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每天花在电脑、手机、智能手表等数码产品上的时间简直是太多了!尤其是现在COVID-19大流行,不得不宅家的日子。孩子们以此上网课、娱乐、购物、社交,大人们以此工作、娱乐、购物、社交......如此方便有趣,易于上瘾……结果呢?眼干、眼累、眼花......心烦!……因为想看,眼睛却不给力啊!尤其是年龄渐大,还伴随如近视、老花、散光等毛病!怎样预防、缓解?(摄于黄石公园)~1~学习相关知识了解过度使用电脑、手机等对眼睛的伤害,以及症状和防治方案。眼睛疲劳的症状有:?感觉不适,比如眼酸、眼胀、眼部烧灼感或发痒?容易泪眼婆娑,或感觉干涩有异物?头晕眼花?眼睛发红?眼皮乱跳?对光线敏感?睁不开眼的感觉?头痛?肩颈背酸痛?难以专注?心烦意乱过多使用手机、电脑、IPad、游戏机、电子书等电子产品,是现代引起眼睛疲劳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也被称为电脑视觉症候群,或数码视觉疲劳,尤其对每天不间断使用2个小时以上的人。这也是一种职业病!以上电子产品的使用比读纸面打印的书籍等要更加伤害眼睛的原因在于:?眨眼的次数及幅度降低,引起眼睛干燥,增加眼睛疲劳?使用的角度、姿势或远近有可能不利于眼睛的健康?屏幕有反光或闪烁光,或对比度、分辨率较差引起眼睛疲劳的其它常见原因有:?读书太久没有休息眼睛?周围空气过于干燥,比如使用对流的空调、电扇等?长时间开车或做需要长久聚焦之事?长久暴露在强光或闪光下?在非常暗的光线下挣扎着辨认细节?眼部疾病如屈光不正、眼睛干涩症?压力山大、身心疲倦怎样对症对因进行治疗?!怎样通过改善自己的用眼习惯及环境,来缓解眼睛疲劳?(摄于黄石公园)~2~定期检查眼睛定期及需要时去眼科检查眼睛!及时发现眼睛疾病,及时治疗。眼睛易于疲劳,视力受到影响,除了用眼过度,也可能是其它眼睛疾病所致。常见的眼科疾病包括近视、远视、散光、斜视、老花、白内障、青光眼、黄斑退化,及“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对眼睛及视力的影响。一般来说,学龄儿童及青少年,在上小学一年级之前做一次检查,之后每一、两年检查一次。发现学习成绩突然下降时,考虑是否与屈光不正有关。对没有眼睛疾病及家族病史、没有眼部症状的成人,20-39岁之间,每5-10年检查一次;40-54岁之间,每2-4年检查一次;55-64岁之间,每1-3年检查一次;65岁以上,每1-2年检查一次。如果你佩戴眼镜或隐形眼镜、有其它眼科疾病、有家族眼睛病史、有诸如“三高”等慢性疾病,或服用一些对眼睛有副作用的药物,或属于数码视觉疲劳的高危人群,检查的频率会更高,或遵医嘱。一套系统的眼睛检查包括眼肌检查,了解与眼球活动有关的肌肉的功能状态;视力检查,查看你是否有屈光不正,是否需要佩戴眼镜或隐形眼镜;屈光评估,更具体地了解怎样纠正你的屈光不正;视野检查,了解你是否有某个视野缺失;色觉检查,了解你是否有色盲;裂隙灯检查,用一个类似显微镜的仪器,从外到内,了解你的眼睛结构是否有变化;视网膜检查(或称眼底检查),了解你的眼底神经、血管的状况;眼压检查,了解你是否可能患上青光眼,尽早治疗可以预防失明。防治、稳定好眼睛疾病,需要戴眼镜时戴眼镜,需要用药时用药,可以减轻眼睛疲劳。(摄于黄石公园)~3~改善用眼环境使用电脑、手机这些电子产品时,采用人体机能功效学(ergonomic)的原理,来布置光源(包括强弱)、办公桌椅、电脑或手机的位置,以保护眼睛,预防眼睛疲劳,同时可以预防及缓解与之相关的职业病。?