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总股本23.83亿,截至年9月19日,市值亿。
年扣非净利7.76亿,对应市盈率90.21倍。年上半年扣非净利5.27亿,增长44.50%。按照40%的增速,毛估年扣非净利10.86亿,对应市盈率64.46倍。按30%增长,则年可实现净利14.12亿,对应市盈率49.58倍。
点评:较高的市盈率估值需要未来的快速增长去拉平。
近三年的分红情况:
15年净利润4.28亿,分红2.亿,分红比例69.19%;
16年净利润5.57亿,分红1.82亿,分红比例32.70%;
17年净利润7.43亿,分红4.77亿,分红比例64.21%。
点评:公司虽然处于快速扩张期,但是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分红比例。
二、关键数据
年份ROE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扣非净增长率毛利率净利率
.02%19.8亿21.03%2.23亿22.43%2.36亿26.04%45.89%11.05%
.91%24.0亿21.01%3.09亿38.34%3.16亿33.78%44.91%13.03%
.66%31.79%31.79%4.28亿38.44%4.60亿45.58%46.50%13.79%
.88%26.37%26.37%5.57亿30.24%5.47亿18.86%46.11%14.18%
.74%49.06%49.06%7.43亿33.31%7.76亿41.87%46.28%13.30%
点评:ROE符合长期15%的金标准,同时,公司正处于快速扩张、快速发展时间期。
年上半年主要数据:
门诊量.41万人次,同比增长21.97%;
手术量28.00万例,同比增长20.43%。
收入37.80亿,增长45.94%;
净利润5.09亿,增长40.61%;
扣非净利5.27亿,增长44.50%;
经营现金流量净额7.78亿,增长85.98%。
销售费用4.62亿,增长34.85%,销售费用率12.22%;
管理费用5.36亿,增长49.45%,管理费用率14.18%。
收入构成分析:
注:
内屈光手术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84.11%,主要是手术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全飞秒、ICL等高端手术占比提高,形成量价齐升的趋势以及欧洲ClínicaBaviera.S.A的贡献所致;
白内障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17.13%,主要是高端晶体占比提升,全飞秒术式增加所致;
视光服务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28.50%,主要是视光配镜量持续上升的同时视光技术和新产品不断创新升级所致。
点评:上半年增长快速,且医疗服务“交钱看病”的特点,使公司现金流丰富,而且也无拖欠款之忧。
三、业务概要
公司作为专业眼科连锁医疗机构,主要从事各类眼科疾病诊疗、手术服务与医学验光配镜,目前医疗网络已遍及中国大陆、中国香港、欧洲、美国,初步奠定了全球发展的战略格局。公司独具特色的“分级连锁”发展模式及其配套的经营管理体系,高度适应中国国情和市场环境,医院的功能定位,提医院网络的广度深度,持续增强集团医院的竞争力,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为保持长期健康快速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核心竞争力分析:
1)分级连锁优势
公司持续加快完善各省区域内分级连锁网络体系,设加快推进以地、县市为重点的医疗网络建,多个省区逐步形成“横向成片、纵向成网”的布局,区域内资源配置效率共享程度进一步提高。同时,积极探索城市分级诊疗体系,眼视光门诊部(诊所)以及爱眼e站进一步扩大试点,广大基层患者得以就近享受优质眼科医疗服务。医院医院进行技术支持,医院的疑难患者可以得到集团专家医院,实现了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和患者就诊的便利化。随着全国医疗网络不断完善,规模效应将得到进一步体现,分级连锁优势进一步彰显。
2)全球资源优势
公司国际化战略和资源整合稳步推进。公司拥有香港亚洲医疗、美国MINGWANG眼科中心、欧洲ClínicaBaviera.S.A等海外领先的眼科机构,将有助于深度融合国际先进的医疗服务理念和最前沿的技术体系,嫁接高端服务模式和管理经验,帮助公司更好地发展国内的高端医疗服务,搭建世界级科研、人才、技术创新平台,“共享全球眼科智慧”的力度和深度不断加强。
3)科教研平台优势
