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看到孩子的视力检测报告,
一只眼睛度,一只眼睛度。
为什么两只眼睛的度数会不一样呢?
这种情况就是视光师所说的
“屈光参差”
屈光参差的定义
屈光参差是指两眼的屈光状态不相一致,可表现为两眼屈光性质的不同,或两眼屈光性质相同而屈光度不同,我们都可称为屈光参差。可以是一只眼正视,另一只眼近视、远视、散光;或者两眼都有屈光不正,但两眼的度数或种类有所不同。
其实,我们的双眼屈光状态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轻度的屈光差异对眼睛的健康无大碍。
可一旦双眼之间屈光状态差异过大,超过度的屈光参差,很可能会导致:弱视、双眼视功能障碍、视疲劳等。
屈光参差会产生哪些症状?
01
易导致视疲劳
以左眼正视,右眼近视度的情况为例。
当近视发生后,眼睛在调节放松状态时(即看远处时),平行光线进入眼内,聚焦在视网膜之前,导致视网膜上无法清晰成像,具体表现为看远看不清。而当佩戴了对应度数的近视眼镜,即通过对应度数的凹透镜增加了光学发散,使焦点成功落在了视网膜上,获得清晰的成像。
(近视眼与配镜矫正后的近视眼)但若没有及时对这只近视的单眼进行矫正,近视单眼所看到的画面模糊,而好眼画面清晰。双眼画面清晰度不同,会产生融像困难、复视现象,出现眼睛酸胀不适等视疲劳症状,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头痛、晕眩。
(视力不同,两眼分别看到的清晰度也不同)02
可能会造成弱视
很多屈光参差的孩子早期没被发现,一方面是缺乏定期的检查,还有一方面是因为孩子还有一只视力较好的眼,在日常生活中孩子更偏向于使用好眼视物,并且由于还能看清,孩子多数不会进行主动告知家长,家长也难以察觉异常,所以一旦发现屈光参差往往两眼视力已经造成了较大差距。
屈光参差的儿童,观察物体的时候,大脑皮层的融像功能受到不良影响。如果相差5%以上,则两只眼的物像不能融合,大脑皮层会主动抑制物像比较模糊的一只眼,屈光不正度数比较大的一只眼就会发生弱视,这类弱视称为屈光参差性弱视。
03
易造成斜视
屈光参差的患者如果未佩戴眼镜或者其他光学矫正的话,一般会出现融像困难、视觉混乱乃至复视的状况发生,而此类状况对于大脑来说是无法容忍的,所以为了避免这些症状的发生大脑会选择去主动抑制或是“关闭”一只眼睛,从而导致斜视的发生。
斜视是指两眼不能同时注视目标,例如当一眼注视正前方目标时,另一眼却偏离目标,两眼无法协调配合。此外,斜视除了在外观上影响美观,也可能给孩子的心理健康蒙上阴影,造成其孤僻、自卑以及反常的心理。
04
破坏立体视功能
由于屈光参差,造成两眼物体成像清晰度和大小不等,视觉中枢对两眼物体成像融合较为困难,导致视物模糊。两眼屈光参差太大会破坏立体视功能,无法正确判断物体的空间方向。
05
影响交替视力或单眼视力
当双眼视力形成较大差异,双眼视物时,会习惯用较好视力的那只眼睛看远看近,视力不好的那只眼睛被抑制,久而久之被废用。
双眼单视障碍
2.5D(度)以上的屈光参差会在双眼视物时,无法把一个物体完整地看成一个,会出现物像折叠,就是我们所说的复视,进而对更高级的视觉功能产生影响。
屈光参差矫正方法
????????????????????????????????01
配镜处理
屈光参差最简单的方法是配镜处理,儿童有较大的适应性和可塑性,对框架眼镜能较好地接受。临床证明出现屈光参差性弱视的儿童通过进行正确眼镜度数矫正,视力大约可提高4行,几乎一半可完全治愈。
02
角膜接触镜(包括硬性角膜接触镜和角膜塑形镜)
硬性角膜接触镜戴在角膜表面,因此其物像大小接近于正视眼,并且在眼球转动时不产生棱镜效应,所以它能矫正中高度的屈光参差。
角膜塑形镜通过夜间睡觉佩戴时改变角膜形态,从而提高白天裸眼视力,来达到双眼视力平衡的状态。
03
屈光手术
屈光手术建议18岁以上的成年屈光参差患者进行。
儿童青少年如何预防屈光参差
①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看书
②书写握笔姿势要正确,学习坐姿要端正
③不要近距离歪头看物体,所视物体应该放于双眼前同时注视
④避免习惯性侧卧睡觉
⑤饮食应注意营养均衡,适当补充维生素A和蛋白质
⑥每天保证至少1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时间
⑦定期进行眼视光检查,可确保“早发现,早治疗”
0-6岁的孩子,建议3岁起就给孩子建立屈光发育档案。通过定期地记录孩子的身高、眼轴、角膜曲率、眼压、屈光状态等来形成孩子的屈光发育档案,密切跟踪孩子的视觉健康发育情况。
儿童青少年应每3个月或半年进行一次综合眼视光检查,及时发现孩子的视力和视功能问题。发现孩子视力下降要及时就医,进行视力矫正,切勿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再次提醒各位家长,定期带孩子进行视力检查,尽早建立儿童屈光发育档案才能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眼健康问题进行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让孩子度过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
来源:近视防控科普基地、海南眼近视屈光专科
由山西教育近视防控综合整理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平台删除
联系-