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家园教育

  生命是唯一的,有健康才会有一切。但是,中国人的健康水平却不容乐观!为什么现代人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疾病却越来越频繁的影响我们的生活?今天继续朗读包丰源老师的畅销书《心转病移》“情绪与眼睛方面疾病的对应关系”,为大家解读这其中奥秘。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北宋诗人欧阳修的《蝶恋花》因花而泪、因泪问花,还有“炯炯有神”“顾盼神飞”“回眸一笑百媚生”“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等一系列与眼睛有关的词句,可见眼睛是一个人内心的窗口,眼睛的状况透析着内心的状况。

  从医学上讲,眼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视觉与传神。眼睛主司视觉,指眼具有视万物、辨形状、别颜色的重要功能。《黄帝内经》指出,眼的视觉功能正常,主要有赖于肝的气血濡养,即所谓“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清代医学著作《医宗金鉴》直言眼为视觉器官:“目者,司视之窍也。”目盲,则目视万物的功能就不能发挥。

  传递心神,指眼可传神,透过一个人眼睛的明亮、干涩、微黄、转动等,就可以很容易地了解到对方的心灵状态。美国人类学家博厄斯就曾说过:“眼睛是灵魂的窗户,人的才智和意志可由此看出来。”清代徐文弼的养生专著《寿世传真》指出:“目乃神窍。”因此,望眼神是中医临床望诊中推测神之旺衰、有无、真假的重要内容之一。眼睛活动灵敏,精彩内含,谓之“有神”;眼无精彩,目暗睛迷,谓之“无神”;若病人原本精涸气弱神衰,而目光突然出现转亮,谓之“假神”,乃“回光返照”之危象。

  《黄帝内经》说:“肝开窍于目。”也就是说,眼睛是肝的反映。比如,一个人肝火旺时,眼中就会放出怒光。眼部的疾病大多也是由人内在的情绪引发的,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很多学生都早早地带上了眼镜的重要原因。在过去,人们常常在昏暗的灯光下读书、学习,有的人还在手电筒、煤油灯、月光下读书、学习,甚至古人还有“凿壁偷光”的典故,可那时的人很少有近视的。

  如今人们的学习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学习、照明、上课条件好多了,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人近视呢?这除了先天遗传、生活习惯外,更多的是心智在起作用。

  这些年我们从许多关于眼部疾病的个案中观测到:孩子的眼睛问题很可能与学习压力大、竞争激烈、心里不想看书、不爱学习又不能不学习的情绪也是有关的。回看以前生活条件不好,很多人经常只能在昏暗的光线下长时间看书,但患上近视的不多。而现在的孩子学习压力太大,大都不想看课本、不想写作业,甚至不想学习,这种情绪就是造成孩子视力下降的直接原因。

  当一个人有不想看到的事情或者人时,也就是说当他有不想面对的人、事、物时产生了不想看、不愿看的情绪,就会导致他的眼睛出现问题。

  部分情绪与眼部疾病的对应关系因归纳如下:

  第一,不想看、不爱看、看不起、藐视人、瞧不起人、不尊重人、骂人、侮辱人。总看别人缺点、看不顺眼而生闷气,愤怒、沮丧等情绪;

  第二,对长辈有怨气、对未来担忧,对前途不知所措。忍受过往经历中的伤害,不想看到又没法不看;

  第三,把什么人或者事情看得太好了、太大了,结果与实际不符。

案例解读

  在调理患有眼部疾病的患者时,最主要的是要找出他不想看到的或者不得不看的事情是什么。当我们有效地疏导对这件事情的情绪,他的眼睛也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改善。

  张女士今年36岁,有个7岁的孩子,长得活泼可爱,笑起来甜甜的,还有一对小酒窝,很是惹人喜爱。可是,一想到自己的孩子,张女士的心就会隐隐作痛,很是担心。原来,让张女士担心和忧愁的是:孩子四岁的时候做了一次体检,发现孩子的眼睛有斜视、散光、近视的状况。得知检查结果后,张女士简直不能接受。孩子才四岁啊!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她难过地说:“我无法用任何的语言来形容当时的心情,只感到眼前一片黑暗,好像什么也看不到了。”她不知道自己当时是怎么回家的,反正脑袋里一片空白,未知、无奈、痛苦……全都纠缠在了一起,折磨得她心力交瘁,觉得天都快要塌下来了。

