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说看不清,但不一定是近视

头皮白癜风用什么药 http://m.39.net/pf/a_4624558.html

有时候孩子会告诉家长自己看不清楚,很多家长的第一反应都是认为孩子近视了。但并非所有的看不清都是近视引起的,还有可能存在假性近视、散光、远视、弱视等等情况。

1、假性近视

假性近视是因为青少年的眼睛调节功能比较强,当长时间用眼后,调节容易痉挛,就会出现看远不清。就像镜头一直对焦在近处,忽然拍远处时会模糊一样。假性近视往往不需要戴镜,可以通过眼部放松训练或者用药缓解恢复。如果要判断孩子是真性或假性近视,最准确的办法是去正规的眼视光机构做验光检查。

2、远视、散光

医学上把近视、远视、散光统称为屈光不正。当远视、散光度数不高(一般不超过度),对孩子的视力发育影响不大,可以不戴镜。当远视度数较大时,可能会导致孩子看近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如果散光度数高,也会直接导致视疲劳,视物不清,这些情况需要戴镜矫正。尤其是处于发育阶段的孩子如果有高度的远视、散光问题,若不及时进行科学干预可能导致弱视。

3、弱视

与近视不同,弱视是指孩子的最佳矫正视力无法达到该年龄段视力的最低标准:

1~2岁孩子的视力约为0.2-0.3;3~4岁孩子的视力约为0.5左右(两眼视力相差小于两行);5岁的孩子正常视力越可达到0.6-0.7(两眼视力相差小于两行);6~7岁时,孩子视力发展到接近0.7-1.0的水平(两眼视力相差小于两行)。简单来说,就是在戴上眼镜后,孩子能看到的最佳视力也低于正常标准。对于弱视这种发育性眼病,最佳治疗年龄为3~6岁,如果不及时发现和矫正,可能影响终身,甚至会影响孩子以后考驾照、就业等问题。

同样看不清,弱视和近视有不同

弱视是视觉系统发育过程中,受到干扰、阻碍与抑制,得不到视觉刺激,引起发育障碍与退化,包括形觉、色觉、光觉、立体感。弱视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发育性眼病。是视觉发育期内,由于单眼斜视、屈光参差、高度屈光不正以及形觉剥夺等异常视觉经验引起的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低于相应年龄正常儿童,且眼部检查无器质性病变。近视和弱视虽都是看不清,但两者有区别。举个例子,若裸眼视力都是0.3的近视和弱视的孩子,通过戴眼镜矫正视力后,近视的孩子能矫正到1.0或相应年龄最佳矫正视力。但弱视的孩子即使戴镜后,仍无法提高视力或不能矫正至正视,这就是近视和弱视的区别。

弱视对孩子的将来危害更胜

目前,我国儿童弱视发病率在3%左右,弱视儿童多达万。弱视也是成人单眼视功能损害的常见病因之一。弱视可分为斜视性弱视、屈光不正性弱视、屈光参差性弱视及形觉剥夺性弱视。其发病与遗传因素、生产情况、母孕期间状况(吸烟、酗酒、药物应用)等多种因素有关。

弱视对孩子的影响涉及多方面:

1、影响视力和视功能。

最主要是视力低于正常,部分患儿会导致单侧的眼睛恒定性内斜或者外斜的斜视性弱视。此外,弱视还严重危害着儿童的立体视觉。立体视觉是视觉器官对三维空间各种物体的远近、前后、高低、深浅和凸凹的感知能力。在弱视儿童眼里,不能准确地判断物体的方位和远近,无法获取精细的立体影像。

2、影响学习和生活。

弱视会使学龄期孩子,因视力下降导致手、眼协调能力差、走路容易摔跤,出现视觉信息处理障碍和阅读障碍,导致阅读速度慢、理解力差等问题。同时,弱视的孩子还将在升学和就业时面临着如航空、军警、测绘、入伍、驾驶等报考和从业限制。

3、影响心理健康。

弱视儿童的感知会与正常视力的小朋友有所差别,这不仅会造成儿童学习和生活不便,还容易打击其自信心,形成自卑、自闭的不健康心理状态。因此,及时发现、及时训练才是解决儿童弱视的关键举措。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anjingxieshi.com/etxs/78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