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眼ldquo8年rdquo男孩

7月15日,9岁的淕淕在医院三楼手术室进行了“左眼内直肌后徙术+左眼外直肌缩短术”。手术成功完成。

7月21日早上9点30分,经过主治医生检查后,淕淕顺利出院。

01

△何勇川院长为淕淕做手术

01对眼“8年”

“孩子小时候眼睛很漂亮,又黑又亮,一岁多的时候眼睛才开始‘对眼’。”奶奶杜年琼说,“从一岁多开始,我们就发现孩子的眼睛出现‘对眼’的情况,左眼很明显,不能控制眼位,视力也开始模糊。”当时,他们立即带医院。从那开始,淕淕就开始了“眼镜之旅”。

家人以为戴眼镜矫正能对“对眼”有比较好的效果,眼镜一带就是7年。这期间,淕淕换了十几副眼镜。只到最近一年多,因为眼镜丢失,才停止佩戴眼镜。

今年上小学三年级的淕淕热爱学习,成绩也在班上名列前茅,随着学业的加重,淕淕的“对眼”开始让家人担忧。“怕孩子的眼睛影响了以后的视力和学习,外观也不好看。”奶奶杜年琼说道。

直到去年,医院走进城口,为当地孩子进行义诊,才发现了源源,对其眼睛进行详细的检查后,诊断源源症状为共同性外斜视,并伴有双眼屈光不正。

02

△手术前的淕淕,内斜视较为明显

据了解,斜视分为内斜视、外斜视、上斜视、下斜视,由眼外肌协调运动失常导致双眼不能同时注视物体。内斜视主要表现为眼睛中间的瞳孔天生或人为的都朝中间靠拢,所以俗称为“对眼”。

02公益救助守护光明

由于是单亲家庭,爸爸一直在外务工赚钱养家,淕淕由奶奶带大。今年,淕淕爸爸也生了一场重病,这让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受到重创。

在了解到淕淕家庭情况后,医院积极联系重庆儿童基金会,将源源列为公益眼健康救助对象。近日安排入院进行治疗。

03

△手术后的淕淕

手术顺利完成,淕淕的斜视问题得到解决,这也让一直悉心照料淕淕的奶奶由衷的高兴。淕淕终于告别斜视,在未来的路上,光明将与他同行。

04

△手术后,淕淕在视功能训练室接受训练

据了解,淕淕是第四位眼病救助的儿童,该救助项目由医院和重庆福利彩票共同出资,致力于帮助重庆地区的贫困儿童、留守儿童眼病的治疗与康复,通过精准医疗援助来帮助重庆山区患儿的家庭精准脱贫,尽量降低因病给家庭带来的巨大经济负担,重庆地区0-18岁视功能异常的贫困儿童均可申请。

医院副院长何勇川提醒家长朋友们,若孩子双眼视物时出现“对眼”“视物模糊”等症状时,一定要引起重视,医院做眼科检查,确定是否患有斜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yanjingxieshi.com/etxs/51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