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贾静雯微博里一段关于5岁女儿咘咘(年8月出生)的"弱视“的内容,被直接上了热搜。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小时候弱视的人并不少,问题一把接一把!(想说,相对于各种瓜,这才是公众人物和娃上热搜的正确方式)
原博文如下,因为贾静雯用的是繁体,大家在阅读习惯上会有一些不适应,后面小编会尽量用易懂的、不那么术语的表述语言来解读“弱视”。
一是因为:视力对于人来说实在太太太太重要了!
二是翻开这条微博文的评论区发现,绝大部分的弱视指向的都是婴儿期、儿童期出现视力问题,而爸爸妈妈疏忽了或不在意,没去处理,导致孩子人生/人身的缺憾。
▼
咘咘给大家最深刻的印象就是那双超级漂亮的大眼睛,真的很难把这么双乌溜溜的大眼睛和弱视扯一起,来感受下。
新生儿婴儿小小姑娘贾静雯的微博里说了三个点:
①、先天性的弱视,俩只眼睛的视度差度
②、小朋友自己没有感觉,也没有特征反应,所以直到6岁才被发现
③、儿童弱视的最佳的治疗期是3~5岁
01弱视的类型1、斜视性弱视:由于眼位偏斜而发生复视。
2、屈光参差性弱视:两眼看到的物象清晰度不同或大小差别太大。
3、屈光不正性弱视:双眼均有明显的远视、近视、散光,双眼视力相差不大,但不能双眼单视,
4、废用性弱视(形觉剥夺性弱视):白内障、角膜混沌等引起的
5、先天性弱视或器质性弱视:发病机理尚不十分清楚。
弱视:由于单眼斜视、屈光参差、高度屈光不正以及形觉剥夺等异常视觉经验引起的单眼或双眼,通过矫正,最佳矫正视力仍低于相应年龄的正常水平,且眼部检查无器质性病变,称为弱视。
也就是说弱视是对视力出现问题,通过矫正方式后依旧无法解决问题的判定,只有用“治疗”来解决问题。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一个人近视,去测视力佩戴眼镜,但会发现,戴了最适合他度数的近视眼镜,视力依然无法达到对数视力表上5.0。
附:实际上,良好的视力不是先天获得的,婴儿出生时,视力不及人的1%,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双眼视细胞不断发育和完善。(扎心的是,不好的视力极可能是遗传的)
02弱视的表征当过妈妈的人都会有这个感觉,婴儿在新生儿时期仿佛是个瞎子,拿个东西在ta眼前晃,毫无反应。如果去问医生,医生会告诉你,差不多是个瞎子,虽然那时候ta已经有眼睛有角膜,但这并不表示ta会有视力,对物像的形成,还需要靠大脑的合作,抱歉,那个阶段ta脑子真不够!
但这个只是新生儿时期,所有的新生儿都差不多。到了能爬能坐能走能跳,视力有问题的宝宝在外观表现上,细心的爸爸妈妈们是能从孩子的眼神方向、眼珠位置、看东西的习惯等发现不同的地方。比如:
①斜视、斗鸡眼
于朦胧的心肝宝贝甜蜜饯儿啊:我儿幼儿园的一个小伙伴也是弱视,眼睛已经出现斜视很明显了,我观察了好几天最后和他奶奶说了,我以为他家人都知道,结果他奶奶说家里没有一个人发现,然医院看,医生说左眼弱视,需要矫正,还好发现的及时再晚就过了黄金矫正期,就是奇怪那孩子斜视(斗鸡眼)超明显家里居然没看出来。②个人形体形态有异,因为视力的障碍会导致坐姿、走路姿势异样、手脚不协调明显、频繁眨眼,眯眼,翻白眼、会有头颈前伸行为。
③阅读障碍、描述看到的物像会有障碍或者不准确,但Ta语言表达能力本身是没问题的。
03弱视的治疗曾看过一句对弱视生动的形容:弱视是眼睛在偷懒,是用进废退,在该用起来的时候眼睛没有充分使用。(婴儿出生时,视力不及人的1%,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双眼视细胞不断发育和完善。)
所以弱视的治疗主要是训练治疗。
①坚持使用眼镜或者角膜接触镜来矫正屈光不正。
②强制使用弱视眼,通过遮盖或者使用眼药水来模糊健眼的视力。
当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医生会根据情况做出对应的方式,但爸爸妈妈们也要和孩子沟通好,理解治疗过程的不适,多鼓励孩子,弱视的治疗贵在坚持。
▼
美国儿科医学会强力推荐儿童在整个儿童期内应该做视力筛查,来及早发现并且成功治疗弱视。
★儿科医生检查新生儿的红光反射来发现白内障。
★检查婴儿是否能够注视和跟踪,是否有斜视。
★两岁左右的幼儿可以使用检光镜检查瞳孔的红光反射(Bruckner检查),或者使用光照筛查还可以用远距离的自动检光机来发现能够导致弱视的屈光不正。
★当儿童可以可靠读出或者配对图像时应该检查单眼视力(遮盖或者遮住另一只眼)来发现弱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