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的两眼看东西时,无论这个物体位于远处、近处或眼前任何位置,两眼的目光应该是平行的,同时注视同一目标,两个眼球的位置是正的。反之,仅一只眼注视所看的东西,而另一只眼的目光却偏向它的旁边,则称之为斜视。
初生数周的婴儿,因两眼缺乏注视能力,可有暂时性的斜视,但一般到了6个月时就会发育良好,不再有斜视。宝宝到了5—6岁时,通常视力已经发育成熟。
怎么判断孩子有没有斜视从发病时间上要注意几个特定时期:
一是孩子出生睁眼后,观察其两眼眼球是否对称;
二是孩子长到5-6个月抱起来看东西的时候有没有两眼眼球活动不同步同方向或歪头现象;
三是2-3岁时有没有两眼眼球位置不对称。如有迹象,医院就诊。还有一种斜视是任何年龄都可以发生的,常见病因是头部外伤、感染和肿瘤。
儿童发生斜视的主要原因1、眼球运动中枢管制失调
一般多表现为共同性斜视,如果集合过强或外展不足或两者同时存在就产生了内斜;相反外展过强,集合不足或者两者同时存在,就产生了外斜。
2、先天异常
这种斜视多由先天眼外肌肉的位置发育异常,眼外肌本身发育异常,中胚叶分化不全,眼肌分离不良,肌鞘异常及纤维化等解剖上的缺陷或支配肌肉的神经麻痹所致。也有的由于生产过程中,使用产钳造成婴儿头面部损伤或母亲生产时用力过度致胎儿颅压升高产生大脑点状出血,而出血刚好在支配眼球运动的神经核处引起眼外肌麻痹。
此外,也有遗传因素,斜视眼在家族中遗传不是全体成员,这种缺陷往往是间接遗传到下一代子女身上。医学上一般把出生6个月内发生斜视称先天性斜视,它不具备建立双眼视物的基本条件,对视功能的发育危害大。
3、屈光系统发育不成熟
由于儿童眼球小,眼轴短,多为远视眼,又因儿童角膜及晶体屈折力大,睫状肌收缩力强,即调节力强。这样的儿童想看清物体就需要更多的调节力,同时双眼也用力向内转产生了过量辐辏,容易引起内斜视,这种内斜视称调节性内斜。
4、视功能发育不完善
儿童,尤其是婴幼儿双眼单视功能发育不完善,不能很好地协调眼外肌,任何不稳定的因素都能促使斜视的发生。人的单视功能是后天逐渐发育的,这种功能建立与视觉功能一样是反复接受外界清晰物像的刺激,逐渐地发育和成熟起来的。婴儿出生后2个月只有大体融像,精确融像功能的建立要持续到5岁以后,立体视建立迟,6~7岁才能接近成人。通常5岁前是儿童斜视的高发期。
5、其他斜视发生的诱因
此外,斜视也常发生在发热、感冒及手术外伤后,惊吓、情绪紧张或过分精神压力也可诱发斜视的发生。
得了斜视怎么办?首先应该确诊斜视的性质,病变的程度,是否影响了视力。然后再根据不同情况制定治疗方案,治疗主要有配镜、用药、训练、手术等四个方面。需要强调的是,许多斜视病儿家长,过多注重斜视眼位的纠正,而不太关心视力的正常与否,这是错误的。因为不少斜视都伴有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而视力的恢复要比矫治斜视困难得多。所以,许多斜视的矫治是一个综合治疗过程,需要时间和耐心。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