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风扇变椭圆的垂直隐斜案例分享

这个案例由广州增视力眼镜的李欠远老师提供,他是帕斯卡3D验光系统在中国的首位使用者,从刚开始的难以接受,到痛苦改变,再成为帕斯卡的杰出使用者,他在德式验光方面的钻研非常深刻。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也会将自己经手的典型性案例整理起来,和大家分享。

广州增视力眼镜李欠远

下面是他对此案例的描述和记录:

年7月5日,增视力眼镜店来了一位中老年女客户,年龄:64岁,主诉近几个月来一直上午头痛,下午正常,眼睛干涩。医院,遵医嘱用了很多眼药水,但没有任何改善。

因为客户年龄较大,首先用裂隙灯检查了眼部的基本状态,屈光介质清,无器质性病变的征兆。用Worth4点法检查了患者的色彩主导眼为右眼,卡洞法测得主导眼也为右眼,反映看到了Worth四孔灯有4个点,无明显的特殊征兆。

主观验光结果:

R:V=0.1+3.00/-0.50*85→0.8

L:V=0.1+2.50→0.5

ADD=+2.25

FCC=+2.25

在40cm处检测,右眼清晰最大值为+5.50D,最小值为+5.00D。

由于远用矫正视力很难提高,且顾客的主诉非常明确,生活品质不佳,故转诊至增视力帕斯卡3D验光中心,进行帕斯卡立体验光复查。

查阅了顾客的档案后,我回忆起来了她的具体情况,两年前,这名顾客来店里检查眼部,那时候,我虽然已经用上了帕斯卡系统,但是对用帕斯卡系统检查隐斜视掌握得并不熟练,考虑到客户的情况比较复杂,于是用我比较熟悉的投影仪+综合验光仪验光,进行试戴时,她告诉我,无论是戴上眼镜还是取下眼镜,只要是看圆形的东西,都变成椭圆的,但是看方的东西正常,比如,看电风扇时,电风扇成了椭圆形。

我初步怀疑顾客有较为严重的隐斜视,由此造成的融像功能不佳,出现轻微复视现象,为了获得进一步的信息,我继续问她“看到的是纵向椭圆,还是横向椭圆?”顾客回答:是纵向椭圆,于是,我怀疑她是垂直性隐斜,于是用马氏杆检测,试戴。两年前的最终处方为:

R:+3.00/-0.50*△BU

L:+2.△BDPD:29+31ADD:+2.50

当时,我为她配了两副眼镜,远用与近用各有一副,远用镜片用棱镜订制片(模制),近用眼镜用移心法加工。当顾客戴上新眼镜后,看圆形物体无变形,对解决方案非常满意。

视光是个需要终生学习的事业。我在进一步深造了德式验光之后,学习了帕斯卡对隐斜视检查的极大便利和高度精准,通过学习,也知道自己在年的这个检查还有可改善的地方。总结如下:

1.马氏杆法是较为简单的棱镜测量法,由于无法精调棱镜量,因此,当时给顾客的棱镜量实际并非最精准的量值。

2.在对顾客的教育中,没有指导她棱镜的复查时间,每个人对棱镜的反应都不一样,有可能变大,变小,或者双眼值不等,通常需要3个月进行一次复查。由于当时指导不到位,所以她时隔两年之后,才来复查,虽然不排除她自身的因素,但是,我当时也没有给到很好的指导,提高她对双眼视质量的重视程度。

两年之间,顾客的隐斜视并没有得到持续的棱镜干预,因此,情况有些变差了。她感觉上午难受,是因为上午双眼还能一起工作,只是很吃力,下午基本就是处于“独眼龙”状态了,倒是不难受了。

7月6日转诊帕斯卡复查,结果如下:

R:+3.25/-0.50*85→1.01.75△BU

L:+2.75→1.03.75△BD

PD:30+30.5ADD:+2.00

德式验光的棱镜精调使用的是0.25△梯度,因此,会出现左右眼不同的棱镜量值,加上棱镜后,顾客的矫正视力从右眼0.8,左眼0.5,均提高到1.0,视力明显提升。

立体视检查中,加上棱镜后,用帕斯卡七分视标检查最佳远用立体视锐度:0.5’,未用棱镜时,最佳立体视锐度为1′,结果证明,加上棱镜后,顾客的立体视也有所改善。

虽然顾客的视力、立体视都有改善,而且主诉得到了缓解,但是,依然要用帕斯卡的PAGON专利视标来检查,加棱镜前后,顾客的大脑是否会出现更为轻松的感受。

未加棱镜时,测得顾客的PG值:

V=22H=21

棱镜矫正后,测得顾客的PG值:

V=27H=22

V值和H值均在棱镜矫正后大于棱镜矫正前,说明这个棱镜矫正量对于这个顾客是非常合适的,减轻她的大脑为融像所付出的能量,让她感觉轻松和舒适。

在这里补充说明一下,该顾客实际上根据双眼立体平衡图标,检测出有陈旧性0.75△BO的内隐斜,但考虑加BO棱镜后有不适感,PAGON值也有降低现象,所以暂时,不配BO棱镜。注意复查,注意后期复查情况,必要时,应该需要更换镜片,才能使眼睛与大脑的协调达到最佳的状态。

两年后的今天,我为她定制了一副个性化的内渐进,反复测量了她的镜眼参数,这副渐进镜的处方中既有球镜、柱镜、ADD、也有垂直棱镜,因此不能使用模制的渐进镜,这样会延长顾客的适应时间。

在她拿到眼镜之前,通过帕斯卡的消费者教育沟通,精准的检查,对顾客主观表达的客观复核,我相信,她后半辈子的眼镜只会认定我来配了。

镜片订制出了点小意外,由于供应商客服失误,将左镜片棱镜基底记录出错,导致翻工重做,延误了交货日期。

年7月18日通知取镜,试戴,静态检测远近视力满意,Grolman视标对比检测,裸眼为左右视标分离状态;旧镜看Grolman偏振十字图标虽然没有分离,但是上下与左右线条均显示偏离。

新镜看Grolman视标显示与验光时一样,垂直向隐斜已经矫正,还稍有内隐斜。五行异形立体视标复查,正立体视正常,负立体视有点迟缓。行走时稍有恍惚,调整一下镜眼距,不适感稍有改善。经过良好沟通。嘱其过三个月后回店复查。顾客非常满意。

以上案例是我自己对一个顾客间隔两年的两次检查和矫正方案制定经历,见证了我自己的成长,也希望能对大家的工作有所启发,不足之处,还请指正。

权威国际眼视光及眼科光学中文杂志

《焦点FOCUS》




转载请注明:http://www.yanjingxieshi.com/crxs/64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