公司在“两院、两所、两站”的科教研平台基础上,又设立了“角膜研究所”,并推动与国际顶尖医疗机构科研合作,进一步夯实了公司“产、学、研”一体化的战略布局。公司集聚创新资源,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持续提升整体技术水平。爱尔眼科学院发起并主导的全球近视眼大数据多中心研究项目,将强化人类近视眼发病机制领域的探索研究;公司在仿生组织工程角膜的构建和移植研究方面取得进展。此外,公司依托科教研平台,申请和开展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市局级科研课题;主办了多场高水平的学术会议如“屈光手术国际论坛”、“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新进展国际会议”等,公司的行业地位不断提高,科教研一体化优势稳步提升。
4)管理体系优势
在总部层面上,进一步优化集团职能部门与省区联合作战的工作机制,强化财务直线管理,推进财务共享管理机制,加强对省区经营、投资、人力资源的支持和督导,推进落实各项工作规范,确保经营计划完成;在省区层面,公司细化省区管理机制及组织架构,推动省区区域资源整合、共享,医院的管理、培训、指导职能;在医院层面,继续坚持管理人才与技术人才的有机结合,全面推行院科两级管理体制,医院经营效率和专业水平。通过管理模式的动态优化,推动公司各种资源的整合共享,医院更加贴近市场,及时、准确满足患者需求,进一步提升集团的整体竞争力。
5)技术与人才优势
一批国内外权威眼科专家陆续加盟爱尔,不断充实集团的医院的人才力量。通过集团学术委员会各医院的高效联动,人才培养体系更加完善,人才储备持续增加,为快速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才保障。同时,公司继续跟踪和引进国际最新的眼科诊疗技术和先进设备,利用远程会诊、分级转诊、专家带教、多中心研究等多种手段,提高技术资源共享程度,不断提高临床、科研技术能力。随着公司国际化战略的稳步实施,科技创新全球化布局的推进,公司共享全球眼科人才和眼科技术的进程将进一步加快,在行业的竞争优势将更加凸显。
6)激励机制优势
一直以来,公司充分利用上市公司平台,先后实施了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以及合伙人计划、医院合伙人计划等多形式、多层次激励措施,使越来越多的核心业务骨干和管理人才与公司结成长期利益共同体,持续分享公司的发展成果,极大地释放核心骨干的工作动能,进一步提升公司整体的竞争力,更好地实现公司在新时期的战略目标。完善的中长期激励机制对爱尔眼科的快速连锁复制扩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7)多层次服务优势
公司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导向,满足百姓多元化、多层次的眼科医疗服务需求,努力实现公司的发展宗旨:使所有人,无论贫穷富裕,都能享受眼健康的权利。公司在为社会大众提供标准化服务的同时,一方面根据医疗消费升级的趋势,积极开发个性化的高端服务,在服务流程、服务内容上持续提高品质标准,不断提高服务的增加值;另一方面,通过爱尔特色的“交叉补贴”模式和高效的工作机制,一以贯之地为缺乏支付能力的贫困群体提供公益慈善医疗服务,实现医疗精准扶贫的可持续、可扩展。通过提供多层次的医疗服务,公司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责任的和谐共进,持续提升爱尔的品牌形象和社会影响力。同时,公司充分利用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技术,不断改善就医的便捷度和满意度,有效促进了口碑传播。
四、业绩亮点
年上半年:
1、公司和产业并购基金继续通过新建或并购方式加快以地级、医院为重点的网点布局,纵向推进省域内分级连锁体系建设,同时,深入探索同城分级诊疗体系建设,横向拓展眼视光中心(诊所)以及社区眼健康服务模式,进一步下沉医疗渠道,医院的辐射半径,让患者享有就近、便捷、优质的眼科医疗服务。公司收医院有限公司51%股权,新建了衡阳雁峰区爱尔眼科门诊部有限公司;产业并购基金加医院项目投资建设,储备更多优质标的,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由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发起并主导的全球近视眼大数据多中心研究项目在美国檀香山启动。该项目使用中国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工智能产品作为关键实验设备,由在全球范围内遴选出的19支高水平科研团队,对6大洲3大人种的近视眼大数据进行采集与分析,着力于人类近视眼发病机制的研究。由爱尔眼科专家主持的“组织工程角膜重建”项目在仿生组织工程角膜的构建
和移植研究方面取得进展,已在动物实验上取得成功,引起了全球专家学者的中科白癜风恢复美丽黄皮肤让白癜风患者直面异样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