光源的位置及强弱。外界光线太强会令屏幕上的字体或图像模糊不清,加快眼睛疲劳。特别是光线来自头顶或身后,包括太阳光或日光灯等......尽量避免把电脑显示器直接放在窗前或一面白色的墙前,考虑把这些部位产生的光亮适当关闭或遮掩,降低周围光线强度。在电脑屏幕前安装防眩光罩,手机屏幕上帖抗反射膜,减少反光。看手机时也要调节周围环境及手机屏幕的亮度,随时清洁手机屏幕,避免眼睛的挣扎。如果同时需要阅读或写作,考虑使用一个可以调节的台灯。把强弱合适的光源聚焦到读的“字”或做的“事”上,不要太分散或直接射入自己的眼或射在电脑屏幕上。?调节电脑显示器的位置。电脑屏幕最好正对自己的正前方一个手臂的距离,让眼睛平视的位置正好在屏幕顶端或略高于屏幕。平衡手提电脑的放置与眼睛及需要打字的手之间的远近和高低程度。使用手机时,在尽量保持肩膀放松、颈部不要过于长久弯曲的基础上,离自己的脸远点,至少一半手臂长度以上的距离。?调节座椅。长久的坐姿不达标会引起眼睛和身体的双重疲劳。长时间用电脑时,使用一个可以调节的椅子。调节椅子的高度、靠背和扶手,让双脚可以在地面上轻松放平(或放在脚垫上);背部能够得到坚实地支持,颈部伸直;手臂可以平放在扶手及前方的桌面上,手腕放平,肩膀放松;手与肘、膝盖与臀部在一个平面上,大腿与地面平行。使用手机时更需要注意坐姿、站姿,尽量让颈部直立,忌弓颈驼背。?调节电脑或手机屏幕设定。比如,把字体调大、提高对比度及分辨率。一般来说,白底黑字更易于阅读;使用令人舒适、不明不暗的亮度。电脑或手机亮度最好与周围环境的亮度相近;降低色温,减少电子屏幕发出的蓝光引起的眼睛疲劳等。?使用文件架。用电脑工作时,把需要同时使用的打印文件放在一个竖起来的文件架上,可以减少眼睛因反复调节而引起的疲劳,对肩颈背也有好处。?如果可能,考虑把分辨率低、有图像闪烁隐患、屏幕小的电脑显示屏替换成分辨率高、屏幕大的LED平板显示屏。?考虑电脑用眼镜!尤其是佩戴隐形眼镜,或使用双焦或渐进式眼镜。咨询眼科医生或验光师。他们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为你开处合适的眼镜处方,让眼睛更适应电脑的使用,并减少眼睛对以上电子产品辐射出的有害蓝光或反射强光的伤害。调节屏幕设定到NightShift,也可以减少有害蓝光。(摄于黄石公园)~4~频繁休息眼睛既然眼睛疲劳多半是因为用眼过度引起,那频繁休息眼睛,别让之劳累过度,才是正解!?20-20-20原则。即持续使用电脑、手机或读书时,每20分钟休息一次,每次放眼20个英尺(6米)以上的物品20秒种,顺便伸展一下肩颈背及手腕,不难吧?!有条件要休息,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休息!学习或工作或玩手机,每20分钟才休息20秒,对身体就有好处,真是太划算了……设置闹钟,时间一到,就准备休息20秒到一分钟,你的眼睛会感谢你的。尤其对孩子,他们或许认识不到何时需要休息眼睛。?减少“眼肌调节性痉挛”操。定睛于远处的一物件10-15秒,然后收回目光再定睛于近处的某物件10-15秒,来回10次即可。不难吧?!?经常休息。争取每学习、工作1小时,至少休息10分钟。在阳光下走走,呼吸几口新鲜空气,伸展放松一下身心,喝口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财烧......(看海天一色......