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建设任重道

赵堪兴教授

  赵堪兴教授作为国际斜视与小儿眼科界的思想领袖,近50年来,一直活跃在眼科临床、教学、科研、防盲和管理一线。他为推动我国眼科学、斜视与小儿眼科学的发展和视光学高等教育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并为促进中美两国视光学教育、斜视与小儿眼科专科医师培训的合作与交流、推动我国眼科学和视光学高等教育改革作了大量基础性、前瞻性工作,取得了标志性成果。赵堪兴教授为小儿眼科医师的培养投入了无数的日日夜夜,用自己的智慧和心力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小儿眼科医师。

  本次大会上,赵堪兴教授精彩的主旨演讲:《   “两年前习主席关于青少年近视防控作了两次重要批示以后,由教育部牵头,掀起了青少年近视防控的高潮,上升到国家策略层面。我们做的就是呵护儿童眼健康的事业,在这样的背景下,更要把我们的工作做好。”赵堪兴教授说,《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厅文件》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文件》,对儿童视力筛查建立档案做出了明确的指导。中国儿童、幼儿早期的视力筛查,得到国家层面上的重视,这让国外眼科同仁非常羡慕。这是国内眼科同道们,特别是斜视和小儿眼科的同道、专家们和政府有关方面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沟通,他们发挥了很大作用。

  赵堪兴教授介绍道,国外有一个名言:“儿童不是小号的成人”(Childrenarenotsmalladults),所以小儿眼科学也不是成人眼科学的缩小版,它具有自己的特征和规律。我国斜视与小儿眼科的发展与美国相差了10年左右。年我国斜视与儿童弱视专科“眼肌科”医院,赫雨时教授是我国斜视弱视专业的奠基人。年我国第一个小医院,刘家琦教授是我国小儿眼科专业的奠基人。改革开放给我们创造了机会,使中国的小儿眼科较快地跟上了国外斜视与小儿眼科的发展步伐。

  赵堪兴教授强调:近视防控是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弱视在国际上也是公共卫生问题。国外很重视初级眼保健这项工作,儿童眼保健是近年来新兴的工作团队,可以更多地作为基层工作。可以在预防近视和弱视等方面的筛查方面做很重要的工作,可以治“未病”。有些小儿眼病像ROP、RB、RP、家渗、先白、先青等,虽然患病率不是很高,但都是儿童重要致盲眼病,儿童盲龄长,社会影响大,这些都是我国防盲的重点,当然也是小儿眼科的重点。

  谈到小儿眼科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赵堪兴教授指出,非法医疗干扰和劳务收费过低等都是阻碍发展的原因。许多小儿眼科医生坚持奋战在临床一线,尽职尽责地默默奉献着,但由于儿科患者的特殊性,医生所投入的精力、时间往往大于成年科室,国内斜视及小儿眼科医生处于紧缺状态,在整个眼科医师群体中占比不到1/10。近几年,儿科医生荒成为热议的话题,医疗系统和整个社会应该给予儿科医生更公正的评价和待遇。这也是提升他们的岗位吸引力,减轻其工作压力,激励更多医生进入小儿眼科队伍,是化解小儿眼科医生紧缺的经典路径。同时,要做好小儿眼科团队建设,坚持小儿眼科医师的主导地位,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积极开展临床多中心研究,推动中国眼健康事业可持续发展。

  “小儿眼科医生是一个需要奉献的职业,要富于爱心,甘于奉献,自信自爱,团结向上,善于与儿童沟通。”赵堪兴教授对小儿眼科医生们提出希望,小儿眼科医师除了掌握系统的普通眼科学知识和技能外,还须具有系统的屈光学知识技能,掌握相关的神经眼科学知识,影像学知识,掌握各类常见小儿眼病诊治,一专+多能,注重学科交叉。同时,医者是一个须终身学习的职业,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努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使命感、求知欲和学习能力来塑造自己,同时勇于创新,追求卓越。在平时工作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为国家大力倡导的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出力。做一个“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医生。最后,赵堪兴教授呼吁:“国家越来越重视近视防控,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斜视与小儿眼科是朝阳事业,期待继续得到大家的支持和帮助!”

大会快讯第四期完整版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yanjingxieshi.com/crxs/65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