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09月26日,“光明菁英荟——眼科青年医师国际领导力论坛”第三期召开,医院眼科临床医学中心学科带头人许迅教授、诺华制药(中国)副总裁、眼科事业部负责人张茂嵩先生、约翰·医院的NeilM.Bressler教授、国家一级企业培训师龙颖女士、梅斯医学董事长张发宝博士和众多青年眼科才俊线上相聚,提升国际学术交流能力。
会议由许迅教授主持,首先,龙颖女士围绕着“英文演讲与国际礼仪”,从“为什么要演讲、英文学术演讲的规范和日常演讲能力训练”三个方面与大家进行了交流。
龙颖女士由提问问题切入,指出演讲必须简短有趣,演讲的本质是交流,要考虑观众想听(看)什么,要做到像和朋友一对一聊天般演讲。龙颖女士还提供了四点演讲的技巧:了解听众(聊天对象);拿出热情;演讲者才是焦点,PPT不是;以开放而坦诚的心态面对观众。学术演讲对于演讲者来说,机遇和挑战并存。
龙颖女士认为英文学术演讲也有“套路”,套好八股,就可以讲好故事。开头要简洁,开场必要的三个内容包括自我介绍(城市、医院、科室)、利益声明和引言(钩子),主体部分从大家都知道的讲到大家都不知道的,每一部分的研究描述和研究结果紧密结合,多举例子,少加细节,展望一下,再利落结尾,结尾部分可以包括研究团队、致谢和总结。
如何训练日常演讲能力呢?龙颖女士也提供了几个小技巧,如做PPT之前问清楚场地情况,PPT要尽量简洁,文字、颜色、字号、插图、装饰线条等都要少,文字尽可能大,做到一分钟翻页一次(动一次)、一张主题图贯穿始终、一眼看到重点的三个“一”原则等。平常可以搜索最近的英文俱乐部,每周参加一次会议并演讲,录像记录每次表现,反复观看来反思。
NeilM.Bressler教授是JAMAOphthalmology的现任编辑,他从审稿人的角度分享了“如何发表眼科高质量的研究论文”,介绍了研究论文的核心要素。
NeilM.Bressler教授讨论了写文章时可以提升的内容、时间规划、文章的影响(包括影响因子)、通过网上渠道获得相关内容。考虑文章时可以从新颖度,及与临床的相关性,方法学上的合理性,偏倚等角度着手。从多个角度解释观察到的潜在关联,确定关联是否具有因果关系是没有定论的。需要在仔细评估和权衡证据后再应用,希尔的标准(Hill’scriteria)是评估因果关系证据强度的实用指南。NeilM.Bressler教授还介绍了不同类型的研究特点,大型观察性研究的价值取决于关联的强度。
会议最后部分,张发宝博士就眼科文章的选刊、投稿及修回信处理进行了建议,张博士从案例入手说明了选刊的注意点,不同期刊侧重点不同,对文章有不同的“偏好”。
科学选刊可以使用相应的工具,如MedSci期刊选择智能支持系统,该系统可以发现新刊、“特殊期刊”等,有更全面的信息提示,更新迅速,支持各个细分领域。(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