  这几年来,每每看着孩子可爱、活泼的样子,她的心里是既欢喜又心酸,既喜悦又担忧,想着孩子今后要戴着眼镜度过一生,而且还有斜视问题,她的心又不由自主地疼了起来,真是不敢想啊,越想越害怕……

  我们知道情绪会导致身体能量形成淤堵。眼睛问题则是来自于不想看、不爱看的情绪——情绪触发心智程序——既然你有不想看、不爱看的东西,身体就会按照思想将这个想法变为现实——通向眼睛的气道淤堵起来减少气血的供应以减少“看”的功能。但是这么小的孩子很少会出现不想看、不愿意看的情绪。

  我出版的《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的问题》中的观点:几乎所有孩子问题的原因都不在孩子身上,而在父母身上。为了帮助张女士彻底解决孩子眼睛的问题,我用“唤醒法”引导张女士开始追溯引发问题的原因。

  通过“唤醒法”寻找影响孩子眼睛的对应情绪时,张女士回想到在怀孕的时候,夫妻与公公、婆婆同住一起。可是她与丈夫姐姐的关系不太好,虽然平时会寒暄、打招呼,面子上还过得去,但其实双方经常为一些小事情而耿耿于怀。丈夫的姐姐经常会带着孩子回家看父母。每次回来姐姐都会在公婆面前夸孩子如何如何好,张女士听到心里很不高兴。因为她觉得那孩子不但不听话,还经常乱翻东西。

  张女士是个爱整齐、爱干净的人。每次丈夫的姐姐带着孩子回来都会将屋里的东西乱翻一气。公婆喜爱孩子所以从不说一句。张女士看到这样的情景更生气了。可是为了和睦,她也不能说孩子。张女士怀孕身体反应比较大,再看到孩子乱翻时就十分讨厌,特别不想看到这个孩子,也更不想见丈夫的姐姐。

  母亲的情绪会直接影响孩子,特别是怀孕期的胎儿。常言说:母子连心。母亲的任何心理变化和反应,都会创造孩子的身体反映。这些年在对心智科学的研究过程中,我们观测到:孩子的心智其实与大人是一样的,只是孩子还小,还不会用语言来表达自己而已。

  张女士看到由于自己有着很深的不想看、不爱看别人孩子的情绪,才使得自己的孩子从小眼睛就没有发育好,从而引发了眼睛的疾病。

  张女士很爱孩子,也有着强烈改变自己的意愿。经过疏导情绪重新建立与孩子的链接关系。三个月后,我在分享会上见到了满脸红光的张女士,一副喜悦溢满心中的样子。她开心地告诉我,医院检查,医生告诉她孩子的视力有了很大的改变,从0.1到了0.5,视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连医生都觉得很神奇,惊讶地说:“这种状况是我从来没有遇到过的,好的真是太快了!”

牛顿第三定律告诉我们“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宇宙中投射一个力,必然就有一个反作用力。当我们看到现实中的结果时,就要知道那一定是以前投入的一个力,当下是那个力的反作用力的反映。

  这些年在调理孩子视力方面,我一方面疏导孩子的肝郁结气,也就是释放情绪,另一方面会建议请中医调理脾胃,收效都很好。

  对于成年人来说,很多人到了四五十岁后会出现老花眼的症状。那是因为大部分人在四五十岁后,随着经验的增长和心情的变化,对很多事情“看开了”“想明白了”,对发生的事情就不再像以前那么认真、那么仔细了。当人有这种思想时,眼睛就很容易出现老花的症状。

  相由心生,境随心转,只要我们找到自身疾病产生的根源,并有效地将引发疾病的情绪化解掉,我们就能够改变心智程序,重获健康。

  走出情绪困扰,才能更好的唤醒自愈潜能,善待我们的身体。感谢大家在此的收听,接下来将为大家朗读包丰源老师的《心转病移》“情绪与耳朵方面疾病的对应关系”,敬请







































白驳风专家在线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诈骗曝光



转载请注明:http://www.yanjingxieshi.com/etxs/18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