摄于BedwellBayfrontPark?SaltPonds?SanFrancisco)~5~预防眼睛干燥?经常眨眼,或定时使用信得过的人工泪液产品,滋润眼睛,预防眼干引起的刺激。特别是对以电脑、手机为生的人,养成使用这些设备时经常眨眼,增加泪液分泌及眼睛的滋润、聚光。水灵灵的眼睛不香吗?嘻嘻......减少眼干的眨眼法:每20分钟眨眼10下,很简单的动作,像睡觉一样慢慢地完全闭眼再睁开即可。与上述休息原则结合起来最妙。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使用人工泪液,尽量使用不含防腐剂的;如果含有防腐剂,每天不要使用超过4次。不要常规使用可以改善眼睛发红的眼药水,会加重眼干。?保持用眼时周围环境的湿度。使用空气加湿器,避免长时间的空调或风扇对流,减少眼睛对大风、烟雾或其它空气污染的暴露。清新湿润的空气对皮肤也是很有好处的。(摄于黄石公园)~6~锻炼眼睛及眼肌每天锻炼或放松眼睛及眼部肌肉!包括经常眨眼、闭眼,上下左右转圈圈地运动眼睛,做眼保健操......外加热敷冷敷等......尤其感觉眼睛累了的时候。怎样保持眼睛的清澈灵动,延缓人老珠黄??眼球运动。无论是睁眼或闭眼的眼球运动,就像运动身体其它部位的肌肉一样,可以帮助眼睛得到休息,变得灵动、聚焦,并正能量地刺激视力中枢。眼球运动的方式可以看远看近,四角、圆形或斜角转圈,或上下左右转动......避免突然改变眼压,尤其对高度近视者!训练慢慢转动眼睛,还可以帮助控制表情,不显得贼溜溜地飘浮不定,嘻嘻。?冷热敷,配合眼球活动。每晚睡前用微波炉30秒加热(或按说明)眼部热敷垫,帮助放松眼睛及身心(一般来说,眼垫都有令人舒适的自然香味),增加眼周血液循环,促进入睡。也可以购买日本花王蒸汽眼罩(有五种香味,就是比可以反复使用的热敷垫贵些也不够环保,我一般出行时才使用)。有条件午休的话,把平时存放于冰箱里的眼垫冷敷一下眼睛,也是非常舒服的。药店、美妆店都有售眼垫,买时看清说明,是否自己需要的种类,及怎样使用等。?睡好,让眼睛休息好;做眼保健操,按摩眼睛周围的穴位。?户外尽量戴可以预防紫外线的眼镜或墨镜,以及遮阳帽,保护眼睛不受阳光、放射线(延缓白内障等眼疾的发生)及其它环境污染的影响,也避免经常眯眼等动作引起或加深眼周皱纹。?每次完成冥想,睁开眼睛吸气时,想象自己的眼神如大海般深邃博大,如星空般美丽璀璨,可以包容一切;呼气时,感觉自己的眼神变得沉静、清澈、明朗、坚定!这是从意念上训练自己的眼睛和心态。时不时回归大自然,与大海、落霞、涛声、雁阵、海风、彩云......共舞,也可以缓解眼睛疲劳,嘻嘻......(摄于MarinHeadlands,SanFrancisco。学自旧金山IPAA艺术团杨洋老师的公益课,《大鱼??海棠》)References:-StateHealthEducationalMaterials.-MayoClinicHealthEducationalMaterials.-Computereyestrain:10stepsforrelief-8EasyWaystoCombatSmartphoneComputerEyestrain相关链接:怎样应对COVID-19带来的压力?怎样缓解COVID-19引起的焦虑?希望之钟:大家都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yanjingxieshi.com/crxs/5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