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视是儿童最常见的眼科疾病之一,发病率为1.6%~3.6%,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视功能的眼病。其实弱视是指在视觉发育期内,眼球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由于异常的视觉经验引起而单眼或双眼矫正视力仍达不到1.0者称为弱视。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出现弱视,一般来说,我们主要通过视力检查,患者的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低于相应年龄的正常视力,而这个视力低没有办法用其他原因解释,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考虑患者有可能出现了弱视。弱视发病率高,发病早,预防与治疗年龄有密切关系,年龄越小,检查越困难,越容易漏诊,弱视危害大于近视。如果弱视不及时发现和治疗,错过黄金治疗时机会给孩子造成终身视觉障碍。
弱视的危害
1.影响眼的正常发育:弱视在生活中比较常见,有的小孩因为营养不良,屈光不正等而导致弱视,影响眼的正常发育。
2.形成斜视:很多弱视的患者由于双眼感光度降低极容易形成斜视,尤其是单眼弱视的患者或者双眼弱视相差过大的患者。
3.视力可能永久低下:弱视会引发和加重视力退步,最直接的结果就是造成视力可能永久低下。
4.视功能多方受损:弱视会导致眼睛视功能的多方受损,如扫视力、调节力、追踪能力、手眼协调能力、对比敏感度空间辨别能力等多项重要视觉功能受损。
5.立体视丧失:弱视的患者会导致立体视丧失,最直接的结果看任何事物都是平面的,对于眼睛中看到的事物不能形成正确的判断力,不能正确判断事物的远近距离,而且在弱视的患者的眼里世界是模糊或者重影的。
6.无法判断方位:弱视危害远大于近视。单纯性近视,看远模糊,看近清楚。而弱视儿童,看远模糊,看近也不清楚,同时因立体视觉模糊,不能准确判断物体的方位和远近。
如何预防弱视
1.注意用眼卫生:孩子在看电视以及读书写字的时候不要距离太近,一定要保持正确的坐姿,并且灯光要充足,不能太暗或太强,也不要用脏手揉眼睛,以免细菌进入眼内,造成感染。
2.补充营养,多做户外活动:6岁以前是孩子视力发育时期,应鼓励孩子少吃含糖量高的食物。多食用含有钙、锌、维生素B2、维生素A、维生素C等视力健康所需要的食物,如胡萝卜、玉米、南瓜等。同时家长要带孩子多到室外活动,增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避免弱视。
3.注意预防传染眼病及全身性疾病:许多传染性眼病是通过直接接触传染的,无论患有什么眼医院接受治疗。除此之外,一些全身性疾病对眼睛也有很大影响,如结核病、肾病等。因此在患儿接受治疗的同时,家长们一定要留心孩子的视力状况,避免延误病情。
4.训练孩子做眼保健操:从小训练孩子做眼保健操能够可有效缓解眼球疲劳,保护视力。每天两次做眼保健操,让孩子避免弱视的发生。
弱视儿童的眼睛外观大都跟正常孩子无差别,有一半以上的孩子是到了5-6岁才发现有弱视,这时已经错过了弱视最佳的治疗期,这会导致孩子和家长都遗憾终生。那如何更早地发现孩子弱视还是近视呢?一是靠观察,医院检查。我们可以观察宝宝是否有以下现象:
1.弱视眼视力低下,看远看近都吃力,光线不好时看东西更困难,对物体大小、明暗、形态的辨别迟钝。
2.弱视孩子走路时,表现为深一脚浅一脚,容易摔跤弱视孩子立体视觉丧失,写字常出现重叠、不整齐、不成行。
3.集合散开能力减弱,眼睛的扫视运动和跟随运动比较慢,正常者可以一目十行,弱视者看书的速度比正常孩子要慢很多。弱视眼有斜视倾向,尤其是单眼弱视最易形成斜视。
4.看东西喜欢眯着眼睛,还总是歪着头或者往前凑,对颜色鲜艳的事物不感兴趣。
5.有斜视或者眼球震颤的症状,弱视孩子通常怕光,见光就烦躁。单只眼睛偶尔或经常向内或向外偏转,这是弱视前兆。
为了保险起见,家长应该定期带孩子做视力筛查:
3—4个月时,要观察孩子的追视能力,即目光是否可以随着物体的移动而移动;一岁前、医院做一次视力筛查;幼儿园期间,每半年检查一次,确保孩子视力发育正常。
在生活中如果观察发现孩子视力出现问题,医院眼科进行诊治。弱视的治疗效果与年龄有密切关系,3~6岁是治疗弱视的最佳时机,年龄越小治愈率越高。争取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关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