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寡言,双眼斜视,一个被手机摧残的花季

越来越多的孩子每天沉迷于手机,废寝忘食,全神贯注到全世界都只剩他与他的手机……

如今,手机成为导致近视的一大诱因。据调查,我国青少年近视率高居世界第一。然而,手机对青少年的危害远不止于影响视力,它甚至会让孩子变得性格孤僻、精神抑郁。

手机被喻为现代人的精神鸦片,过度使用手机,正在侵害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一部手机,对孩子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你难以想象……

17岁,本应是挥斥方遒的大好年华,在这个年纪的青少年本应是朝气蓬勃的,可是这位来到北京希玛眼科就诊的花季少年小羽(化名)却让人倍感意外!

北京希玛眼科青少年斜弱视近视防治专家肖林主任通过检查与诊断发现,小羽双眼已发生外斜视,其症状已经非常明显,甚至已经能从外表明显观察到。而且,小羽还伴有双眼屈光参差,视力情况很不理想。

此外,肖林主任在给小羽问诊时,还发现,他的精神状态不佳,小羽沉默寡言,对肖主任向他询问情况,他也不予理睬,大部分问题都由其家人代为回答。

这个17岁的少年身体孱弱、消瘦,由于长期低头弓背玩手机,还伴有驼背的情况,家人对此非常担心。

据小羽的家长介绍,小羽目前正在加拿大留学,在国外学习期间除正常在校学习外,其余的大量时间都在“玩手机”,甚至经常通宵打游戏。

正常情况下,我们用眼睛视物,同一个事物在眼中形成的“像”是一致的,即便近视或远视看到的“像”是模糊不清的,但始终只有一个。

而小羽的情况是,双眼物像大小不等产生融合困难,为了能够看清“像”则会引起双眼调节之间的矛盾,这样很容易造成视疲劳和双眼视力降低。

如果这种情况不及时改善,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产生交替视力,也就是说在两眼看物时交替地只使用一只眼,例如一眼为近视,另一眼为远视,看近处的物体时用近视的那只眼,看远处的物体时用远视那只眼,如此下去斜视会越来越严重,越来越明显。

对于小羽的情况,肖林主任给出的治疗建议是前期通过配戴近视眼镜予以矫正,同时配合视力训练。

除了上述措施以外,最重要的是要减少玩手机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不能再让视力的情况出现恶化,否则只能通过手术进行矫正。

北京希玛眼科作为医院,拥有单独的视觉训练室和专业的视觉训练医师,在针对青少斜弱视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而肖林主任更是国内最早研究儿童斜弱视的专家之一,在小儿眼科及斜弱视、青少年近视防治方面积累了数十年的临床及研究经验。

在就诊期间,肖林主任及小羽的家人一直在询问他,关于每天玩手机的时间,但他一直没有回答。其实不难发现,除去视力的问题外,“手机”对孩子更为严重的影响其实是在心理和行为上。

长时间依赖电子产品,使得青少年根本没有时间去接触外界的事物,久而久之他们就会习惯“宅”在家里,对外界产生抵触,造成无法和人正常沟通的社交障碍,这对一个即将成年,以后必然要迈入社会的人来说是非常可怕的。

诚然“手机”是造成孩子视力问题的元凶,但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父母们为孩子创造优越的条件,送孩子去国外读书其本意是好的,但现实的情况是尚未成年的孩子只身在异国他乡求学,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文化,会让孩子的心里产生莫大的孤寂感,在没有父母,没有朋友的情况下,“手机”成了他们唯一的寄托,对其产生依赖在所难免。

当下我国青少年视力问题日益严重,越来越多的人将“手机”等电子产品视为“罪恶的根源”事实真的如此吗?在青少年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的年纪,原本应该因材施教,培养孩子的兴趣帮他们找到真正感兴趣的事物,可现实情况是家长因为种种原因忽略对孩子的陪伴,且“以身作则”经常在孩子面前玩手机,这就无可避免的让孩子学习父母的行为。

北医院郑重的提醒广大家长:多么优越的物质条件,都不如悉心陪伴孩子,见证孩子生活的点滴,让他们在真正的欢乐中健康成长!

肖林主任简介

职称头衔

医院特聘专家

医院眼科主任

中国女医师协会眼科专家委员会及小儿眼科组委员

首批卫计委儿童眼保健专家组成员

技术专长

对小儿斜视、弱视及青少年近视防治尤为擅长,在国内外发表论文40余篇,培养研究生8名。并利用业余时间参与各种媒体进行青少年近视防控的科普宣教,先后获得部级、院级先进个人等多项奖项。

专家门诊时间:周三全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yanjingxieshi.com/crxs/55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