光明
白内障手术视频3D演示
而与老年白内障相比
小儿先天性白内障就要难处理得多
它难在哪里呢?
难发现
婴幼儿不像老年人,他们因为年龄小,不善表达,即使视力出现问题,他们更多的是揉眼、哭闹,特别是单眼白内障患儿,症状更加隐匿,难以被发现。家长平时应注意观察,及早发现孩子的某些异常表现。
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及时发现?
1.出现白瞳
家长如果发现孩子黑眼球中央的瞳孔区呈现白色或者灰白色,应高度警惕先天性白内障的可能,使用手电筒探照孩子的眼睛,可以更清楚地观察。
2.畏光
一些先天性白内障患儿会比较怕光,尤其在灯光下,经常眯眼、哭闹。这主要是由于晶状体混浊引起光散射所造成的。
3.视力差
孩子经常喜欢眯眼看东西,歪头看电视,看东西的距离很近,说明其视力有问题,医院做检查。
4.斜视
白内障阻挡光线进入眼球,不能刺激小儿正常的眼球发育,视功能会逐渐减退,造成斜视。当家长发现孩子眼睛有向内、向外偏斜,应立即就诊。
5.眼球震颤
眼球震颤是指单眼或双眼类似钟摆、有节律的摆动,此时,患儿往往难以注视和跟随目标,预示着白内障已经存在较长的时间,且已经影响到患儿的视功能。
当孩子出现以上几种症状时,家长就要注意了,及时带着孩医院检查。
难治疗
1.因为儿童眼球尚处在发育阶段,眼球较小,另外眼球的角膜及巩膜组织未发育完全,眼球比较软,伤口容易漏水,给手术增加了极大难度。
2.小儿白内障手术治疗的黄金时期很短,对于程度较严重的单纯白内障患儿来说,治疗越早,术后获得良好视力的机会较大,但因为小儿白内障难以发现,很多时候往往会错过治疗黄金期。
3.因为手术的难度性较大,加上手术中可使用的人工晶体并没有专门为儿童订制的尺寸,浑浊晶体的摘除与人工晶体的植入时间往往是分开的,术后患儿需要佩戴眼镜帮助聚焦,要婴幼儿配合是很困难的。除此之外,由于婴幼儿的术后增生及炎症反应较大,待相隔长时间后准备二次植入人工晶体时,原本保留下来用于放置人工晶体的囊袋可能由于纤维及炎症细胞过度增生、完全黏合而无法打开,因此人工晶体无法放入囊袋内,只能放置于其它位置,从而增加引发并发症的机会。
术后仍要注意
1.由于儿童在视觉发育时,眼轴增长容易近视,在儿童白内障手术中若需要植入人工晶体,最好余留一些远视度数,同时植入的人工晶体一般只是矫正大部分的度数,而且人工晶体无法进行远近视力的调节,因此手术后仍需佩戴低度数的眼镜来帮助矫正视力。
2.儿童白内障术后,可能出现后囊混浊而影响视力,此时只需进行一个简单的小手术,将增厚、混浊的后囊清除就可以使患儿恢复视力。
希玛眼科专设小儿白内障特需门诊
希玛眼科已开通小儿白内障国际专家诊疗服务,在医疗专家、手术方式、医疗设备方面都具有极大的优势。
?在希玛眼科,小儿白内障摘除手术均采用2.2mm的立体微创手术切口,切口需要缝合的概率低于10%,并且手术切口会结合考虑患儿术前的散光轴位,最大程度减少术后散光形成。
?为达到手术后的最佳屈光状态,医生在患儿手术中会亲自测量角膜散光曲率,对有需要的患儿施行角膜放射切开术,来减少角膜散光。
?针对撕囊困难,希玛医生采用密闭前房囊膜染色的方法,并且将撕囊口的直径限制在5.5mm的中心,以确保白内障的全部清除及人工晶体位置的居中。
?希玛眼科采用术前测量及术中复测的双保险方法,以最大准确度计算人工晶体的度数,并且根据不同年龄的患儿制定个性化的预留度数,以防止患儿后续的发育过程中出现中高度近视。
?为解决后发障的问题,希玛医生对所有的手术患儿施行一期的经睫状体平坦部的后囊膜切开及前段玻璃体切除,避免了患儿需再次全麻手术或回到所在地后因技术限制无法完成的后续跟踪治疗。
希玛医生介绍
小儿眼科专家
施礼康
施礼康Dr.Srikanth
眼科医学硕士(印度)
国际眼科医学委员会会员
世界小儿眼科和斜视协会会员
亚太斜视和小儿眼科协会会员
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医学院院员
全印度眼科学院协会(小儿眼科)院士
施礼康医生(Dr.Srikanth)曾在印度排名第三的SankaraNethralaya眼科中心担任顾问医生,并出色地完成了多例复杂斜视和小儿白内障手术,被授予“眼科最佳助理顾问”称号。施礼康医生还是《印度眼科杂志》等多份国际眼科期刊的审稿人,曾获邀撰写大量小儿眼科及斜视教材,并在多个国际眼科学术大会上授课。他的专业精神和良好医德得到了患者和同事的高度赞赏。
专长:儿童斜弱视、小儿白内障、眼球震颤等复杂眼疾
-END-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在线预约、咨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