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爱的口味里,藏着各种疾病各个科室都

健康必读|第期5月7日星期四生活·美文·健康

中国北方和南方的饮食口味差异颇大,因而有“南甜北咸、东辣西酸”的说法,特别是南方食物的甜腻最为深入人心。

作家梁文道说过这样一句话:近三十年来,中国最大的变化之一,是越来越重口味。麻辣烫、水煮牛肉、辣子鸡、小龙虾、香锅、烧烤、火锅......

不久前,《糖尿病杂志(JournalofDiabetes)》发了一篇非常有意思的中国论文,这篇论文利用史上最大研究样本——2亿多中国人——绘制了首张中国饮食习惯与代谢病地图。

这项由中国工程院宁光院士带领上海医院团队完成的研究,第一次大规模采用了互联网数据探索了中国人的口味偏好和疾病之间的关系,总纳入参与者数量超过2.13亿人。

研究显示,居住在不同地方的人群喜欢的食物也有差异:

嗜甜人群集中在沿海地区,北京和天津居民对甜食的喜爱也较突出。

在流行病学研究中,蔗糖和果糖的摄入可能是代谢性疾病的潜在病因之一。已经有很多研究发现,甜食摄入量高与糖尿病发病率升高以及空腹血糖异常升高等有关系。

中国爱吃甜食的人群分布图

年2月,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刊物《Nature》杂志的一篇题为《公共卫生:糖的毒性真相》(Publichealth:Thetoxictruthaboutsugar)的文章指出:糖就像烟草和酒精一样,而且糖的危害远在脂肪和卡路里之上。

过量摄入糖可导致多种疾病,

各个科室都有它的“身影”!

心血管内科

诱发高血压

一般我们认为,高盐饮食和高血压紧密相关,然而美国心脏病杂志曾发文称,高糖饮食也会引发高血压。高血糖水平作用于下丘脑的某个关键部位,会引起心率加快、血压升高。

内分泌科

肥胖

糖进入到人体后,一部在胰岛素的作用下分解,来供应人体所需要的能量,另一部分也在胰岛素的作用下合成糖原储存起来,以备急用。

但是人体合成糖原是有上限的,再多的糖就会转化成脂肪储存到体内,久而久之引起肥胖。

糖尿病

吃糖不会直接导致糖尿病,但高糖饮食,可以出现短时性血糖增高,加重胰腺胰岛负担;高糖饮食又可以导致肥胖,容易导致胰岛素相对不足,或胰岛素抵抗,大大增加了患糖尿病的风险。

影响身高

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潘慧介绍,要想让孩子长个,就要让他少吃甜食。

过量的糖分摄入会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抑制脑垂体分泌生长激素,孩子缺乏生长激素,自然长不高。最好多吃粗粮杂豆、蛋奶果蔬等天然食物,并养成定时进餐、吃好正餐的习惯。

消化科

易患胆结石

糖摄入过量,会加快胆固醇的积累,造成胆汁内胆固醇、胆汁酸、卵磷脂三者比例失调,而过多的胆固醇又会形成胆固醇结石。

另外,糖过多还会转化为脂肪,促进人体发胖,进而引起胆固醇分泌增加,促使胆结石的发生。

妇科

易得阴道炎

当女性摄入糖分过多时,多余的糖通过尿道(尿液)代谢。由于糖呈酸性,整个尿道周边酸碱环境发生变化,打破平衡。

如果经常过量吃糖,就容易引起阴道内菌群失调,念珠菌大量滋生,它们在外阴、阴道、尿道口周围生长、繁殖,导致念珠菌性阴道炎。

增加子宫癌风险

据《每日邮报》报道,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与那些很少吃甜食的女性相比,每周吃甜食2至3次的女性,其患子宫癌的风险会增加33%。

如果每周吃甜食三次以上,患子宫癌的风险就会增加42%。

促进乳腺癌发展

女性甜食摄入过多会促进乳腺癌的发展,因为大量的摄入甜食,体内的胰岛素分泌就会增加,而早期乳腺癌的发生正需要大量的胰岛素,这样就会促进乳腺癌细胞的生长繁殖。

骨科

易患骨质疏松

进食大量糖或碳水化合物,会消耗体内大量钙、镁、钠等,体内钙的不足使肌肉硬化和张力减弱,调节血压的机制紊乱,大量钙被中和,又能让骨骼脱钙而出现骨质疏松症。

风湿免疫科

引发痛风

糖过量易导致人体内源性尿酸的形成,而尿酸过高,就很容易引发痛风,痛风很折磨人。美国调查显示,大量喝甜饮料的人痛风的发病率比不喝甜饮料的人高出倍。

皮肤科

易长皱纹

糖分会与皮肤中的胶原蛋白结合,削弱胶原蛋白对皮肤的修复和再生功能,导致皮肤过早出现皱纹和变得松弛。

研究表明,50~70岁的人如果血糖水平增高,会让他们看上去老了5~7个月。

易长痘痘

解放军第医院整形美容科主任陈柯解释,进食巧克力、蛋糕等高糖食物后,糖迅速进入血液,会引起体内荷尔蒙波动,使雄激素增加,而雄激素会刺激皮脂腺导致皮肤长痘。

糖类在人体内代谢时需要消耗B族维生素,又是痘痘加重的因素之一。

甜食里含有大量白糖、黄油等,会被机体转化为脂肪存储起来,导致分泌更多的皮脂,堵塞毛囊也会加重痤疮。

牙科

易长龋齿

经常吃糖又不及时漱口,极易患龋齿(蛀牙)及多种口腔疾病。

营养科

容易厌食导致营养不良

如果吃糖太多,会影响孩子食欲,其他营养素势必摄入减少,导致体内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均缺乏,极易造成营养不均衡。

