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健康委指出,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发病形势严峻,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呈高发和低龄化趋势,近视已经严重影响到我们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近视不仅是医学、社会问题,更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提早预防儿童青少年近视已刻不容缓。年10月1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以指导全国各地科学规范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
现在就让疾控君带大家一起来了解和学习下这个《指南》,看看为了预防近视,我们能做些什么?
01
筛查视力不良和近视
通过对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工作,可以早期发现影响儿童视觉发育的眼病和高危因素,及时转诊并及早矫治,保护和促进儿童视功能的正常发育,达到预防近视的目的。通过建立中小学生每学年不少于一次的视力不良定期筛查制度,可以评估学生的视觉健康影响因素。对怀疑有远视储备不足或有近视高危因素的儿童青少年予以高危预警,重点干预。视力不良:又称视力低下。指根据《标准对数视力表》(GB—)检查远视力,6岁以上儿童青少年裸眼视力低于5.0。其中,视力4.9为轻度视力不良,4.6≤视力≤4.8为中度视力不良,视力≤4.5为重度视力不良。儿童青少年视力不良的原因多见于近视、远视、散光等屈光不正以及其他眼病(如弱视、斜视等)。远视储备不足:通常新生儿的双眼都处于远视状态,不过孩子的这种“远视”是生理性的,随着生长发育和眼球成熟,会逐渐成为正视眼,不同年龄具有不同的远视储备。如果裸眼视力正常,屈光状态虽未达到近视标准但偏离相应年龄段生理值范围就可能有远视储备不足。
02
建立视力健康档案
通过对0-6岁儿童和中小学生定期视力检查内容和记录的规范,建立儿童青少年“一人一档”的视力健康档案,可以及时分析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状况,早期筛查出近视及其他屈光不正,动态观察儿童青少年不同时期屈光状态发展变化,达到早期发现儿童青少年近视倾向或趋势的目的。
不同年龄儿童正常屈光度范围
03
培养健康用眼习惯
各种不良用眼行为是近视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本《指南》从个体、家庭、学校三方面提出了各项针对性措施,以培养儿童青少年健康用眼习惯。孩子
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