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叙述了1例斜视+难治性弱视的视觉治疗历程,详细记载了医师们的训练思路以及走过的一系列弯路,也粗略记录了视觉训练的训练机理和观察要点。
总结治疗思路如下:1.鼻侧遮盖+周边视野训练,能够控制双眼眼位;
2.MIT2+眼控训练系统,能够有效改变旁中心注视,并唤醒弱视眼;
3.运动+空间感训练(周边视野相关),能促进融合,消除复视;
4.脱抑制训练可以融入眼球运动、调节、聚散的视觉训练中;
5.弱视眼矫正视力的提高,尽在期待中。
(一)初次见面第一次见到枫儿,是年夏天,她6岁了,马上进入小学一年级读书。她爸妈在网上了解到有一套美国的视觉治疗系统对女儿的眼睛可能有用,所以找到了爱光眼科门诊部。当时的枫儿非常乖巧,戴着眼镜,遮盖着右眼。她在3岁左右被发现左眼远视、弱视,伴随着左眼外斜。传统的治疗方式为:先遮盖右眼,左眼做弱视训练,等左眼的视力恢复到正常后再选择斜视手术。枫儿的爸妈非常认真负责,严格按照医生要求执行。但并没有看到预期的效果,左眼戴镜视力从0.15提高到0.2,就一直徘徊于0.2-0.3之间。遮盖右眼的时间逐渐增加,已经达到了每周遮盖6天,仅放开1天。如此治疗了2年多,视力一直没有明显提高,但左眼的斜视却逐渐明显。第一次专科检查,右眼低度远视(裸眼视力1.0),左眼高度远视(戴镜视力0.2),双眼屈光参差3.00D;右眼注视时左眼外斜30度,左眼注视时右眼除了外斜30度还伴随着轻度上斜视(长期遮盖所导致的)。我询问了孩子爸爸,是否想过提前做斜视手术再治疗弱视?爸爸非常坚定地告诉我不愿意安排手术。
好吧,我们试试!
年夏天的眼位(二)光学眼镜矫正由于所有的远视眼镜都是放大镜,不同度数的眼镜放大倍率不一样,双眼相差2.50D的远视眼镜将会干扰双眼的同时视,会对弱视眼提高视力造成阻碍。在和孩子父母充分交流后,我们保证左眼的最佳矫正视力(0.2),足矫了右眼的远视(戴镜0.8),让双眼远视镜片相差2.00D。眼镜的调整非常有道理,避免了屈光参差引起弱视的原因。但没有起到预期的作用,原因后续分析。
另外,在和枫儿爸妈充分交流后决定,我们不再单眼遮盖。理由在于:
1.单眼遮盖已经用了3年,并没有达到提高弱视眼的作用;
2.被遮盖眼出现一定程度的上斜,可能与长期被遮盖有关;
3.我们改变一下思路,先看看是否能将斜视控制,因为固定外斜视也是左眼弱视的原因之一。
(三)鼻侧遮盖因为美国的学习经历和年4月听了Dr.Robert用视觉治疗干预斜视的课程,虽然屈光参差弱视合并斜视性弱视是最难治疗的,仅仅认为可以试试,但效果如何并没有底气。也因为年夏天用鼻侧遮盖成功干预过一例斜视术后继发外斜,所以我知道鼻侧遮盖会有作用。
鼻侧遮盖是个非常“神奇”的东西,我理解它神奇的点表现在:它遮盖了双眼内侧的部分视野,即是双眼同时视野,避免了双眼复视的可能,消除了双眼复视性抑制的原因。因为双眼颞侧视野和中央视野开放,并不会影响双眼看见的范围。而对于枫儿,右眼鼻侧视野的遮挡,强迫左眼去注视左侧的空间。仅仅是鼻侧视野遮盖不能起到预期的效果,必须加脱抑制治疗和双眼周边视觉治疗。
年夏天,眼前加鼻侧遮盖板,并诱导双眼周边视野注视
(四)脱抑制和周边视觉治疗枫儿的父母非常配合,我交代了在家里做很多的活动,例如:红绿眼镜下玩配套扑克牌,用“余光”打乒乓球,扔沙包,双手画大圈,走平衡木等等。
在门诊部,最重要的周边视觉治疗是用SVI设备做“手眼协调训练”。训练时双眼注视屏幕中央的视标,周边视野会出现小圆圈,要求用手准确地碰触圆圈,尽量保持头和眼睛不动。枫儿最初不能保持头和眼睛不动,准确率也不高。但她非常乖巧,依从性很高,她很认真地做着手眼协调训练。期间训练的内容会有些小变动,例如圆圈的颜色变化、转动的圆圈、散落的数字......逐渐增加一些难度。
随着按部就班的门诊部和家庭训练,枫儿的眼位基本正常了。鼻侧遮盖时,在日常生活中眼位基本正位。未戴鼻侧遮盖眼镜做手眼协调训练时,眼位也是非常正常。枫儿爸妈很开心,因为日常生活中,就算不用鼻侧遮盖也可以保持眼球正位,很少出现斜视。我也有些开心,因为右眼注视稳定了,基本没有上斜趋势了。枫儿也非常开心,她逐渐开朗了,开始说话了,也会好奇地问些小问题。
治疗取得阶段性的胜利,就在大家信心十足满怀希望的时候,事情又出现了转机……
未完待续,敬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