眼科

助长近视发生

甜食中的糖分在人体内代谢时,需要大量维生素B1帮忙,并降低体内钙的含量。

维生素B1对视神经有养护作用,其含量的高低会影响到视神经的状态。而钙是眼部组织的“保护器”。经常大量进食甜食,眼睛不仅易疲劳,还会助长近视。

神经内科

影响智力

日本科学家发现,甜食吃得多居然会影响人的智力!研究发现,给老鼠喂高糖高脂饮食,结果发现大脑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含量大大减少,导致记忆容量缩小,空间学习能力下降。

心理科

易导致抑郁

精制糖和精制糖水化合物会消耗改善情绪的B族维生素,使情绪调节功能受到影响。

吃甜食让人智商降低

微博上曾有一个#总吃甜食大脑很受伤#的热门话题,引发了大家的激励讨论,称吃甜食会让人智商降低,且还有研究证明。

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研究人员在英国《生理学杂志》上报告说,动物实验显示,实验鼠摄入糖分过多会导致大脑受损,记忆力下降。

一個甜甜圈含大約大卡熱量、19公克脂肪及16公克糖份

研究人员首先训练了能够钻出迷宫的实验鼠,然后将它们分为两组,一组每天喂食高果糖溶液来取代日常饮用水,另一组则同时喂食高果糖溶液和欧米茄脂肪酸。

欧米茄脂肪酸被认为能保护神经突触免遭损伤。6周过后,第一组实验鼠忘记了钻出迷宫的路径,另一组实验鼠的记忆能力未受明显影响,仍旧能很快钻出迷宫。

第一组实验鼠大脑内连接神经元的突触活动有所减少,神经元之间的信号传递有障碍。因此推测,摄入糖分过多所致的胰岛素抵抗可能是实验鼠大脑神经突触和记忆受损的原因。

(胰岛素抵抗:即自体能够产生胰岛素,但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利用胰岛素促进葡萄糖代谢的能力下降。)

研究人员认为,实验鼠大脑化学反应和人类大脑相似,这项研究表明了长期过量摄入糖分对大脑的不良影响,但这种影响可能并非是永久性的。

三个方法帮助我们少吃糖

完全不吃糖这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可以控制糖的摄入量,这对我们的身体来说非常重要,以下3个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少吃糖。

1、学会看食物配料表

有的食物即使它不甜也是含糖的,比如酱油、醋、蚝油、豆瓣酱、辣酱等调味品,话梅等果脯蜜饯;

罐头食品;薯条、爆米花,甚至鱿鱼丝、牛肉干也是含糖量较高的食物,葡萄糖、蔗糖、果糖、乳糖、麦芽糖、蜂蜜和玉米糖浆都属糖类。

越是排在食物配料表前边的成分,其含量就越高,学会看食物配料表,这样的话,即使是包装食物中的隐形糖,也能被我们揪出来。

食物中含隐性糖

2、吃水果注意含糖量

因为糖是甜的,所以很多人都会认为“不甜的水果含糖一定少”、“越甜的水果,含糖一定多”,事实上,光靠嘴巴品尝并不靠谱,水果含糖量,是尝不出来的。

不同的水果含糖量也不同

火龙果并不甜,但它的糖不少,约为11%,百香果酸酸甜甜,但它的糖比葡萄多,约为13%。

山楂特别酸,一点也不甜,糖含量却高达22%,还有没啥味道的人参果,含「糖」其实高达18%。

喜欢吃甜,又害怕水果糖分高的话。可以选择:草莓、甜瓜、杏、西瓜、木瓜等,糖含量其实都不到10%。

煎煮的食物

3、做菜少红烧、糖醋

烹饪也要注意,尽量避免糖醋、红烧等方法。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

像红烧肉、鱼香肉丝、糖醋排骨等都是高糖菜肴。另外,番茄酱、烧烤汁等调味酱,每百克大概有15克左右的糖,随便吃吃就超过了一天的推荐量。

控糖!控糖!控糖!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减肥不控糖,等于踩地雷。

本文部分文字及图片综合自网络等,如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你是甜食爱好者吗?欢迎在文末留言,喜欢我们的文章,记得转发和点击“在看”哦!!

主题:消除夏季入睡困难时间:5月7日星期四15:00直播间有福利派送!小蕾等您来互动▼

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yanjingxieshi.com/etxs/50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